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法审查因是以宪法为衡量其他法律、法规是否违宪的标准,所以又叫违宪审查。它最典型的当属美国,也是其最早形成的。美国司法审查开历史先河,对世界法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从高级法到宪法至上的发展历程说明了其发展的不易。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宪法实施,必须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对法律进行合宪性审查是树立宪法权威的应有之义,关于中国特色违宪审查模式的建构一直争论,故有必要理性的思考违宪审查模式。  相似文献   

3.
齐玉苓案从形式上揭开了宪法“司法化”的序幕。最高人民法院选择该案作为“突破口”使宪法“司法化”是中国现行体制下的一种明智的选择,但其后果却可能削弱宪法制约国家权力的核心功能,冲淡基本权利的公法性。以司法解释将受教育权扩充到民事权利中也可以解决该案的纠纷。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和法律传统之下,通过立法活动,设立全国人大之下的专门委员会,建立专门机关违宪审查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我国的宪法诉讼制度是较为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法治已成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法治的灵魂是依宪治国,而宪法监督则是依宪治国的关键.我国现行宪法监督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尤其是没有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违宪审查较为薄弱.所以,加强宪法监督,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奎 《科教文汇》2007,(9X):161-162
法治已成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法治的灵魂是依宪治国,而宪法监督则是依宪治国的关键。我国现行宪法监督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尤其是没有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违宪审查较为薄弱。所以,加强宪法监督,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司法审查是事后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行政权的一种法律制度。它以行政相对人起诉为前提,以行政行为成立为条件,通过司法审查权来确认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作为行政行为成立条件之一的行政解释,尤其是其表现形式之一的“说明理由”是司法审查的具体对象与内容之一,行政解释或“说明理由”是否合法、正当同样会决定行政行为的效力。  相似文献   

7.
吴常青 《情报杂志》2022,(10):38-44
[研究目的]事前司法审查是加拿大大规模情报监控监督制约的重要方式。探研该制度,对于归纳总结大规模情报监控事前司法审查的一般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通过历史分析、规范分析方法可知,加拿大大规模情报监控事前司法审查制度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其发展是围绕着如何防止政府情报监控权对《加拿大自由与权利宪章》第8条隐私权不正当干预而展开的。该制度包括事前司法审查大规模情报监控的类别、事前司法审查的主体、事前司法审查的程序等基本内容。[研究结论]囿于情报与司法工作运作规律的冲突,使得加拿大大规模情报监控事前司法审查制度在情报部门对法院坦诚义务、情报部门采取侵犯宪章所保障的权利或自由的措施事前司法授权以及情报专员的中立性等问题上仍存在不小的争议,司法权对大规模情报监控权的制衡仍需再调适、再平衡。  相似文献   

8.
司法审查介入高等学校管理是整个社会法制化进程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司法审查介入学校管理的必然性,论述了司法审查介入学校管理对规范学校管理权力实施,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推进学校管理法制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由于刑事侦查组织体系和模式的缺陷,使刑事侦查阶段面临着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侵犯人权的危险。出于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诉讼目的,欧盟国家普遍建立司法审查制度。建立我国刑侦阶段司法审查制度将是加强司法救济与国际刑事法治接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陈艳 《科教文汇》2008,(21):186-186
从世界上任何一个实施宪政的国家来看,完善的违宪审查制度是宪政国家的重要内容和体现。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的提高,出现的大量的违宪案件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以此来限制国家的权力、保护公民的权利。特别是我国要建设成法治国家,应当建立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违宪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1.
王活涛  刘平 《科研管理》2000,21(1):73-80
以“协调”为底蕴的知识产权制度的运行必然涉及对专利纠纷的行政调处进行司法审查进行协调,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司法制度和当前司法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行政调处与司法审查关系的重塑与健全,以期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与行政协调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专利行政审查和司法审理是发明寻求专利保护的前后两个阶段,由于这两个阶段各司其职,其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内容上也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同一项功能性限定的权利要求在行政审查阶段和司法审理阶段所确定的范围有所不同。本文从实际案例出发,以功能性限定的权利要求为切入点,以司法审判案例为桥梁,分析司法审理和专利行政审查中的差异,探寻功能性限定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解释标准执行一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专利行政诉讼案件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其一定法院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有关专利申请的审查决定和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有关复审和无效审查决定的司法审查案件;其二是法院对各地方知识产权局关于专利/专利申请权属纠纷和专利侵权纠纷调处决定的司法审查案件。本文旨在对前者有关专利性司法审查的专利行政诉讼作一疏理:通过回顾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4.
宪法监督是指为保证宪法实施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措施和制度.我国现行宪法监督制度是由最高权力机关行使违宪立法审查权的社会主义型.此种宪法监督模式虽然具有权威性、准确性等优点,但也存在不完善之处.因此,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十分必要.本文将在简略介绍我国现行宪法监督制度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5.
张美芳 《大众科技》2006,(6):169-170
究政就是依宪法而政治,它以宪法为前提,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权.宪法司法化是法的司法适用,是对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进行切实保护的有效手段、途径,它在我国的实现是必要的,同时存在不少的困境,但宪法司法化的最终实现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徐俊  戚昌文 《科研管理》1998,19(6):60-65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有关知识产权确权的规定,参考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国内司法实践,指出了对知识产权确权行政终局决定进行司法审查的必要性,最后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之下,就实用新型专利司法确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对行政裁量的瑕疵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分类判断,绝不仅仅只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一法律现象、法律行为,而且还是为了对其进行更有效的规制,使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得到社会最普遍的认可,发挥最大的效用.因此考察分析国内外学者对行政裁量瑕疵的分类与定性,对修订我国司法审查的标准,尤其是正在进行中的《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违反宪法的法律、行政法规没有法律效力。然而,目前有关的违宪审查机制尚不够完备,需要在国家法治建设进程中逐步完善。在各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中,一些典型的事件对於奠定法治基础作用甚大。比如,十九世纪"Marbury vs Madison案件"开创了司法审查的先例,对美国的法治建设作用甚巨。2003年由"孙志刚事件"引发的三博士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导致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也将被记入中国依法治国的历史之中。笔者认为,探讨国家知识产权局第80号公告(以下简称"80号公告")中涉及专利权期限的效力问题,不仅仅是《专利法》范围的问题。同时对整个法律制度也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希望通过对80号公告效力的探讨,使专利权期限的问题得以澄清;同时,笔者更加希望,通过解决80号公告的合法性问题,促进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19.
宪法适用包括两个层面:宪法诉讼中的宪法适用、合宪性审查中的宪法适用.我国并没有建立起宪法诉讼制度,宪法还不能进入诉讼,初步建立起来的合宪性审查制度并没有得到实施.究其原因,我国的宪法适用存在制度和现实实施上的困境.基于我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现状,我们应采取稳健的方式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宪法适用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TRIPS协议“有关获得和维持知识产梳的程序等作出的终局行政决定,均应接受司法或者司法当局的审查”的要求,我国2001年修改《商标法》正式确立商标授予权确权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