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韩国舞曲《江南style》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走红全球,该曲高度迎合了现代社会的时代背景,是其走红的根本原因。《江南style》反映了现代社会崇尚经济、性开放、理想信仰缺失、竞争导致心理负荷过重和青年自由个性化的特点。正确认识和对待《江南style》的走红,以中国梦、共同富裕、高雅艺术、净化社会风气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青年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以人教版2013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课题《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经济开发》节选为例,提出了"文史结合"会让历史与社会课堂更精彩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江庆柏《明清苏南望族文化研究》详细考察了苏南望族形成与发展的原因,深刻总结了苏南地理因素、社会环境对苏南望族文化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提炼出重视人才教育是苏南望族有别于其他地区望族的特点,形成了努力开掘特色文化,详尽占有资料,分析细致、论证缜密的著作特色,是一部十分有意义的特色文化研究力作。  相似文献   

4.
吴红安所著《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已于1997年9月出版,全书50余万字.该书就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望族——社会上颇有声望的官僚、地主等家族进行了探讨,着重介绍了明清以来潘恩、徐阶、董其昌、徐光启、王鸿绪、张照、钱大昕、廖寿丰、徐郙等20个著姓望族以及300多个家族的门祚,阐述了望族形成的条件、发展变化及其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5.
《春尽江南》是著名作家格非呕心沥血十余年,深入思考并描写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历史、知识分子等问题的"江南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本文从个人原因和社会现实原因两方面来分析文本内外掩藏的爱情悲剧的其影响因素,并试图进一步探索在时代背景影响下人们的生存观与爱情观。  相似文献   

6.
《研堂见闻杂记》是清初一部颇具史料性质的杂记。它以娄东人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明末清初时期江南社会之百态,包括由娄东抗清到江南抗清、由娄东人物到江南人物、由娄东科弊到江南狱案。在这些种种故事与人物的描写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易代的历史巨变对江南士人的冲击,又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的遗民情结。  相似文献   

7.
姚培谦出身于金山望族,家富藏书,喜读书治学;又尚风雅,广交游,对《宋诗别裁集》之成书贡献巨大。笔者于《〈宋诗别裁集〉编者姚培谦交游考》中曾考证出姚氏相与交游者31人①,后继续爬梳相关文献,于本文中则补考出相与交游者41人、正误5人。此72人中,以江南人士居多,这与江南文人酷嗜雅集唱酬、切磋学问、探讨诗艺的传统有关;而相交者中又半为诗人学者,多主张以经史为本,务实黜虚,这也契合了清前中期崇尚实学的学术思潮,并对《宋诗别裁集》批评理念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毗陵庄氏为江南著名望族,它有两个高峰为其他望族所无法企及。一是科举高峰,自明及清284年之间,出状元1名、榜眼1名、传胪1名,翰林11名,进士35名,举人82名,贡生54名,被学者誉为"中国第一科举家族"。一是学术高峰,庄存与以今文《春秋》公羊学阐发微言大义,著书立说,开创常州今文学派,其学说被康有为、梁启超所师承,发动戊戌变法,从根本上动摇了顽固守旧、千年不变的封建帝国,奠定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教学目的是为让学生了解和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认识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让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但是传统的《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未能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经济政治与社会》开展实践性课程的背景,提出要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学习任务分配、加强综合能力考核等方面,提高《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的实践性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神曲开始风靡海内外,从广场舞歌曲《最炫民族风》,到唱响海内外的神曲《忐忑》,再到火爆全球的韩国神曲《江南style》。似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年的大众音乐文化里开始有了神曲的固定位置。神曲轮番轰炸,人们应接不暇。本文将以神曲《江南style》为例,从神曲本身的特点、文化消费主义、文化工业、大众社会心理等几个视角来探讨神曲走红背后的文化启示。  相似文献   

11.
《闺塾师》运用社会性别与中国历史相结合的方法,突破了传统的“五四”史观指导下的脸谱化的旧中国受害女性理论和“压迫——解放”的中国妇女史研究旧有模式,从女性视角出发,重新解读明末清初江南才女们的生活,不仅丰富了关于17世纪江南女性与文化的研究,更为今人重新认识“传统中国”提供了新观念、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在明清时期,受社会经济变化的影响,江南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动.反映在民间信仰上,各种违反国家礼制的现象不断出现,成为考察江南社会结构及社会变迁问题的重要视角.考察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民间信仰现象,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1.从城隍信仰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正是由于江南社会经济结构的变更导致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动,才造成了江南地区民间信仰的相应变更;2.从解钱粮习俗与一镇多城隍现象,则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期江南社会交往整合发生变化的两个层面,即城乡之间和市镇内部.总体而言,明清时期的民间信仰与江南社会在互动中发生着变迁.这种变迁的推动力是江南社会经济的变迁,其方向则是以一种曲折、变异的形式改变着传统社会的二元对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日知录》卷10《苏松二府田赋之重》条引邱濬《大学衍义补》的话说:“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府,又居两浙十九也。”江南税粮之重,由此可见。然而,终明之世,这个问题却始终未能解决。而它对江南人民的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所谓江南,历代所指的地区不一,本文基本上系指通称之江苏南部和浙江地区。  相似文献   

14.
婚姻是人们提高社会政治地位、改善经济文化生活状况、实现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更是女性改变命运的主要方式。汉代女性通过嫁入帝王之家或地方望族光耀门楣;通过离婚再嫁改变人生际遇。嫁入帝王之家的女性,不仅改变了个人命运,也使家族以外戚身份对汉代政治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民法典融入《经济与社会》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民法典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等基本要求,增强法治意识,助力后续《政治与法治》《法律与生活》的学习。思政课教师可从基本经济制度、五大发展理念、个人经济行为等维度切入,将民法典融入《经济与社会》教学,促进学生增强制度自信、明晰发展优势、培固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苏州平江盛氏素为苏之望族,《平江盛氏家乘初稿》为其一宗之谱,始修于同治九年,五年工竣,记载了浙北、江南地区盛氏后南宗平江盛氏的支派繁衍、子孙生聚,是平江盛氏自明嘉靖后三百余年来的第一部修刊家谱,同时,也是太平天国战乱后盛氏宗族重建工作的一部分。《平江盛氏家乘初稿》在先世历史、战后宗族重建方面史料丰富,因此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有助于江南宗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江南城市社会是中国古典审美文化的基础与背景,本组笔谈以"细读"的方式揭示了江南城市生活中特有的审美文化理论、结构与功能。刘士林认为,江南诗性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最高代表。在这个严重物化、欲望化的消费时代中,如何守护与开掘这一沉潜的诗性人文资源,如何依据它提供的原理创造出一种诗化新文明,就是我们研究江南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根本目的。朱逸宁认为,南唐文人在江南都市文艺精神的传承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冯延巳有着不同于北方文人伦理精神的一种气质;李和李煜更为明显地体现出江南的诗性审美精神。曹茶香认为,以汴京为代表的都城民俗和以苏州、杭州为代表的江南城市的商埠风俗:汴京---兼容、平民化,苏杭---奢华、诗意化,在柳词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伍波认为,李渔《十二楼》以"凡尘味十足"的文人眼光看待明末清初的江南社会,反映了重道义、趋私利、逐情欲的多元并存的江南市井文化精神。丁瑶认为:富春江畔所形成的这两种不同经济形态和社会生活,折射出的是人们的不同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是典型的中国乡土生活与城市消费对立。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如何提高当代人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讲,古典江南城市生活理念及其审美实践方式,是一笔极为珍贵的传统人文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8.
江南城市社会是中国古典审美文化的基础与背景,本组笔谈以"细读"的方式揭示了江南城市生活中特有的审美文化理论、结构与功能。刘士林认为,江南诗性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最高代表。在这个严重物化、欲望化的消费时代中,如何守护与开掘这一沉潜的诗性人文资源,如何依据它提供的原理创造出一种诗化新文明,就是我们研究江南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根本目的。朱逸宁认为,南唐文人在江南都市文艺精神的传承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冯延巳有着不同于北方文人伦理精神的一种气质;李和李煜更为明显地体现出江南的诗性审美精神。曹茶香认为,以汴京为代表的都城民俗和以苏州、杭州为代表的江南城市的商埠风俗:汴京---兼容、平民化,苏杭---奢华、诗意化,在柳词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伍波认为,李渔《十二楼》以"凡尘味十足"的文人眼光看待明末清初的江南社会,反映了重道义、趋私利、逐情欲的多元并存的江南市井文化精神。丁瑶认为:富春江畔所形成的这两种不同经济形态和社会生活,折射出的是人们的不同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是典型的中国乡土生活与城市消费对立。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如何提高当代人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讲,古典江南城市生活理念及其审美实践方式,是一笔极为珍贵的传统人文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9.
江南城市社会是中国古典审美文化的基础与背景,本组笔谈以“细读”的方式揭示了江南城市生活中特有的审美文化理论、结构与功能。刘士林认为,江南诗性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最高代表。在这个严重物化、欲望化的消费时代中,如何守护与开掘这一沉潜的诗性人文资源,如何依据它提供的原理创造出一种诗化新文明,就是我们研究江南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根本目的。朱逸宁认为,南唐文人在江南都市文艺精神的传承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冯延巳有着不同于北方文人伦理精神的一种气质;李和李煜更为明显地体现出江南的诗性审美精神。曹茶香认为,以汴京为代表的都城民俗和以苏州、杭州为代表的江南城市的商埠风俗:汴京———兼容、平民化,苏杭———奢华、诗意化,在柳词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伍波认为,李渔《十二楼》以“凡尘味十足”的文人眼光看待明末清初的江南社会,反映了重道义、趋私利、逐情欲的多元并存的江南市井文化精神。丁瑶认为:富春江畔所形成的这两种不同经济形态和社会生活,折射出的是人们的不同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是典型的中国乡土生活与城市消费对立。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如何提高当代人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讲,古典江南城市生活理念及其审美实践方式,是一笔极为珍贵的传统人文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20.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投入使用后,不少教师产生了这样的困惑:《品德与社会》中历史地理类知识和原社会学科中历史地理类知识有何不同?怎样才能上好这一内容的课?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谈谈看法.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和原社会学科中的历史地理类知识的不同 1.比重不同 历史地理类知识在原社会教科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小学社会学科一共六册书,其中有四册涉及历史、地理,当然原社会学科本来就是小学历史和地理的综合(涉及一些法律知识),而现在的《品德与社会》中历史地理类知识所占比重已缩减.以山东美术出版社《品德与社会》第五册第二单元为例,“走进中国”包括三课:肥沃的黑土地、江南鱼米乡、美丽的宝岛.黑土地和江南分别是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代表地域,而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的课例选择是有特定意义的.相比较原社会教科书的第五册对中国的大多数地方都有涉及,以11个课例的庞大队伍出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