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年来,初中物理中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老师们都演示了复杯实验:取一个盛满水的杯子,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开手以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但是实验时发现,用大半杯水、甚至水再少一些也能做成功:在一只杯口很平滑的玻璃杯中放上半杯水,盖上软硬适中的硬纸片后倒置过来,杯内的水和纸片仍能保持平衡,并不落地.出现的这一现象似乎跟上述的复杯实验的道理一样,当属一个细节罢了,但若深入地分析一下之后就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2.
覆杯实验是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经典实验,操作方法为:取一个杯子,将杯中装满水,再用一张不渗水的纸片盖住杯口,用手按住纸片将杯子缓缓倒置后,松开按住纸片的手,由于大气压强的存在,薄薄的纸片将托起整杯的水。很多文献[1-9]专门对覆杯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等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观点。文献  相似文献   

3.
覆杯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气压强作用的假设 历来的教材中,覆杯实验在物理教学中都被用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取一个玻璃杯,往杯子里面灌满水,再取一张比杯口略大些的不渗水的硬纸片(或塑料片、玻璃片)盖于杯口,用手按住硬纸片,将玻璃杯缓慢倒置后,放开按住硬纸片的手,水竟然不落下来。是什么力量把硬纸片和水托住了呢?仅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吗?如果仅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那么硬纸片上最多可以挂多重的物体呢?  相似文献   

4.
许多年来,初中物理中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老师们都演示了复杯实验:取一个盛满水的杯子,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开手以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但是实验时发现,用大半杯水、甚至水再少一些也能做成功:在一只杯口很平滑的玻璃杯中放上半杯水,  相似文献   

5.
百花园     
百花园物理绪论课上的一组实验在物理绪论课上设计一组生动有趣、简单易行的实验,可给学生打开一扇物理世界的窗口,使他们产生急于要学习物理这门学科的愿望,激发学习兴趣。实验一,取一个盛满水的杯子,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着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开手后,杯内的水...  相似文献   

6.
自制物理实验教具拾萃自制大气压强演示仪韦家帅大气压强存在演示实验,按照传统的方法拿来一个盛满水的杯子,用一块厚纸片把杯盖严,然后用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再把手松开,而厚纸并不掉下来从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但是,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常有学生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7.
一个大气压小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很多 .其中的覆杯实验取材方便 ,操作简单 ,如图 1所示 .但学生往往认为纸片是被水沾住的 .所以对该实验可作如下改进 :图 1         图 2  取一空矿泉水瓶截取瓶口部分约三分之一 ,把截口磨平 ,并在瓶盖上钻一直径约 1毫米的小孔 .实验时 ,用拇指和中指拿住瓶子 ,食指按住盖上的小孔 ,截口向上 ,并装满水 ,盖上硬纸片 ,用另一只手压住纸片并把瓶子倒转过来 ,松开压纸片的手后 ,纸片不会掉下 ,如图 2所示 .如松开压住小孔的食指 ,则纸片和水都会掉下来 .该实验充分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彻底打消了学生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1 关于覆杯实验的讨论 覆杯实验是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用以验证大气压存在的一个重要的传统实验,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取一个玻璃杯,往杯中灌满水,再取一张比杯口略大些的不渗水的硬纸片(或塑料片)盖于杯口,用手按住硬纸片将玻璃杯缓慢倒置后,放开按住硬纸片的手,水将不会落下来.对于该实验现象的成因,书中简单地解释为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最近一些老师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很熟悉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覆杯实验”.在杯中倒满水,上面盖上纸片,按住纸片,将杯倒转过来,放开手后纸片不会脱落,水也不会洒出来.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纸片受到水向下的压强所产生的压力远远小于大气压强对纸片的向上的压力,所以水就被大气压托住了.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第一册“大气的压强”一节,安排了“水杯盛满水用纸片将杯日盖严倒置水不流出”的演示实验,用以说明大气压强产生托力,托住纸片使水不流出。此实验可就地取材又富有兴味。但往往因纸片封盖不严,而致杯内进入空气,使水倾杯而出。为了做好这实验,我将此实验装置在杯口、杯底做了一点改进(见图1—5),现介绍如下: 推车内胎,8—10厘米即可,找一个杯口直径比所选车胎直径稍大的杯子(如玻璃杯塑料杯或瓶类均可)。将内胎直径张大,如  相似文献   

11.
覆杯实验是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用以验证大气压存在的一个重要的传统实验,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取一个玻璃杯,往杯中灌满水,再取一张比杯口略大些的不渗水的硬纸片(或塑料片)盖于杯口,用手按住硬纸片将玻璃杯缓慢倒置后,放开按住硬纸片的手,水将不会落下来。对于该实验现象的成因,书中简单地解释为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最近一些老师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1"覆杯实验"的改进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162页图11-3介绍了"覆杯实验":把装满水的杯子盖上硬纸片倒置,纸片不会掉,水不会洒.演示实验时,教师必须注意杯中的水要装满,纸片要硬,操作要缓慢等,尽管如此,实验的成功率往往不高.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装罟讲行了改讲.  相似文献   

13.
实验教学与仪器-2002-06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P162(人教版)中有一个简易的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小实验(如图1所示)。但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对该实验提出质疑,认为纸片没有掉下来是因为纸片被水粘住了。为此,本人对该实验作如下改进:a.在一只硬质塑料茶杯底钻一个直径为1~2mm的小孔;b.用右手握住茶杯(食指按住小孔),在杯中装满水;c.用光滑的硬纸片盖住杯口,再用左手压住硬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松开左手,发现硬纸片不会掉下来(如图2所示);d.若松开压住小孔的食指,硬纸片和水都会掉下来。经过改进…  相似文献   

14.
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在“大气压强”一节中,用传统的覆杯实验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如图1所示。但笔者在教学中却发现,有许多学生认为纸片是被水沾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题三.包围地球的又叫大气层;我们就生活在.海洋的底层.2.空气由于受到.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3.、叫做大气压强,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4离地面越高的地方,上面的大气越,大气压强越5.小华同学做了下面的实验,他在杯中装满水(图l-l),再盖上纸片(图l-2),然后将杯倒置过来(图l-3),结果水和硬纸片(选填“掉下”或“没掉下”),这是由于杯子里的水和硬纸片受到外界向上的的作用.占.且个标准大气压强跟.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大约跟.米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相…  相似文献   

16.
1皮碗实验皮碗2个、玻璃1块,把两个皮碗对压在一起,排出内部气体并往外拉,感觉费力,说明有大气压存在。另外,把两个皮碗压在玻璃上并往上提,可把玻璃提起。2纸片托水在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轻轻倒置或斜置,纸片均不脱落,说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瓶吸水球在小气球中装适量的水扎住口,其直径比瓶口略大。用纸条或绵团蘸少许酒精,点燃后放入瓶中,稍许,把水球盖在瓶口,发现球被吸入瓶中。4大管吃小管取大、小两只试管,小试管应能放入大试管中。在大试管中装满水,把小试管正放入大试管中一部分,使两试管倒置,会发现随着大试管中…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162页图11-3介绍了“覆杯实验”:把装满水的杯子盖上硬纸片倒置,纸片不会掉,水不会洒。演示实验时,教师必须注意杯中的水要装满,纸片要硬,操作要缓慢等,尽管如此,实验的成功率往往不高。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8.
初中物理教科书里"大气的压强"的课文中一直沿用"将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水和硬纸片也不会掉下来"的小实验来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课文中还同时安排了另外两个小实验).由于该实验取材方便、效果明显,在课堂演示中往往被教师选中.但值得提出的是,学生对实验的结果常常提出质疑:认为硬纸片不会掉下来,不是大气压的作用,而是被杯子"吸"住的.于是教师不得不再作解释,说:如果用手向下轻敲纸片(边说边做),水和纸片立即会掉下来.杯中的水重不是比轻敲纸片的力要大得多吗?开始水为什么没有将纸片压掉呢?可见是大气压将纸片向上托住的.这时仍有学生辩白:轻敲纸片时,纸片与杯口密合不好,杯子"吸"不住硬纸片了.可见学生依然没能走出"是纸片被杯子吸住"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覆杯实验通过硬纸片托住倒置的杯中的水,来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它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常见的演示实验之一.图1是2012年人教版8年级下册物理教科书中的实验图片,在图片配文中提出问题:"什么力使悬空塑料管里的水不会流出来?"教科书中讲述到,如果把悬空倒置的塑料管的上端跟大气相通,使水上、下大气压强相等,水就不能留在管中.这就是物理教师们经常用来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因为实验器材取用方便,操作容易,而且效果明显,所以此实验成为初中物理课堂上一个传统而重要的实验项目.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五章第十节“大气的压强”,教材安排了一个演示实验,证明大气存在压强,此实验演示后,有部分学生会产生错误的认识,他们说:“很轻的硬纸片是水将其粘在杯口上的”。针对此问题,近年来的教学中,我在完成教材安排的演示实验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演示实验,使学生加深了对大气存在压强的认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现将此实验介绍如下: 一、教具制作 1、取一根长约12厘米的木材,制成象手电筒形状术柄,如图1所示的,A端直径在2.5厘米左右,B端直径在3.5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