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明武的新作,《换个方法读<内经>》就要出版了,这是件可喜可贺之事。在我主编《中国文化研究》的后期(上个世纪90年代中),刘明武这位工程师刚刚涉足文化研究,但他的文章新意扑面,读之如沐春风,其文既给人以文化自信,又催人责无旁贷地勇敢担承。所以不仅连续发表他的文章,还破格将其放在重要栏目的重要位置上。离开《中国文化研究》后,刘明武一直保持与我的联系,凡构思出新的文章,就打电话征求意见,问“这个观点是否成立”“如此认识是否可以”所以,对刘明武的研究我是了解的。一中医文化是优秀的!这是刘明武书中肯定的第一问题。中医文化的…  相似文献   

2.
2001年11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讨论,决定2002年为“国际《格萨尔》年”,目前,“国际《格萨尔》年”的活动正在紧张而有序地筹备之中。届时,将举办“《格萨尔》与藏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格萨尔》诞生千周年纪念大会以及《格萨尔》诗歌演唱会等一系列大型纪念活动。 联合国将2002年定为“国际《格萨尔》年”,这是中国人民的光荣,雪域高原西藏人民的光荣!  相似文献   

3.
《文化学刊》2011,(2):179-179
李曦在《东岳论》2010年9月第9期撰文指出,作为“整体生活方式”的文化观念,是雷蒙·威廉斯为开展“文化研究”而从英国传统思想资源库中提炼出来的理论根据。这个观念与马克思主义有诸多共通之处,因而成为他后来构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基础。与此同时,这个观念对大众文化合法性的肯定还促成了当代西方思想学术界的“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4.
周学选 《职业圈》2010,(34):79-83
美国企业文化专家劳伦斯·米勒在《美国企业精神——未来企业经营的八大原则》一书中写道:“管理正在重新寻找它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的整个历史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5.
"兴"之原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是华夏诗学中歧义“最为缠夹 ,可也最受人尊重”(《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 )第2 6 0页 )的命题 ,引起了千年聚讼而涟漪不息。解放以来学界涌动的“形象思维”、“民族文化”等阵阵热浪 ,推动了兴义探索的层层波澜。可惜诸多努力都是以诗歌艺术发展之一定阶段为前提的 ,都是以诗歌审美运动为座标来予以定位研讨的 ,往往缺乏以一种文化为座标来测定剖析渊源中的兴之原始 ;缺乏一种“有生于无”(《老子》)、“原始返终”(《易经》)式的视角来“举终以证始 ,本始以尽终”(王弼《老子指略》) ,而兴之胚胎又恰恰是在原始文化中孕育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王运启 《职业圈》2011,(10):64-66
在特定的时候.当文化成为指导企业的向前发展的有效动力时,那么,它也成为这个企业成熟的标志之一。而这种以“文化”作为企业主导力进行营销的方式,从另一方面,也成为了企业取得骄人业绩和软实力有效证明之一。  相似文献   

7.
“彩虹万里百花开,花间蝴蝶成双对。千年万代不分开,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美丽凄婉的“梁祝”故事,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四大民间传说”,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近日国务院颁文将梁祝传说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祝故事  相似文献   

8.
《诗》和《春秋》都是先秦儒家士人极力推崇的文化文本。二者从实际的历史角度看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是在儒家的话语建构工程中它们却同是儒家权力意识与乌托邦精神的体现 ,有着深刻的一致性。“诗亡”与“《春秋》作”反映了从春秋到战国文化空间的变化 ,也反映了儒家士人文化心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默然 《职业圈》2008,(25):26-29
近年来,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热点话题,经过各方人士努力,企业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许多人对企业文化还存有模糊认识。因此,如何加强理论引导,扫清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思想障碍,就成为本刊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最近有幸邀请到著名理论家、企业文化专家贾春峰教授作客本社,请他发表独到见解,帮助人们理清思路,清除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10.
建国  秦玉 《文化交流》2005,(2):10-12
由21名聋哑演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是今年“春晚”最受欢迎的节目。在网上,网友们“狂顶”《千手观音》,纷纷表示《千手观音》是“视觉、精神双重的享受”、“演员们很不容易,就算是正常人都很难这么整齐”,还有人建议“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出《千手观音》”。无声世界中的美丽欣赏《千手观音》,只需静静地把目光停留在荧屏上,随着音乐和灯光的变幻,感受着这些聋哑演员在无声的世界中,创造出美轮美奂的肢体造型。这个舞蹈作品,没有情节牵引,也没有特定的情感背景。演员们屈腿倾身,缤纷的手姿在灿烂的金色中,幻化出慈祥庄严和典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