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非典疫情仍在"闹心"的特殊时期,<当"非典"遭遇"高温"……>--上海新闻晚报就这样在一版显著位置、以醒目的标题形式把这个悬念掷给了你,你当作何反应?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悬念是积极情感与动机的外界刺激,悬念具有强大的诱惑力,能够给人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的强烈想念,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求成的紧迫感.在程序设计教学中,采用"悬念"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对知识不断产生新鲜感,更好地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影视中人物出场的方式有很多种,悬念式人物出场方式是影视剧常用的手法之一,悬念式人物出场主要是指剧中人物出场前或者出场时,用多种修辞手法与技巧,让观众大致了解其某些特征,但并不能看清其面部的出场方式。悬念式人物出场可以有效激起观众的好奇心,塑造人物与故事的神秘感,有助于悬疑或恐怖片等影视风格的确立。悬念式人物出场主要是通过叙事技巧、画面造型、演员调度和服化道等方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构建悬念是叙述性文艺作品中被频繁运用的一种技巧和手段。对于故事性很强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来说,悬念必然会在这一节目形态中"大有作为"。本文在分析悬念与电视深度报道的必然性联系的基础上,以大量电视深度报道节目为例,试图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悬念运用找到些许规律。  相似文献   

5.
"看电视"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往往成为一种生活背景,伴随聊天、接电话、做家务等活动同时进行.观众舒服地歪在客厅沙发上,或者靠在床头看电视,一切都是自由和随意的,没有人能够要求你应该怎样严肃庄重地看电视,遥控器就在手里,可以随时更改频道.这个时候没有人愿意请一位德育导师到家里来,所以,电视节目要吸引观众,就要"好看".[1]要做到好看,就要有悬念,悬念是艺术创作中造成受众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法.[2]因为悬念是兴趣不断地向前延伸和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悬念设置得好,就能收到吸引受众始终怀着紧张情绪或关切心情看下去的艺术效果.在电视叙事越来越注重故事性的今天,这种传统的叙事方式也被电视人所关注,并成为电视叙事的一个重要元素.叙事过程很重要,而叙事过程的关键因素就是悬念,笔者以<走进科学>为样本分析一下电视叙事的悬念设置.  相似文献   

6.
傅毅飞 《今传媒》2008,(3):34-36
2007年9月28日晚湖南卫视进行现场直播的明星舞蹈类娱乐节目"舞动奇迹"决战节目以2.18%的高收视率和6.71%的收视份额,毫无悬念地超过了同时段全国电视节目,位居收视率第一名.  相似文献   

7.
导语是吸引和指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媒介,有"导读之语"的意义。新闻导语以吸引读者为第一要义。文似看山不喜平。在新闻导语中设置悬念,能激起读者阅读新闻的兴趣和欲望。这里从写作的角度,对新闻导语的悬念设置作一初步的探讨。 提问设置悬念。这是新闻导语悬念设置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疑问提得好,能把读者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好奇心,从而调动阅读新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悬念,是指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作家和导演为体现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在处理情节结构时常用各种手法引起观众或读者的悬念,以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新闻报道要不要设置悬念呢?我以为,在确保真实的前提下,不仅需要,而且应该提倡。设置悬念,能像吸铁石似地抓住读者的心。请看外国记者写的一条新闻:  相似文献   

9.
研究缘起与方法"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因具备显著性、连续性与悬念等新闻价值而成为引发国际媒体关注的全球性"媒介事件"。戴恩(Dayan)和卡茨(Katz)将那些由媒介呈现出的重要场景称为"媒介事件",并将其分为"竞争"、"征服"与"加冕"三种故事脚本。"竞争"是实力相当的对手之间的对抗;"征服",强调  相似文献   

10.
何谓悬念?从广播新闻传播角度讲,"悬念"就是指广播新闻采编者通过某种手段引发听众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关切心情.  相似文献   

11.
安然 《今传媒》2016,(6):112-113
在大众传播时代,悬念设置在电视节目结构和叙事方式中被普遍重视和使用,故事化和悬念设置成为人们最乐于接受的叙事方式。因此,分析电视悬念的设置和方法也就成了当务之急。本文试以兵法为研究方法,去分析、解读、归纳电视制作人在节目中所做的悬而未决的处理方式。本文以“树上开花”一计为切入角度,归纳出电视悬念借机“布势”之效,并将“树上开花”一计在电视悬念中的应用划分为“天时”、“地利”、“人和”与综合运用四类。  相似文献   

12.
揭秘性:"求证式"报道的独特品质在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被关注的时候,有时记者用摄像机如实记下被采访者的语言和行为,但报道所反映的可能并非新闻真相,因为被采访者都是站在各自立场说话.怎么让被采访者说出新闻真相呢?由此需要"求证式"报道.目前,"求证式"新闻报道还没有一个被大家所公认的定义.我觉得"求证式"报道应该属于泛调查性报道的一种,它要求记者经过信息的收集和了解,不断求证新闻的内幕,最终获取新闻背后的事实.在实际操作层面上,记者调查围绕悬念展开,每次调查行为都是通过悬念的提出、求证、解决来完成."揭秘性"理应是"求证式"报道的独特品质.记者应该以层层剥笋的方式,构建独有的话语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章回小说 ,每一回设置悬念 ,卖个关子 ,“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 ,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欲罢而不能。例如《三国演义》 ,第8回的“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写王允布置貂婵—吕布这条内线诛杀董卓 ,能否成功本回未交代 ,要到下一回“除凶暴吕布助司徒”中才给读者“分解”。第41回“赵子龙单骑救主”设置了悬念 ,第42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才揭示出结果 ,如此这般 ,一场“从曹操重兵包围中救出刘阿斗”的战事便写得跌宕起伏有声有色。悬念不断设置 ,后事必定分解 ,这是古代小说家的写作技巧 ,是非常成功的。没有悬念 ,…  相似文献   

14.
黎勇 《青年记者》2016,(34):47-48
借助新媒体的传播,近年来不少报纸的悬念广告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不过,高影响力也有高风险,加之悬念广告本身就是高风险性品种,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风险更被放大. 报纸悬念广告及其新媒体特征 悬念广告,也称悬疑广告,是一种从小说、戏剧和电影等艺术门类中借用过来,以悬疑式手法表现的连续广告.它一般利用受众的好奇、疑虑或恐惧心理来引起注意,达到传播广告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悬念本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结构形式。在传统的古典小说中,它被人们俗称为“扣子”或“关子”。在《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这一类章回小说里,作者所设置的悬念随处可见。新闻作品也完全可以借鉴文学手法,用悬念去吸引读者,撼动读者的心弦。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而客观事实是五彩缤纷的。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用设置悬念的手法,推进事态的发展,就能避免平铺直叙,而使报道  相似文献   

16.
孟祥棣 《记者摇篮》2004,(12):16-16
“悬念”的应用在生活里司空见惯.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文学创作。在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中.“悬念”是一种创作技巧,也是一种创作理论。悬念通常又被称作扣子、关子,是读者(观众)欣赏文学作晶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心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在悬念的作用下,读者(观众)往往会产生欲罢不能、不得不看下去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邱昊 《东南传播》2013,(3):121-123
本文在把视点集中在电视消息对"悬念"的运用所引发的我们对叙事学中"断点"理论的重新审视上,并把其作为优化电视消息传播效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作叙事学意义上的研究,以期这样的尝试对电视新闻的叙事学研究有一定的启发,同时对媒体实践也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学会讲故事     
新闻作品都在追求可读性,学会讲故事,对于增强可读性很有益处。新闻作品要增强故事性,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故事创作的一些手法,比如造悬念、拴扣子等。讲故事讲究制造悬念,这个悬念是作者刻意创造的意境氛围。随着情节的进展和意境的延伸,读者顺着作者的意图或喜或悲,与作品产生共鸣。悬念造得好,可以使读者如痴如魔,不读下去,寝食不安,晚读半日,如芒在背。有了读者如饥似渴的阅读欲望,当然也就有了作品的可读性甚至必读  相似文献   

19.
在悬念中叙事--论电视节目中的悬念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巧妙运用悬念 ,在悬念中进行叙事是电视节目进行形式创新、吸引受众眼球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各类电视节目 ,分析了悬念的定义以及电视节目引入悬念进行叙事的必要性 ;指出结构性悬念、兴奋性悬念在不同类型节目中如何构建 ;以及如何用冲突型、抑制型表现方式来表现悬念 ,以达到电视节目最佳的叙事和传播效果。悬念的构建和表现是悬念设置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景明  贾洋洋 《新闻前哨》2007,(11):71-72
"断点"是叙事学中的一个术语,通常理解为叙事中的一种省略或空缺。断点一般分成"暂时断点"和"永久断点"两种。"暂时断点"指叙述中设置悬念、倒叙、插叙等手法的运用;"永久断点"则指常理推断无法填充的空缺。电视专题片以画面语言为主,声音语言为辅,画面素材是否丰富、完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将流畅的构思转化为生动的效果。但是,在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