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经过十年课改之后,大致形成了一套以"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合一""教学相长"为主题词的改革话语,为建构新型的教学关系提供了比较清晰的思路。"少教多学"是一种有效教学理念,"先学后教"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以学定教"是一种教学活动逻辑,"教学合一"是一种教学协同意识,"教学相长"是一种教师职业境界。  相似文献   

2.
学程导航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是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导向下,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式而导"的新型教学范式。教学中教师只要有智慧,将激情融入,巧用"双单",有效合作,那么数学课堂定会"活"出魅力、高效和精彩。  相似文献   

3.
韩子法 《海南教育》2013,(12):28-29
<正>"四化六环"初中数学新授课教学范式是我校省级立项的重点课题《有效教学实验学科教学范式构建研究》课题组,在借鉴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和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实际自主创新提出的初中数学新授课教学范式。一、"四化六环"初中数学教学范式提出的背景有效教学实验在我校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两年时间,在此期间,学校先后提出了"先学后教(交)点  相似文献   

4.
就"教"与"学"的关系而言,当前大致存在着"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合一"、"教学相长"五种范型。其中",少教多学"主要表征为一种批判"多教少学"的有效教学理念";先学后教"主要表征为一种突破"先教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定教"主要表征为一种反驳"以教定学"的教学活动逻辑;"教学合一"主要表征为一种针对"教学分离"的教学协同意识";教学相长"主要表征为一种超越"教学互损"的教师职业境界。探讨这五种关系范型的理论价值在于构建一个关于中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认知框架。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我在一所学校听了一节"先学后教"模式的课——"百分数的意义"。"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一理念几年前我也开始渗透在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中,但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下面,我借"百分数的意义"这节课,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课堂教学如何释放"先学后教"模式的活力。一、先学,是放羊式,还是圈养式余文森教授认为:"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就要  相似文献   

6.
汤利萍 《生活教育》2011,(24):56-57
"学程导航"是教师根据学习的课程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规律,指导并引导学生高效地获得相关知识和能力的范式。传统教学是"教路"优先,学生被老师牵着走,"学程导航"是"学路"优先,"以学定教",教师跟着学程走。学程导航"以学定教先学后  相似文献   

7.
正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无疑是最符合课标理念的教学方式。所谓"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基础,以科学的学习规律为依据,以务实的学习方法为纲要,以发展思维、提升能力为主线,以素质发展为目标,以合理的学习思路为蓝图,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获得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先学顺导,实练精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是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导向下,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式而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因其契合了新课程的本质要求和学生学习、发展的内在需要,而受到师生的充分重视。其中,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自主先学"是实施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11):103-104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中"师讲生听""师引生从"的教学现状,开辟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导"的新型教学格局,充分体现了教学改革的精神与理念,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构建"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突显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基于此,在文章中,笔者结合个人学习成果和工作经验,从"精备""精讲""精练"三个层面,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构建途径与策略展开论述,并力求以此为契机,探索数学教学的新思路,促进数学教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市教研室明确了要以"学"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的基本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展示欲,努力创设"活动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力争实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把快乐和健康带给学生"。这就需要一个摒弃浮华,既能体现课堂的  相似文献   

11.
在高质高效的课堂中,教师需要遵循如下教学规律:首先,"先学后教",做到"以学定教";而后"先教后学",做到"以教导学";同时,注重学生合作探究与师生交流互动,注重"温故知新",帮助学生巩固旧知,探究新知,实现以学促教的目标.因此,在初中物理新授课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上述教学规律,联系教学实际,开展自主探究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新授课教学中,这一模式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教、学关系研究范式历经了"学的研究"、"教的研究"、"教或学"的研究、"教学"研究四种,每种范式都有其特定的价值取向和优缺点,研究中存在着"钟摆"现象。当代中国提出的"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先学后导"等教、学关系研究范式,其实质仍是"学的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变式,仍然没有辩证地处理好教、学关系研究范式,教、学关系研究范式应是"教学交互活动"。  相似文献   

13.
国内的"先学后教"与国外的"翻转课堂"教学意蕴相似,却未曾如后者般备受关注,面对"翻转课堂热"现象,须理性审思这种富蕴本土基因的教学变革。"先学后教"源于解决传统"先教后学"教学积弊的客观需要,其中体现着"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逻辑进程,是一种关照学生全面发展的素养教育。但由于我国长期盛行的"传递—接受"式教学传统,教师"自命真题"式的教学理念和"时序固着"式的教学思维,导致"先学后教"在推进过程中遭遇多重阻力。对于批评和质疑,需要认识到,"先学后教"相比"先教后学"对教师的教导作用要求更高,同时把课堂打造成高效的学习场域,也是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一、研究背景"建模"是在落实教学理念最初采取的一条途径,是理念和经验的结合体,可以帮助教学人员缩短"摸着石头过河"的路程。于是在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把学生自主学习权、平等参与权、展示交流权还给学生,引领学生学会学习的先进教学理念的引领下,笔者和自己的团队以突出学科本义,探究美的构成元素为载体,指导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为目的,构建了前置自学、交流互学、点拨助学和反思悟学的"四环四学"的生  相似文献   

15.
"先学后教"指自学为先,教导为后。数学课堂中运用"先学后教"模式,可充分暴露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障碍,然后教师以学定教,为学生量身定制教学计划,这样能拓展更为广泛的教学空间,实现教学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先学后教"作为一种正确认识教学主体、反映教学规律的教学策略,在语文学科教学领域逐渐推广,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批评"阅读本位论"出发,近年来"言语表现本位论"的语文教育范式为语文教学改革打开了新视野。文章即是在这种新的语文教学本体论视域下对语文阅读教学做"先学后教"实施策略上的初步教学安排,并在指导思想、读写关系、阅读教学三重关系上对这种教学安排予以学理阐释。  相似文献   

17.
<正>在我国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可能因为学生数量过多,老师分身乏术,所以其疑问不能及时被处理,进而致使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提高。文章对"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理念进行讨论,并就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给出一些意见,提供一些参考。一、贯彻教学新方法,工作重点前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观念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对学案进行设计时必须参照课程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一起备课,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下第7课(第二单元);S版三上第27课(第七单元)。设计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对学、群学功能,真正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理念;学习流程关注基础知识,关注文本主题(即文本价值),关注语言形式及语言运用;学习活动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展开,并分课时当堂检测、验收,确保目标的高度达成。  相似文献   

19.
以"圆锥曲线综合问题"高三二轮专题复习课为例,说明:数学解题教学应该秉承"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坚持思路让学生说,过程让学生做,见解和疑惑让学生提,探究与拓展让学生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旨在探讨构建一种适合初中学校初三数学总复习课的课型范式;从学生学情出发,根据初三数学总复习课的特征以及导学课堂"先学后教"的理念,分别研究了"三步六环"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和教学环节、呈现问题与教学策略等。初步确立了操作性较强的初三数学总复习课的课型范式,从而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复习习惯,提高了初三数学总复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