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荣伟 《中国德育》2014,(11):52-53
正2014年4月16日,载有300多名中学生的韩国岁月号客轮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严重倾斜。据报道,当时只要跳船就能获救,可危急关头,大多数学生按照船方指示留在了船舱中,最终与客轮一同沉没;而那些没听到指令或者无视指令的人,包括一些私自到甲板上抽烟的淘气学生,反而得救了。"听话的孩子失踪了,不听话的孩子回来了。"事故发生后,韩国社会各界开始反思"服从文化":孩子到底要不要听大人的话?孩子究竟是听话好还是不听话好?以后遇事还要不要服从权威的指引?  相似文献   

2.
2014年4月16日,发生了骇人听闻的韩国客轮沉没事故,载有470人的“岁月号”客轮上的300多名学生大多按照指令留在船舱中待命,最终与客轮一同沉没,而一些没有听从指令的学生反而获救。  相似文献   

3.
正不久前,韩国发生了"岁月"号沉船悲剧,人们在全力搜救的同时,也在反思和疑惑:客轮发生严重倾斜后,为什么船上300多名学生中大多数人仍然按照船方指示留在船舱中待命,最终与客轮一同沉没,而一些没有听从指示的学生反而获救幸存?这次沉船事件中,大多数乘客绝对服从船方指令的现象被不少西方媒体报道。路透社评论,在长幼尊卑观念根深蒂固的韩国社会,来自上级和权威的要求往往不会遭到质疑或挑战,不少乘客完全服从船方指  相似文献   

4.
孙正军 《山东教育》2014,(Z6):28-29
近日,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成为世界性悲剧,人们在全力搜救的同时,也在反思和疑问:客轮发生严重倾斜后,为什么船上300多名学生中大多数仍然按照船方指示留在船舱中待命,最终与客轮一同沉没;一些没有听从指示的学生反而获救幸存?这次沉船事件中,大多数乘客绝对服从船方指令的现象被不少西方媒体所报道。路透社评论,在长幼尊卑观念根深蒂固的韩国社会,来自上级和权威的要求往往不会遭到质疑或挑战,不少乘客完全服从船方指令,可能因此失去逃生机会。  相似文献   

5.
乐善耀 《家庭教育》2014,(11):36-37
据媒体报道:4月16日,载有476人的韩国“岁月”号客轮发生意外进水事故并最终沉没。在沉没的“岁月”号客轮上,载有325名该国檀园高中学生和14名教师,其中约250人被确认死亡或下落不明。在客轮发生严重倾斜后,船上300多名学生中大多数仍然按照船方指示留在船舱中待命,因此失去逃生机会,一些不听话的学生反而因此获救幸存。  相似文献   

6.
徐敏 《上海教育》2014,(15):62-62
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事件发生后,人们被一个残酷现实所触动:客轮发生严重倾斜后,船上300多名学生中大多数仍然按照船方指示留在船舱中待命,最终与客轮一同沉没;一些没有听从指示的学生反而因此获救幸存。对此,路透社评论,在长幼尊卑观念根深蒂固的韩国社会,  相似文献   

7.
《上海教育》2014,(20):1-1
2014年4月16日,韩国325名高中生和14名教师搭乘一艘客轮进行修学旅行,随后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世越”号沉船事故。截至6月9日.共有292人确认遇难,还有12人下落不明。初步调查显示,“世越”号沉没前,船方曾要求乘客在船舱内原地待命,绝大多数学生听从了指令,耽搁了宝贵的逃生时间。  相似文献   

8.
战胜恐惧,努力自救1994年9月28日,受狂风和暴雨的影响,"爱沙尼亚"号客轮在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港出发驶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途中,在波罗的海沉没。从首次发出求救信号到客轮完全沉没,整个过程只有30分钟,客轮  相似文献   

9.
正那天,我引导学生集体朗读《小石潭记》。在读"青树翠蔓"一句时,对"蔓"字的读音,学生发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些人读成"màn",而另外一些人却读成"wàn"。而教材上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读音。对出现的问题是置之不理还是追究到底?我认为这是一次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自主解决问题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10.
温俊华 《高中生》2009,(2):59-59
战胜恐惧,努力自救 1994年9月28日,受狂风和暴雨的影响,“爱沙尼亚”号客轮在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港出发驶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途中,在波罗的海沉没。从首次发出求救信号到客轮完全沉没,整个过程只有30分钟,客轮上989名乘客和工作人员,最终只有137人生还。  相似文献   

11.
刘有京 《广西教育》2014,(45):43-43
正"思源于疑"揭示了人们思维发展的动力之源,以疑激趣、以疑促智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不二法宝,也是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学素养的有力举措。然而,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他们没有真正的自我,更多的是盲从,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可谓是学生的真实写照。不会质疑、不知问难成为制约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重要瓶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正>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学生成为多么优秀的画家,而在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理念。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通过五年的小学美术教学,我发现越是低年级的孩子作业效果越好,想象力越丰富,越是高年级的孩子上完课后越不知道画什么。当然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美术作业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提高高年级美术课堂作业的质量成了当务之急。很多孩子都非常喜欢画画,用画画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我的孩子今年刚两  相似文献   

13.
<正>撑起一片蓝天,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是教育的夙愿。大部分孩子还是自信心十足,"我能行"常挂在嘴边,但也有一些胆怯、退缩,缺乏自信的孩子,总说"我不会""我不行"。那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古人说得好,"鱼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激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勇于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激励的方法很多,其中我认为表扬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  相似文献   

14.
康敏 《甘肃教育》2014,(22):87-87
正一、尊学生、爱学生"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中职学生都是别人眼中的"差生",这些孩子不但学习态度差,学习能力差,而且行为习惯也差。不能顺利进入高中就读,他们不是父母的骄傲,但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获得别人的赞许,受到别人的尊重。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无论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多表扬他们,肯定他们,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价值,把每个孩子的个性特长多加表扬,关注学生,尊重他们。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们才可以教育孩子。"在语文教学中,用"爱"的语言代替传统的说教,用笑脸代替传统的变脸,让  相似文献   

15.
漂浮的冰山     
1912年4月14日,世界上最豪华的客轮泰坦尼克号,正满载着许多兴致勃勃的旅客,从英国开往美国纽约,进行它横贯北大西洋的处女航。忽然在海上撞上一座巨大的冰山,于次日凌晨沉没了,1500多人死于非命,造成了航海史中的一次最悲惨的海难。  相似文献   

16.
满载着462名学生的韩国"岁月"号客轮,在发出巨大响声之后,船体很快发生严重倾斜。那一刻,乘客们全都惊慌失措。这时,客轮上的广播响了,广播发出指令,要乘客们"待在原地",以保证大家的安全。学生们听话地穿上救生衣,一动不动地"待  相似文献   

17.
正"问题家长"必然存在。作为一名教师,遇到了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做?有经验的老师告诉我们:"问题家长"不是"问题学生"的家长,而是"问题"在己身的家长。基于此,与这样的家长打交道,切记不要拿学生说事儿。与带有"问题"的家长沟通,在考虑对方家长身份的前提下,要仔细区分"问题",分别认真对待。若家长只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产生了焦虑,或在与学校、教师互动中形成了误会而护子心切以致着急、冲动,进而出言不逊,大可冷静对待,绝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节制,就是讲理性。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逞一时口舌之快!讲理就是讲感情,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关心孩子就当为孩子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表扬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何谓夸?夸即是鼓励和表扬。鼓励能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信心,而表扬则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动力。案例一:创造机会,赞扬学生常听有的老师反映,某某学生实在没什么优点,拿什么表扬?这样的困惑我也曾经有过,但后来的一件事使我对此有了新的认  相似文献   

19.
要刊速递     
《天津教育》2014,(10):2-2
《看世界》2014年第10期生命高于权威 于4月17日沉没的韩国岁月号客轮,搭载了400多人,其中大多数是高二学生,一共只有37%的获救率。“人祸”在各个环节所起的灾难性作用,酿成了悲剧。代理船长要求乘客在船舱待命,自己却率乘务员逃生.学生们平时习惯了听老师的话,  相似文献   

20.
正朱永新说:"优质的学校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在这里常欢乐,常惊奇,主动地探索,健康地成长;理想的学校不在于它有多好的设施,不在于它门口有多少闪闪发亮的牌子,而在于它有健康发展的学生。"走进厦门六中,书香氤氲,琴声悠扬,课间音乐广场展示才艺,厦门六中德育工作者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培养孩子高雅情趣中涵养德性,升华人格,给孩子们搭建一个健康成长的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