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阿郎.走走和简单,是我们这个城市中的双面人。平时.他们出入高档办公楼.名片上写着职场白领的身份,私下里.他们奋笔疾书,写着这样或那样的文字。与网络写手不同.他们还将文字结集成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作为职场的另一种收获。[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他们 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相似文献   

3.
农村学生的心理困惑主要表现在:一、对国家现行不分配政策的困惑农村不比城市,城市竞争激烈,学生没有文化,今后就面临失业,迫使很多家长拚死供子女读书。农村不同,农民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农村学生也因袭了他们的很多思想.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不用担心当不成农民。何况国家采取的现行政策是考取大学、中专不包分配、自谋生路,这对祖辈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学生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他们感到前程无望,读书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进取心、求知欲。因为他们既无后门可寻,又无关系可拉,各单位的门,都对这些农家子弟关闭着,他们只能在门外…  相似文献   

4.
“城市留守儿童”是指城市中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统计约85.3%的城市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人格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等,这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和成长。本文对这一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以期使这一城市弱势群体得到更多关注和温暖,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育改变命运。统计显示,中国现有流动人口约1.2亿,其中多为农民工,他们的学龄子女高达700万人。外来民工是城市的建设者,他们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理应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6.
经典例文 小巷 贾平凹 这是一条窄窄的小巷。 原住着一群瞎子。他们没有汽车.也没有自行车。这个城市越来越现代化.他们的交通工具依旧是一根竹棍。  相似文献   

7.
胡敏 《中学教学参考》2010,(23):101-101
一、学生的个性差异1.家庭状况的差异我校学生众多,一部分学生来自城市,一部分来自市郊的乡镇甚至农村。来自乡镇和农村的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家里几乎没有计算机,即使在上小学时有接触过计算机,但由于一般学校的硬件设备都不足,常常是几个学生共用一台机器,因此他们很多只是懂得一些最简单的操作。而来自城市的一部分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从小家里就配有电脑,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相对要高些。  相似文献   

8.
肖仁萍 《江西教育》2004,(15):80-80
生活在农村的小学生,他们接触到的是有别于城市孩子的另一片广阔天地,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却同时有着自己的特性——乡土性。农村教师要是能抓住这一特色,同样能在作文教学中走出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9.
25元钱够吗     
1.小昆在城市小学读书,小泽在农村小学读书。虽然他们俩不在同~个城市,但他们是“手拉手”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学好英语显得越来越重要。初一的学生开始都怀着好奇心.希望学好英语.但时间一长.他们的好奇心就慢慢地消失了。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了三、四年英语的城市学生.英语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刚从小学上来.不会马上摆脱小学六年学习习惯的影响。他们独特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流入城市.他们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一支重要力量。这些外来工的子女入学问题一直是困扰当地政府以及打工者的一大社会问题.笔者因工作关系前些日子走访了一些供打工者子女入学的民办简易小学,觉得加强对这些学校的规范管理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12.
张卫中认为,城市中的外来者成为最有城市意识的作家。他们以非城市经历想象城市,丰富着城市文学的创作。曾庆江论述了新时期城市诗的演变。傅建安认为.当代女性城市文学的孤独和内倾、放纵与颓糜传达了当代城市文化的基本特征。尹岳斌则认为,法国城市文学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严莉 《黑河教育》2012,(12):81-81
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适龄儿童随着父母来到陌生的城市,并随着父母打工的步伐.在不同的学校之间流动,我们把他们叫做“流动学生”。“流动学生”离开熟悉的故乡.来到陌生的环境。一时难以适应。他们远离了儿时的伙伴.内心有苦闷无人倾诉。  相似文献   

14.
城市农民工是当前转型时期的社会弱势群体之一,不仅要保障他们的物质权益,更应该注重他们的精神生活,特别要关注他们的体育锻炼活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城市农民工体育锻炼现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阐明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用系统的理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廖志刚 《学苑教育》2012,(24):95-95
据统计,城市中农民工的比重已占城市总人口的40%,他们的出现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当他们在城市穿梭忙碌为城市添砖加瓦的时候,他们的孩子则只能在家中跟随老弱的长辈沦为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6.
严纯长 《农村教育》2004,(12):40-40
在教育板块中家庭教育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可以说,没有强有力的家庭教育作保障和补充.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学校教育,我们看到,在许多城市里,具有一定经济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家长,在对孩于的教育方面.在学校教育之外又做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补充.他们密切配合教师的工作.对学生的课外学习进行监督和辅导,他们尽其所能为孩子作“智力投资”等等,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他们的子女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城市学校中的一员。起初他们在就读、交费等方面要被动的接收许多不平等的待遇,近几年取消借读费,既降低了他们在城市就读的门槛,又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但这些农家子弟的内心仍有严重的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进城务32人员的增多,他们的子女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城市学校中的一员。起初他们在就读、交费等方面被动地接受许多不平等的待遇,近几年取消借读费,既降低了他们在城市就读的门槛,又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但这些农家子弟的内心仍有严重的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19.
谭西 《师道》2005,(5):8-9
每一个走出乡村走进城市的孩子,都难以忘记,共和国最贫瘠的土壤上,生存着一群不为人关注的乡村教师但正是他们.点亮了乡村孩子的今天和未来……  相似文献   

20.
陈蔚 《语文知识》2011,(4):23-25
农民工是近年来底层写作中重点塑造的对象,虽然他们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他们很难融入城市,被迫处于城市的边缘地位。一方面,他们对城市生活有着向往;另一方面,他们漂泊在精神的孤岛上。范小青短篇小说中的农民工形象具有独特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