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诗词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有一定难度,"以趣入境走进诗意"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对语文教学有很大启发。相较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以趣入境走进诗意"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所要学习的诗词内容,这样就会大大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本文就"以趣入境走进诗意"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并对如何更好地"以趣入境走进诗意"提出建议,以期在语文的诗词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课堂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引"生"入胜,而且也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中年级语文课堂第一课时的导入,可尝试让学生从歌曲入境,从谜语入境,从故事入境,从图片入境,从设疑入境,从生活入境;第二课时的导入,可复习词类、提炼词语、拓展阅读、紧扣文眼来巧妙导入,这样能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才能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自由、轻声、表演读在"自主、交往、合作"学习模式中,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宽松的环境,使学生入境,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在学习中读书,学会读书.  相似文献   

4.
艺术化的课堂导入,可以在第一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轻松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课堂导入的技巧,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披文入境,导出精彩"。  相似文献   

5.
教育学与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要想让学习目的性并不强的小学生很好地完成小学课程,就必须要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畅游知识的海洋。本人提出"情境体验移生入境"的教学方法。其意思是通过语言创设情境,渲染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故事中的一分子。打破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代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以及课文背后所表达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采取相应的多种多样的促读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有利于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入境会文,得到审美的愉悦和智慧的启迪.下面,.笔者就谈一谈怎样以多种方法促读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让学生入境悟情.  相似文献   

7.
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与纽带,是学好语文的根本方法.让学生读得文通字顺、琅琅上口、入情入境、自然生疑,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永远充满活力,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乐学"的天地.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渗透情感教育,重构学生的精神家园的方法有:以"图"入境,唤起学生情感;以"情"入境,触发学生情感;以"戏"入境,让学生体验情感;以"趣"入境,激发学生情感;以"今"入境,激起学生情感。  相似文献   

9.
申怡 《考试周刊》2014,(17):189-190
学生虽然喜欢上音乐课,但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情感体验得不到发展等。音乐老师总是绞尽脑汁地尝试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然而收效甚微。通过不断思考践行,作者总结出几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入境心得,即入境提倡"按部就班",入境提倡"幽默教学",入境提倡找寻"乐眼"。  相似文献   

10.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能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能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体验,从而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有助于学生深刻解读文本,能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做到生动活泼地发展呢?在思品课教学中,我们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学生循着“情境教学“这一教学思路,教师引生入境,引情入境,拓其思路,点拨心弦,凭借儿童进入情境的内心感受,促学生受到道德品质的陶冶,以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2.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美育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完美品格、荡涤心胸、丰富情感、开拓思路、增长才干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文辞优美,融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社会性于一炉,且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美的因素来陶冶和感染学生,让他们获得美的享受,提高审美情趣. 一、入情入境——感知美 夸美纽斯说:"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美感起源于形象直觉,视觉和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个重要官能.利用视觉、听觉创设情境,就能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启迪学生爱美的心志,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感知美.  相似文献   

13.
近日,笔者参加了一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活动中,几位教师同时执教苏教版六上《詹天佑》一课.在学习"人"字形线路这部分内容时,教者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约而同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第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人"字形线路时,先播放视频,让学生形象感知"人"字形线路,然后,让学生结合视频内容说说"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原理;第二位教师则是让学生以铅笔为道具现场演示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上运的过程,学生边说边演示,直观形象;第三位教师则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充分感受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画"人"字形线路设计的示意图,然后,每组选一位学生当小导游,介绍自己设计的"人"字形线路.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体验式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创意、多角度的体验式朗读,开展丰富多彩的、入情入境的体验性阅读,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学作品丰富的情感和丰满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中,教师如能营造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氛围,让学生进入"角色",这种人情入境的教学方法,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情境教学呢?  相似文献   

16.
抓好"四入"环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效果,是实现该课程育人目的的前提条件.为此,要强化教学内容与学生成长成才的相关度,引发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吸引学生"入座";加强教学中的情感熏陶和形象感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入耳";以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自身困惑为导入点,启发学生分析思考,吸引学生"入脑";丰富教学辅助环节和社会实践环节,引导知行统一,吸引学生"入境".  相似文献   

17.
说课 一、抓住对话,层层推进,感悟闰土形象 围绕着闰土和"我"的对话,设计了几个层次:首先读出对话中介绍的四件事,接着抓住"看瓜刺猹"这件事引学生入境,然后通过课文插图体验对话时的情感,最后在学生的原型示范、教师的情境引读下达成入情入境的朗读.学生对闰土的认识也由粗浅过渡到深入.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从而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差生班"的授课情况为例,从"完善自我,用形象魅力吸引学生"、"借助网络‘关注’学生,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和"领情入境,诱导学生求知情感"三个方面注重师生情感交流,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谢丽雪 《教师》2023,(11):21-23
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趣入境,走近诗意,是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关键。文章作者基于教学实践,提出古诗词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培养其审美情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并对以趣入境的内涵展开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作者提出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游戏让学生“入境”,增强教学趣味性;可以以典故让学生“入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以情境让学生“入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可以以体系让学生“入境”,使学生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从而提升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叶圣陶说:"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习的本质就是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体验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氛围——情境。教师充分收集课程资源,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心情愉快、趣味盎然的环境中学习,不仅能让学生自觉地接受教学内容,还能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设置一些诸如图片、视频、角色表演、问题等情境不失为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