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我国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民办教育的性质、地位、作用.但是后来的实践证明,民办教育并没有如许多人所期待的那样出现大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2.
从1992年四川省出现第一所正规的民办学校以来,中国民办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预计2015年中国民办教育市场将达到6500亿元的规模.2013年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4万多所,占学校总数的三成以上;各类民办教育在校生达400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6%.民办教育发展的实践证明:民办教育在促进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三大功能.一是教育价值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3.
当前,一些民办学校的办学者认为,现在民办学校发展很困难,甚至陷入生存危机.不少民办教育研究者也指出,现在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不好,民办教育事业面临新的挑战.应该说,今天这种局面的出现是转型期中国民办教育的一个正常现象,也说明中国民办教育已进入快速发展后的调整期,处在一个新的拐点上.在这个拐点上,民办学校主要面临三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规范"民办教育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盼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将要实施,我国民办教育也将进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部法制订的根本目的在于依法"规范"民办教育,促进其健康发展.据笔者了解,现阶段民办教育各办学主体为求得自身的生存,他们之间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应当说竞争本身是件好事,然而由于各地针对民办教育所制订的政策不一致和管理上的的不规范,致使出现了一些不正当竞争,由此也出现了难以预料的问题:不少民办学校面临倒闭、不少民办学校已经消亡、一些民办学校虽然还苦苦支撑着,但每况愈下,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笔者认为,应该以"促进法"的实施为契机,加大力度,"规范"民办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敖翔 《安康学院学报》2009,21(5):100-101
自<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我国民办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合理回报在实践中操作困难、管理监督体系不完善、办学自主性不强等问题.通过与日本<私立学校法>的对比分析.以期为完善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确理解和把握《民办教育促进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办教育促进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关于民办教育的法律。立法目的是适应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了民办教育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较好地处理了对民办教育鼓励支持与规范管理的关系,正确解决了民办教育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有着悠久的私人办学历程.自孔子立私校、注"六经",以"文、行、忠、信"教弟子以来,私立学校就成了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公立学校并列而行,共同承担着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当前,民办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满足各种层次教育对象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办学主体与资金来源的特殊性,使民办教育在办学目的、办学形式和办学状况等方面出现了多样化特征.以各种目的和形式所举办的民办教育机构层出不穷,从而引起了教育系统的混乱,滋生了有损受教育者权益的不良现象.为了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促进民办教育的规范化发展,确立民办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后简称《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教育中争论多年的能否营利、投资人回报、产权、办学自主权等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关于民办教育可以取得"合理回报"的规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近日,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浙江省教育厅主办,温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民办教育协会承办的以"推进改革,优化环境,提高质量"为主题的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12年会在温州召开,广大民办教育者、专家、学者、代表共计1000余人汇聚于此,共同探讨民办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她分析了当下民办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了从长远高度审视民办教育的重要性、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加强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张榕明指出,十八大报告提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我国民办教育正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要从促进中国教育长远发展的高度,审视民办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加快推进民办教育改革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民办教育自身建设.建议加快民办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建立全国民办教育改革综合协调机制,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民办教育的引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自觉促进民办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农村公办教育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农村民办教育也逐渐兴起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要提高农村民办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国家应大力支持,并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工作,同时,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民办教育的资金来源关系到民办教育的生存,影响到民办教育的发展.近代江西民办教育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来自省内官僚、商人、士绅等阶层的捐助捐资办学.近代江西民办教育资金的涌入弥补了政府财政的不足,促进了近代江西教育的发展.探究近代江西民办教育资金来源及其影响,对今天民办教育资金的来源,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试论当前我国民办教育的贡献、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教育作为改革开放浪潮推动下出现的新生事物,在最近几年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由此,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为民办教育的进~步发展扫清障碍,实现民办教育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记者:杨厅长,近年来我省民办教育发展很快, 成为教育改革中的新生力量,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杨湘宁:2004年底,我们花了一个半月对全省民办教育进行调研,基本掌握了我省民办教育发展的情况。我们深切感到,当前全省民办教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一是发展的速度快。由于各地重视民办教育的发展,全省现有独立设置民办高校17所,占全省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地方政策主导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主导模式已从中央主导转变为地方主导,这是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在对地方政府积极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动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若干重要的民办教育地方政策创新.可以说,由地方政策推动民办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已经形成并逐步清晰.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中国民办教育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和重要主题及一些热点问题。种种迹象表明2005年中国民办教育转型加速:一是政府推动民办教育发展的新的高潮正在形成,另一个是市场竞争环境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民办教育投资回报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不少民间资本再度燃起了投资民办教育的热情.然而,中国民办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回报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正面的解释与解决,民办教育的发展还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民办教育投资者该不该取得回报、如何取得回报等一系列问题,必须予以重视,民办教育才能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办教育在很短的历史时期集聚了全社会相当多的教育资源,实现了我国教育的超常规发展。但是.民办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民办教育出现的办学“结余”,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17.
《民办教育促进法》(下称《促进法》)的制定和实施本应极大地促进我国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尤其该法对如何促进和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给予民办教育投资者的合理回报、保护民办教育的权利等作了较好的规定,由此应该掀起民办教育发展的新高潮。但最近中国民办教育的巨无霸——南洋教育集团旗下的十所学校顷刻间倒闭无疑给中国的民办教育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问题的出现凸显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国家界定民办教育性质时承认了投资者的合理回报,但对民办教育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对民办教育的办学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深入及时地探讨了当前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战略,认为民办教育现在已经进入了转型期,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要协调发展,民办教育正步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并已进入竞争求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也需要国家给予相应的民办教育的发展环境.文中提出了民办教育发展中要注重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学习云南民办教育发展经验,由笔者带队,省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学军等一行13人,于7月26日至8月1日赴云南省进行民办教育考察.在考察过程中,考察组与云南省人大、省教育厅、省民办教育协会有关领导进行了座谈和交流,相互介绍了民办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共同探讨了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民办教育规范体系中的“法律规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民办教育立法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鉴于我国民办教育重新崛起为时不久,关于民办教育立法时机是否成熟问题,意见不甚一致。一种意见是,民办教育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不少问题,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规范;另一种意见是,民办教育重新起步不久,情况相当复杂,成熟的经验有限,还将会有预料不到的情况出现,过早规定死了,可能束缚手脚,不利于开拓民办教育的空间。这两种理由都无可否认,而这两种意见倒不是不可以协调,关键在于对民办教育之“法”如何理解,所立的“法律规范”对民办教育办学行为与民办教育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