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种质资源的重要性,阐述了我国和西藏种质资源研究的现状,针对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2.
遗传资源是重要的战略生物资源,关系到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在生物产业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国际上对野生生物种质资源高度关注,尤其是对野生植物的收集保存。我国在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设施的建设和储量上已取得比较好的进展。文章建议我国未来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要更加重视顶层设计与整体布局;扩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普查收集,加强资源评价力度;完善和出台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的相关法规;促进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管理、执法的合作与联动;构建合理的人才队伍,确保现有体系的良性运转;加大对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相关的基础研究攻关和技术标准研制;制定公民对生物种质资源保护意识的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3.
种质基础狭窄已成为我国玉米育种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致使玉米高产超高产育种受到阻碍。因此,必须对我国种质进行扩增、创新、改良(引进),丰富育种素材的种质基础,提高优良基因的频率,否则很难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强优势品种,就难以改变我国玉米产量一直徘徊不前的局面。玉米种质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外来种质利用,群体改良,转基因技术等。阐述了利用外来种质尤其是热带、亚热带种质来改良和拓宽温带玉米的遗传基础,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核心种质是种质资源研究的新领域,构建核心种质是研究和利用植物遗传资源的便捷途径。本研究采用基于田间实际数据的计算机模拟方法构建两个菜用大豆种质资源群体,应用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研究菜用大豆核心种质的构建策略,采用极差符合率和变异系数变化率两个参数对构建策略进行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确认核心种质的代表性。研究表明,采用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构建菜用大豆核心种质的最佳遗传距离为欧式距离,最佳取样比例为95%。  相似文献   

5.
尹春  曹睿亮 《今日科苑》2007,(14):99-99
通过对收集到的不同荞麦种质资源的种植,观察记载其生长发育周期并进行产量试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收集的荞麦种质资源都为早、中熟品种。荞麦种质资源的产量也明显不同,以L小区的荞麦种质资源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系统在农业科研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90年代中期国家种质库利用信息系统技术,建成了国家种质资源数据库,2003年利用信息技术,初步建成了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本文概述了数据库在种质资源中的利用和维护.  相似文献   

7.
对西藏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于加强西藏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确保生物种质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选育背景及技术路线 针对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较为狭窄的实际和四川特殊生态对玉米品种多样性和广适性的迫切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热带种质资源,创新性地将温带和热带两种种质的优良特性聚合到自交系及杂交种中,构建独特的育种技术路线——用优良温带种质自交系豫32、  相似文献   

9.
鱼类种质鉴定技术是鉴定鱼类种质的依据,是对鱼类的优良经济性状加以保存、开发和利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初步阐述了鱼类种质鉴定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采集保存生物种质资源已经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手段之一,生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基石。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的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濒危物种的数量逐渐增多,因此生物种质资源保存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文章通过阐述生物种质资源保存相关技术和方法,旨在为生物种质资源保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由于育种材料创新力度不足,我国玉米综合性状优良的骨干亲本材料相当匮乏,玉米种质基础趋同化问题逐年加剧.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番兴明认为,解决种质资源匮乏、遗传基础狭窄等问题,必须从亚热带玉米种质中挖掘优良基因来改良我国玉米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2.
李会萍  谢惠芳  赵馨  黄樑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9):180-183,187
根据广东生物种质资源库及数据资源的建设情况,分析生物种资源数据共建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入开放式访问技术提出一套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共享管理平台的构建方法,为相关科研单位提供开放式访问的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13.
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的品质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49份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的含油量、芥酸、硫代葡萄糖甙和油酸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种子平均含油量44.49%,明显高于周边省份和我国油菜种子平均含油量;削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种子平均硫代葡萄糖甙含量48.95μmol/g,芥酸含量20.75%,油酸含量为10.79%,均低于周边省份种子硫代葡萄糖甙、芥酸和油酸含量;2)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的品质,无论在水平分布上,还是在垂直分布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其中:优异品质的种质资源在水平分布上,主要集中在28-31°N×89-93°E之间;在垂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海拔3550~4000m之间;3)发现了6份含油量50%以上的野生油菜种质资源,5份低硫代葡萄糖甙的种质资源,3份低芥酸材料,1份油酸含量接近50%的高油酸材料,为油菜生产和育种提供了珍贵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4.
正农作物的基因秘密,藏在种子中。一度丢失香味的江永香稻在找到了保存在种质资源库的"祖先"后通过提纯复壮,又恢复了香味。立下功劳的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5月8日在湖南省农科院内举行了揭牌仪式。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和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此次揭牌的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湖南省种质库",近年来经过换址新建和改扩建,  相似文献   

15.
《大众科技》2009,(12):2-2
我国第一座国家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近期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式投入运行。该资源库共收集保存8444种、近7.5万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6.
曾军 《今日科苑》2007,(7):88-89
植物种质资源具有特定的种质或基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植物种质资源保持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持、生态平衡、农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植物育种丰富基因资源的重要保证。利用原生境和非原生境保持方式,挖掘和利用有利基因,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品资所)是非营利性国家科研机构,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热带作物栽培研究所。该所以热区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为基础。建立能整体提升和代表我国基础地位的“国家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中心”,构建热作种质资源信息和实物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8.
新疆有着丰富的农作物品种资源、林果资源、药用植物资源以及野生植物资源,其中不乏新、奇、特的品种和物种资源。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意识,新疆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存在家底不清、体系不完善,投入严重不足、缺少繁殖更新费用和库圃运转费用,缺少配套的政策和标准,环境恶化、一些重要的种质资源继续丢失或灭绝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植物种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和高效利用,已不适应当前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建立新疆植物种质资源信息平台是提高科技能力、完善创新体系、增强竞争能力和促进全社会科技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收集我国17个产区的27份薏苡代表性种质.食味品质分析表明,27份薏苡以糯性为主,24份种质直链淀粉含量小于6%,仅有3份种质为非糯性,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16.43%、15.91%和7.53%;总淀粉含量在58.9%~66.1%之间;糊化温度介于69.7℃~75.1℃.我国薏苡可分为大粒型和小粒型,本实验中大粒型薏苡仁千粒重大于105 g,小粒型的薏苡仁千粒重小于95 g.大粒型的种质糊化温度比小粒种质高,小粒型薏苡的RVA曲线不出现明显崩解值,其峰值粘度往往低于最终粘度,说明小粒型的薏苡在蒸煮过程中不宜糊化.  相似文献   

20.
遗传多样性研究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对植物种质资源的数量和丰富性受到了严重威胁的局势,应用物种遗传多样性研究来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是至关重要的。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利用是农业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