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论语》中人性观要点是:人性由天性和习性构成,天性即人的自然性。习性即人的社会性。人的先天的本性是相近的,人的后天的习性是先天的本性在后天的习染下形成的,其差异是很大的。天性无善无恶,习性可善可恶,社会和教育要通过个体的学习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性。孔子已经基本理解了人性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外因和内因的关系和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孔子的人性观对现代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西方著名进化心理学家斯蒂文·平克的文化心理观可以概括为:进化心理机制是解读文化产品所隐含的文化心理的钥匙.平克的进化心理学的文化心理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文化产品——文学、艺术和音乐——进行了适应器和副产品的科学界定;对从进化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化产品所隐含的文化心理问题加以定位,即其研究目标是解释人类与“无生物功能之用”的文化产品之间的关系;对进化心理学的文化心理研究进行界定和梳理.本文作者认为,平克提出的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进行文化心理研究的思想十分新颖,对我国进化心理学的多学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进化心理学是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思潮。它认为人类的心理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更新世所遇到的适应问题。进化心理学的革命性体现在:反对标准社会科学模式;反相对主义心理观和传统的文化心理观。它的局限性在于研究方法和对文化在进化中的忽视。  相似文献   

4.
进化心理学之人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化心理学用适应来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认为适应是生命之本性,进化的心理机制是人性的基础。我们在阐述进化心理学对人性的基本看法的同时,亦就在人性的基础上研究个体差异。这里还讨论了:从进化的观点看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塑性,进化心理学对性别差异的解释以及进化心理学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5.
进化心理学运用进化论的原理和方法来探讨人类心理的起源与结构.当前,进化心理学已渗透到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并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进化心理学分支,主要包括:进化社会心理学、进化发展心理学、进化认知心理学、进化人格心理学、进化教育心理学、进化临床心理学等.进化心理学为研究人类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为心理学研究走向统一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后现代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人性观的批判的基础上,探讨了后现代心理学对人性的理解,它对永恒不变的人性进行了讨伐,包括人的中心性、绝对性、自然性及为多数人所认可的人本主义的人性观:性善论。  相似文献   

7.
由于人格研究的元研究是哲学人性现的探讨,故而笔者从人性观角度来反省人格研究,探索人格心理研究的广阔视野。首先阐述了哲学心理学中人性观的基本命题:身心关系、天性与教养、自由意志与决定论和知识来源问题;其次讨论了人格心理学中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自由意志对决定论,理性对非理性(意识与无意识),整体论对元素论,素质论对环境论。可知性对不可知性;最后集中探讨了哲学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中人性观的拟合问题。  相似文献   

8.
欧阳常青 《天中学刊》2007,22(1):132-134
理论心理学有应然和实然两种功能。理论心理学应然功能的实然化,需要科学的方法论、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及学术大师的推动等条件,其实现过程为:人性观的重塑,人性观的传播,人性观的实践以及人性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当代进化心理学评价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化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中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的发展既有一定的意义,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其意义是:它的发展与当代科学发展趋势相一致;其研究促进了对人性和心理的进一步思考;它开辟了心理学的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对其它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进化心理学的局限是:具有遗传决定论的倾向;对心理机制模块性的看法存在着局限性;其方法论亦有一定的缺陷等等。  相似文献   

10.
正一、心理学的人性观(一)心理学:顾名思义,心理学就是研究人性的科学心理学方面的学者,不同的学派都建立在人性观的基础上,对人的行为和内心都有着相同或者相悖的见解。所以,一般而言,不同心理学派的理论基础都是建立在对"人性"这一关键词的不同理解,它的首要因素就是人性假设以及人性思想。研究心理学要知道心理学的起点与终点是归一的,起点是人,而又归结于人。从人出发的目的就  相似文献   

11.
从类哲学看心理学的分裂与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学分裂的根源在于对人性认识的分歧,科学主义心理学将人性视为物性,强调人的自在性和自然属性;人文主义心理学将人性区别于物性,强调人的自为性和精神属性。对人性的不同认识,促使二者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上尖锐对立。从类哲学的角度看,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对人性的认识都是片面的,没有上升到类哲学的高度。类哲学是时代的精神,对人性的认识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所以心理学的统一应该以类哲学为哲学基础,以实践为研究的原则,以提升人的类本质为目标。  相似文献   

12.
人性是与人相关的学科都在共同探讨的问题,由于人性本身的复杂性,多层次性,致使每门学科都只能研究其一部分本性,都只能是局部的、片面的对人性给予认识和解读。心理学是以人为主题的学科,但心理学研究中的人性被分解与割裂,致使心理学面临危机四伏的不统一困境。当代心理学研究者只有以人为主题,在时人性全面、深刻的理解上展开研究,才能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和独特的学科,展示出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或它所存在的根据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人性化与去人性化是西方心理学对待人性问题的两种对立态度和取向。由于人性化的心理学与人文主义有关,因而成为非主流的心理学;去人性化的心理学则与科学主义相联系,因而成为心理学的主流。西方心理学科学化的进程使该学科陷入了一种二律背反的两难境地:如果心理学是科学的,那它必须是去人性化的;如果心理学是人性化的,那它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对此,本文认为,无论做出何种选择,心理学都应始终坚持“理解并把握人性”这一初衷,无论从哪个层面解释人性,都应坚持研究真实的人和人类真正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14.
从类哲学看西方心理学的人性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的人性观,并从类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笔者认为西方心理学对人性认识的历程展现了从本体论的理念向类哲学的理念发展的趋向,但对人性的认识又有自身的局限,仍没有过渡到类哲学的高度。类哲学是时代的精神,只有在类哲学的指引下,心理学才能对人性有符合时代的深刻理解,进而推进心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描述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产生之初由布伦塔诺和狄尔泰共同创建的一门人文科学心理学,它主张通过现象学的描述或解释学的理解如实呈现人类心理生活的全貌。描述心理学沿循严格科学和浪漫主义两种传统发展,并各自贯穿着三种独具特色的理论形态,前者包括布伦塔诺的意动描述心理学、斯顿夫的机能描述心理学和胡塞尔的本质描述心理学,后者包括狄尔泰的体验描述心理学、斯普兰格的结构描述心理学和斯特恩的人格描述心理学。每种理论形态都有自己独特的基本主张、理论焦点和方法侧重点。不同理论形态在描述心理学框架体系下结成了反对心理学自然科学化的"强力同盟",共同反对冯特等以自然科学为模板的发生心理学或说明心理学。  相似文献   

16.
使用文献法,目的在于研究后现代心理学人性观视域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作用。教师专业化发展既涉及社会职业认可、教师个体专业素养提升的问题,也涉及复杂的人性问题。后现代心理学的人性观认为,人是多元化与去中心化的,是具有主体性与差异性、独特性与创造性的。后现代心理学人性观可以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一定启示。这种启示表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要使教师能以更开放的态度来面对自我与学生,建立起去中心化的教师;要能够适应不同角色的集合形成多元化的教师;要能够打破个体创造性的局限建立群体反思具有创造性的教师。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上 ,以形而上学的方法 ,由人生探求人心 ,涉及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的实质及人类心理的基本特征等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问题。他使扬弃了哲学的心理研究 ,重新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人类心理问题 ,是对我国心理学发展阶段的重要补阙 ,并在研究对象及方法论上给心理学研究以重要启示 ,闪耀着心理学的哲学之光 ,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心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