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矶戏黑鲷     
孤礁鲷民  刘琦 《垂钓》2012,(4):52-54
在威海,喜欢矶钓的钓友,在憋了一个冬天之后,基本在清明前后就会耐不住寂寞,提枪上阵。因为在威海地区有“谷雨前后,百鱼靠岸”、“过了谷雨打杂鱼”之说。春天来了,威海矶钓客们的钓季也随之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2.
旁皮鱼 《垂钓》2013,(9):30-31
近些年,随着钓鱼运动的蓬勃发展,竿钓鱼塘也逐渐多了起来。开张初,由于鱼的密度高,人气很旺,门庭若市,往往天不亮,钓位就被抢光了:可等风头一过,鱼的密度降低了,去钓的人也就少了。老板见钓客少了,就会把价格降下来。  相似文献   

3.
溪钓     
山间绿水映桃红。树下长荫待鱼踪。同是溪边垂钓客,不做当年姜太公。溪钓@张爱国!河北承德  相似文献   

4.
雷斌 《垂钓》2008,8(12):63-63
今年我在论坛上屡次看到钓友在良庄山阳水库钓到大物,看着钓友们描述的上鱼情景,我是心痒难耐,一直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去试试。10月8日,机会终于来了!钓友泰山钓客电话相约共钓山阳,我赶快收拾家伙,牛饮后就杀奔水库。  相似文献   

5.
跑鱼的反思     
魏智 《钓鱼》2007,(3S):66-66
钓客跑鱼是常见的现象,可一次海钓跑鱼的经历却让我回味至今。 五月的一个周末,我忙碌在海中间的鱼排上,五把海竿清一色的7号主线、5号子线,挂就拇指粗的大沙虾抛入海中。  相似文献   

6.
金兰鱼,大慨很少人听说过或者钓到过。此鱼是深海高级鱼,长得全身通红,与长尾鸟酷似,却没有长尾鸟丝状尾鳍。一般金兰鱼平均每尾重5-12千克,市价很高,是台湾东部船钓客梦寐追求的大鱼。远在太平洋东南端的兰屿南方海域,有一座隐藏在水深160米以下的小型濑区,是台东极少部分船钓客的神秘钓场,钓友们称它为“十里濑”。这里盛产红鸡、黄翅,深水场则有长尾鸟、金兰及深海朱。4月20日钓友黄启勇和钓友们起了个大早,凌晨5时即从开元港出航,船行不到1小时,迎着曙光抵达十里濑海域。一部3人都是一流的船钓手,船抵目的地后,只听船长…  相似文献   

7.
扬帆 《垂钓》2009,(10):8-9
对中国内地的钓客而言,虽然大家对鱼的关心胜过其他,但若在钓的间隙里抽时间看看异国的风土人情,多用眼睛去欣赏美景,也会收获另一种美好的心情。  相似文献   

8.
姚明基 《钓鱼》2013,(3):64-65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这首《江雪》,其独特的意境,把环境及人的行为描述得惟妙惟肖:当中,还有另一种感觉,如果不是钓鱼爱好者的话,也许领悟不到其中钓鱼者所追求的“手中无鱼,心中有鱼”“只在乎过程,不在乎结果”的境界;诗人仅用了二十个字,就勾画了一幅让人向往的静谧画面,引领了无数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潮流;不少钓客还竞相把“独钓寒江雪”挂嘴边,以作为追求的目标,在当了“空军”时聊以自慰。  相似文献   

9.
磨盘山岛     
辽西多钓客, 爱上磨盘山。 风卷草成浪, 潮推贝做滩。 流急妒鱼大, 礁暗黑纲憨。 月起涛声静, 欢火笑声欢。磨盘山岛@姜福新!辽宁兴城~~  相似文献   

10.
于自立 《垂钓》2020,(2):34-37
那天,我沿着淡水老街的河边往出海口走,一路上钓鱼的人真不少,大概都是取其钓点方便舒适吧。大约走了十几分钟就离开了老街,钓客就少了许多。在离淡水古迹陈列馆不远处,我竟发现一位白发苍苍年过七旬的老钓客,正在低头处理一架无人机。天才鱼痴梦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几位年逾不惑的青岛钓友时常如此感叹。每当鱼竿一动不动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做上白日梦:等我们手脚不灵活时,还能上山下海去崂山钓鱼吗?能不能在居高临下的步行道上,桌椅一摆、老人茶一泡、鱼竿一抛,鱼照钓,茶照喝呢?钓瘾最重的老徐是第一个改玩船钓的"逃兵",剩下我们这些"老弱残兵",不是因为晕船,就是不屑于船钓的胜之不武,对岸钓依然痴心不改,从一而终。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受天气变化的影响,鱼情复杂多变,就算到了秋天钓鱼的黄金季节,鱼也不好钓。就是我们这些常年征战水库湖泊、经验相当丰富的"老钓徒",也常常找不着北,有时,还真不知道这鱼该怎么钓。经过几年的垂钓摸索,笔者认为,现在中晚秋的天气变化大,水情变化也大,导致鱼很不好钓。原来"一根钓竿一根线一包蚯蚓钓一天"的方法已经不能应对当前的鱼情变化了。在钓具装备上,一定要做到齐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否则,是很难获得丰收的。  相似文献   

12.
再说KO     
王世国 《垂钓》2004,(9):36-39
据说有人钓鱼经常被吃到手把?据说有人总是在出现假鱼讯、看不见浮标的情况下中鱼?据说有人在其他钓客的浮标完全没动静时,还能靠浮球摇不摇来判别咬讯?这些讲法到底是事实还是胡说?  相似文献   

13.
1990年初,我应军事科学院之邀,到香山脚下参与一部书的编审工作。一次晚饭后散步,见一池塘边有人钓鱼,遂萌发了试一试的念头。这一试便一发而不可收,由学徒至钓徒,由鱼迷至鱼痴,甚至有人说我“得了‘钓鱼癌’,没治了。”有次在碧海钓具公司见到  相似文献   

14.
柳岸 《中国钓鱼》2021,(4):84-85
春阳高照,春风送暖,春花烂漫,春水怡人。凤亭湖的春天更加旖旎诱人,吸引着八方钓客。桂南明珠凤亭湖位于南宁、钦州、防城港三市交界处。凤亭湖以广阔、幽静、美丽、富饶而闻名天下。300平方千米的浩渺水域,鱼类资源非常丰富:银鲫、花鲤、红尾、白鱼、鲇、黑、鲢鳙等多达60个品种。其中的“三花”鱼:季花、鳌花、鳊花为其特产,备受垂钓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5.
南海钓客  猫王图 《垂钓》2010,(12):18-21
南海钓客是北方人,八年前来到三亚,看到这里的蓝天碧水,便停留下来。这些年,他每天清晨出海钓鱼,晚上回来加工自己的鱼获,这样的日子周而复始,他自得其乐。谈到三亚的常钓鱼种,他有种三亚钓鱼人”特有的优越感:三亚的鱼实在太多了,有1000余种,这里介绍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16.
一条小船,几个钓客,数支渔竿,在蔚蓝色雾霭弥漫中,水天一际的远方飘来几缕白云,三两海鸥盘旋身边,轻轻地抽出钓竿,让心情在钓丝上跑马,尽情地释放自己,这就是置身于躁动尘世之外的船钓……船钓做为海钓的一种方式,其钓法各异,钓具的配备与钓组的匹配也不尽相同。船钓,因其所钓海鱼的品种不同,其钓具配备、钓组的匹配也必然存在着差异。对此,笔者就船钓钓法以所钓对象鱼为例,具体地阐述一下钓具、钓组的使用匹配及“实战”技法。六线鱼称之六为线黄鱼鱼。,黄六海线、鱼渤属海沿沿岸海钓底层友食用一鱼类,喜欢栖息于岩礁、石滩地带及海草、障…  相似文献   

17.
唐黎标 《钓鱼》2008,(4):35-35
在北方,要是你从未经历过冰钓便不算一个真正的钓客,冬天到了,大多数淡水鱼早巳一群一群地窝在水底,平静进入冬眠。可作为一个钓客,实在没法把自己封闭在屋子里,也像鱼儿那样平静地等待新春的到来。于是乎,刚传来消息说要去冰钓,一夜之间就传遍四邻八院,引得我们一干钓迷连夜绑虫拴线,整标理线,忙得不亦乐平。  相似文献   

18.
宋存颖 《垂钓》2008,8(11):17-18
在钓鱼的群体中,有这样一些逍遥散淡的钓客,他们不辞劳苦,不远万里,千回百转地寻找一片碧水蓝天,然后在水边安营扎寨,驻钓数曰,却并不为钓到多少鱼,只为聆听时光穿过空气的声音,聆听大地,聆听风、草、阳光、雨露,聆听原本诗意的生活。于是,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在水边变成幸福的歌唱。这是一群特别的都市人,他们的灵魂穿着草鞋,以钓鱼的方式寻找自己来时的路。  相似文献   

19.
农兵 《垂钓》2012,(5):18-19
罗非鱼。一种中小型杂食性鱼类,原产于非洲。属慈鲷科热带鱼类,和鲈鱼相似。罗非鱼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既能生活在淡水中。也能生活在咸水中。在湖、河、池塘的浅水,甚至水稻团,都能觅到它的身影 黄颡鱼,鲇形目。鲢科,黄颡鱼属,又名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等。它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各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黄颡鱼为杂食性鱼类,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每年4月~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这两种鱼吃食凶猛。就饵的浮标信号绝不拖泥带水,且肉厚刺少味美。是淡水鱼的珍贵品种,因此颇受南方钓客的喜爱。  相似文献   

20.
闲看垂钓     
顾桦 《钓鱼》2012,(20):1
蛰居江畔,时见三两钓客,端坐岸畔,甩竿抛饵,样姿洒脱,细看那钓者,却神情专注,不急不躁,俨然雅士一个。闲坐逸溪上,临江而钓,历来是雅趣之事。若钓倒映入水的晚霞是雅事,或者,在粼粼的波纹中钓上一尾鱼,便是乐事了!我不谙钓事,但每日工作之余,总爱观钓。落日余辉,水光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