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它以缜密的逻辑体系内在地生发出思想的科学性,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当代价值,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根本遵循。它将历史机遇和问题导向有机融合,具有厚重的历史穿透力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在正确的历史逻辑判断和动态的历史演进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引,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开拓了现实路径,为全人类解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牢牢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肥沃土壤之中,在经历"穷过度"的错误认识后,经过新时期以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再认识,实现了由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建设政治文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文化自觉,铸造国魂层层递进的逻辑生成,不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从意识形态维度、生成逻辑维度、发展逻辑维度全面把握其理论逻辑。从意识形态维度分析,她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内在地包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目标体系、政策方略;从生成逻辑分析,她是解决新时代中国问题的系统思路,解决新时代如何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课题;从发展逻辑分析,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逻辑本质上具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逻辑前提、存在逻辑和发展趋势,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否缺。其逻辑前提研究需要注意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方法、逻辑立场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及逻辑原则等;其存在逻辑研究需要注意从属性、制度到本质的逻辑演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逻辑理路;其发展趋势研究需要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前提和存在逻辑决定了其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结构性和过程性两个方面。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逻辑可以更好地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出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理论基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历史必然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实践基础;科学发展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理论指引下,在中国特殊国情和社会发展逻辑规律的历史必然中产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必将在科学发展的引领下更加自信地走下去。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迈向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应然选择。囿于课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大单元教学设计应该从"符合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地位"角度进行。这样设计,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与发展成就一致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其历史进程遵循一定的发展逻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与国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最初动力;社会主义矛盾的不断变化,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其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国内环境;从价值表达与价值关切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集体主义的政治价值等是其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中国,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学理逻辑,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逻辑、历史逻辑和发展逻辑。其中,话语逻辑主要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概念、范畴、术语及其宣传和普及问题;历史逻辑主要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发展逻辑则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产生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规律,蕴含着理论自信产生的基本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学理逻辑研究,正是通过这三个逻辑的维度,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科学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素结构与理论体系,并在探究社会未来发展规律中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9.
《滁州学院学报》2019,(4):24-28
从旧式道路、理论、制度的屡试屡败到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从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的成功实践到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有机统一;从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到跨入新世纪、站上新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再到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体系的确立和完备,这一演进过程客观、全面地再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搞清楚这一历史逻辑,对我们更加自觉地坚定"四个自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它必然要求以生态文明的标准来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科学发展"作为基本的发展战略,其发展是"绿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其基本历史任务,它必然要求将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作为其主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以人为本作为其理想和价值追求,它着眼于通过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自身发展的高级形态,既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这一论述对于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化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信仰、信念、性格和信心,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成才和成功,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成人成才的根本动力,既决定着大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又决定着大学生勤奋学习以努力成为全面发展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大学生只有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自觉承担自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责任和使命。因此,积极开展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于促进人的全面成长和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逻辑是由逻辑原则、逻辑对象即"第二次相结合"、逻辑立场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及逻辑内容等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一个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历史考察入手,分析了我们党对四个现代化认识由肤浅到深入,由片面到全面,最后到质的飞跃的实 现过程,认为我们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不仅丰富发展了现代化理论,而且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 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织部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只有两共同发展和繁荣,才能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综合素质,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第一逻辑层次是理论基石,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第二逻辑层次是理论的主线,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三逻辑层次是核心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7.
重视和强调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邓小平理论中的"共同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民生思想的核心命题。因此进一步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在"十二五"时期有着特殊的意义,同时也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18.
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目标的需要。研究这一理论,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科学本质、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实践意义、学科价值及其内在品质等问题,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当代教育科学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不断开放发展的体系。思考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范畴,是开展有关研究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滋养源于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高度重视、养分的充分汲取和实践的转化创新。具体而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中的优先发展、教师为本、立德树人等内容深刻映射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教兴教、尊师重道、以民为本等思想。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格局谋划教育蓝图,在社会联动发展中定位教育坐标和以系统改革思维兴办人民满意教育,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同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进程不仅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发展阶段,而且包括毛泽东思想的整个发展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也不能被排除在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孕育阶段;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步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式形成并获得巩固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