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12年全国高考安徽理综卷第17题就是对去年安徽理综试题第14题的变形形式,是对去年高考题的一个延伸和拓展,下面对这两个题目作分析,总结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例1(2011年全国高考安徽理综第14题)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  相似文献   

2.
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历来是高考对能力考核的重要方面,而几何关系的应用是诸多数学工具中最基础、最广泛、最直接的应用,可以说每届试题都会考查到.下面对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卷第20题作一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几何关系的正确处理亦成为解题的关键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热学试题在高考题目中相对简单,涉及12个考点,全为Ⅰ级要求。现将2006年高考部分试题中的热学题进行分析。1.(全国Ⅰ.理综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4.
徐金明 《中学理科》2003,(10):41-41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烟硝云散 ,但考题留给人们的思索还在进行中 ,综观今年两套理综卷和三套化学卷 ;守恒法又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下面以第一卷中的试题简要说明之 .一、电荷守恒1 (2 0 0 3·全国·第 4题 )浓度为 0 .50mol·L - 1的某金属阳离子Mn + 的溶液 1 0 .0 0mL ,恰好与 0 .40mol·L- 1 的NaOH溶液 1 2 .50mL完全反应 ,生成沉淀 ,则n等于A 1  B 2  C 3  D 4解析 :由电荷守恒有∑ (Mn + ) =∑ (OH- ) ,即 0 .50mol·L- 1 × 1 0 .0 0mL×n =0 .40mol·L- 1 ×1 2 .50mL× 1亦即 n =1 ,故选A .2 [2 0 0 3·理综·…  相似文献   

5.
陈育成 《物理教师》2005,26(4):9-51
实验题作为考查实验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 ,在物理高考试题中一直占有相当比重 ,而电学实验题又是重中之重 .笔者对 2 0 0 4年高考的各套试题中的电学实验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比较和研究 ,就 2 0 0 4年电学实验题的试题特点、命题思路及 2 0 0 5年电学实验复习策略提出笔者的看法 .表 1  2 0 0 4年各高考卷中电学实验题基本情况试卷及题号内  容知识点能  力全国理综卷(Ⅰ ) 2 2 .(2 ) 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①端电压、电动势概念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①电学基础知识的应用②实验步骤设计全国理综卷(Ⅱ ) 2 2 .(2 )将电压表改装成电流…  相似文献   

6.
2004年全国高考物理卷和理综卷中的“热学”试题,笔者一共搜集到十几道,试题的总体难度不大,这与考试大纲中删去了气体实验三定律有关.各地的试题以选择题为主,突出理解能力的考查,只有上海物理卷中出现一道开放性实验题和一道计算题(这与一纲多本的教  相似文献   

7.
2005全国高考理综第22题均为物理实验题,分析理综全国卷I、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中的物理实验题,均突出考查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迁移创新能力。在这三份试卷中均涉及电表处理的相关问题,下面结合三份全国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如何正确处理电表的相关问题。1全国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所考查的知识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浙江卷)、全国卷Ⅱ(广西卷)、全国卷Ⅲ(陕西卷)的物理实验题均为第22题,且均为两个小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列表如下:试题考查的内容分值涉…  相似文献   

8.
以2013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第31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造成试题难度过高的原因,讨论正确的解题思路,总结出基因等位性的检测方法,并对试题中存在的信息不足缺陷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9.
周胜群 《物理教师》2007,28(10):60-61
高考试题要求立意鲜明、情境新颖、设问巧妙,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有不少试题是命题者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对已有的试题进行改造与重组,从而转化为新情境下的考查内容,以区分和鉴别不同考生的能力水平.近年来的高考命题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第25题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命题范例.该题的测试目标是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作图能力.笔者通过比较研究,认为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第25题是根据2005年江苏高考物理第17题推陈出新的一道好题.下面将这两道题对比分析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 0 4年是全国范围文综高考实施的第四年。2 0 0 4年高考全国文综试题和往年相比 ,在试卷结构、学科比例、答案设计、试题难度等方面既保持了相对稳定 ,又有所创新和变革。了解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思路 ,探析高考文综试题的命题规律 ,对 2 0 0 5年高考备考无疑大有裨益。一、2 0 0 4年高考全国文综试题的特点(一 )试卷结构更优化多年的高考实践证明 ,试卷结构是考试目标能否实现的基础性条件。 2 0 0 4年高考全国文综试题依据《考试说明》的要求 ,在保持第Ⅰ卷相对稳定的基础上 ,对第Ⅱ卷进行了适当调整。题量和赋分与 2 0 0 3年高考…  相似文献   

11.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在化学推断题分析中,方法运用得是否合理更是影响解题结果及效率·选用正确的方法,则可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则易误入歧途,造成难解或导致错解·下面以2005年高考试题为例分析说明之·一、逆推法:指根据题设,从结果或结论沿某转化关系或线索进行分析、推求已知物质或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条件等,实现解题的方法·【例1】(全国理综Ⅰ)已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G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1)D的化学式(分子式)是,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2)A和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3)E和F反应生成D…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物教学》2017,(22):65-66
由2016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32题,分析其命题特点,阐述解题思路,并给出一定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明哲 《物理教学》2022,(4):70-72+76
2021年高考全国理综乙卷第18题和福建Ⅰ卷物理第8题,均选用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项目作为问题情境进行试题编创。本文从学业质量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视角进行试题分析,从而窥探情境化试题的编制思路,为物理教学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万有引力定律在高考考试大纲中有两个知识点,即万有引力定律和人造卫星,均为Ⅱ级要求,这两个知识点的核心部分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它是历年高考的热门话题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高考理综卷8套试卷中除上海卷外其余7套试卷中均出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试题,为了探讨研究高考命题规律,笔者对2005年高考理综卷中出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试题作一分类例析,仅供参考·一、2005年高考万有引力定律应用试题的统计分析试卷题型分值比例考查内容江苏卷选择题2·6%已知r1>r2比较Ek1与Ek2大小·全国Ⅰ选择题5%已知两行星周期之比,判断r1r2,vv12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17年全国理综卷中的一道高考遗传题的分析,总结出由多基因控制的性状推导基因型的解题思路,再以两道试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2006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中第24题及2003年高考理综全国卷(新课程)第34题均涉及传送带问题。这类问题中物体动静交织,能很好地考查学  相似文献   

17.
针对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物理第33题,重新审视试题,可以发现有多种解题方法,会给我们提供另一种对题目理解的思路.本文以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物理第33题第(2)小题第(ⅱ)问为例,对高考物理试题的解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有很多源于教材上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改造和创新、化学实验习题的设计等,如2005年高考全国理综Ⅱ套卷28题,江苏化学卷20题,上海化学卷26题;2006年高考理综Ⅰ套28题,理综Ⅱ套第26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有好几种,下面介绍一套使用人数最多的应届生试题. 数学Ⅱ·B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下面6个题中,第1题、第2题为必答题,再从第3、4、5、6题中任选2个解答.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理综卷第25题的分析及两个对应的模型进行解析,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