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春英 《现代语文》2006,(5):104-105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笔下的一个重要人物。安娜一生坎坷多难,一肚子各种各样的委屈无法诉说,最后选择了自杀的道路。安娜这个文学人物形象,近些年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前段时间与一位同事谈到这个文学人物时,我的同事说:“安娜的阴魂不散,因为她被当今许多不了解她而在诬蔑她的人而感到委屈。”的确,在我与学生交谈说到安娜这个人物时,有个学生这样说:“安娜,一个高级流氓。”从这个学生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文学鉴赏方面缺乏领悟能力,忽略了领悟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领悟,是鉴赏者把握文学及其它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蕴的一种重…  相似文献   

2.
托尔斯泰对小说艺术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他的现实主义心理描写方面 ,杰出的心理描写是他征服欧洲 ,震惊世界的法宝。本文试从《安娜·卡列尼娜》一书来领略托尔斯泰心理描写艺术的精华——“心灵的辩证法”。笔者认为 ,托尔斯泰这位心理描写大师用他那支魔笔直达人物意识的底层。大处 ,人物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小处 ,在特定场合心曲稳秘、微小的波动 ,都被托尔斯泰一一描绘得清晰可辨 ,读来令人有洞若观火之感。托尔斯泰用“心灵的辩证法”环环相扣 ,步步推进 ,层层深入 ,合情合理地展现了安娜彷徨迟疑 ,在矛盾中追求 ,继而在绝望中死亡的完整的心理历程 ,这是安娜形象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如何带领孩子步入审美的第三个层次,即带领孩子去把握文艺作品的象征意蕴?所谓的象征意蕴究竟是指什么呢?它是指文艺作品的象征意味,也是由作品的具体形象或意境中所蕴藏着的某种人生的精义,是欣赏者从作品中概括出来的对人生的感受。它有“说不出”  相似文献   

4.
安娜·卡列尼娜形象剖析杨欣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在同名小说中创造的一个悲剧性的叛逆女性的艺术形象。关于安娜形象,无论在俄国还是在世界各国,也不论在当时还是今天,拥有不同的评价,这主要跟评价者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5.
“怨”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要的审美情感之一,“恨”也被韩国人看作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中韩古典爱情故事,尤其是其中的女性形象较多地体现了“怨”和“恨”的心理机制。对两国古典爱情中“怨”“恨”心理的研究和分析,能够帮助现代读者了解故事人物心理,同时可进一步理解两种心理机制的内涵及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考试说明》对写作的要求有这么一条:“文句有意蕴”。“意蕴”指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对“意蕴”的解释是:“内在的意义;含义”。那么“文句有意蕴”就是要求文句富于内涵,有概括性,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在表达上要形象而深刻,言简意赅。什么样的语言才有意蕴呢?  相似文献   

7.
陈德玮  肖程 《现代语文》2006,(10):30-30
什么是悲剧?“悲剧是人伟大的痛苦或伟大人物的死亡”,“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曾苦伤心不曾听,凤城何处有花枝。”读李商隐的咏物诗,激荡心灵而难以挥去的正是这种“伟大的痛苦”中流露出的诗人悲剧性命运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8.
王东峰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6):59-61,75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一直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郁郁不得志,晚年穷困潦倒,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造成柳永的悲剧性人生的原因除了所谓的个人人品及文品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北宋初期“重北轻南”的用人观。  相似文献   

9.
【名师指津】 一、关于“对话体”所谓“对话体”,就是从“我”(考生自己)与人物关系的角度,同历史人物(也可以是文学形象)展开对话;其变体有“访谈录”“网络发帖”“QQ聊天”等。请看2010年高考湖南卷(考命题作文“早”)一篇佳作的节选:  相似文献   

10.
大干世界,每个人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谈、情趣爱好,各不相同。刻画人物常用的方法有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要想写活人物,前提是细致的观察和传神的描写。对人物外貌的观察、描写是一项基本功。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体态、服饰的描写。它通过对人物外表形象的刻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即绘“形”以传“神”。中外名家作品中,外貌描写的成功范例比比皆是,描写技巧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1.
柳霞  凌娟 《大学时代》2006,(10):33-34
(一)我们常常是将生活中的主观与客观、自由与限制、理想与现实和人在自己的行为选择中感到的无可奈何用来诠释人物的“悲剧性”,从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表面上去看,是关于安娜的爱情悲剧,我们也会沉浸在一种被爱情的悲哀所笼罩的氛围中,去悲叹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谴责  相似文献   

12.
孔乙己的知识也应肯定安徽省庐江裴岗中学莫家泉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塑造了孔乙己的个性形象,他历来被人们定为悲剧性的批判人物,诸如“好喝懒做”、“好逸恶劳”、“穷困潦倒”、“迂腐麻木”、“自命清高”、“废物”、“笑料”、“扒手”、“酒鬼”、“科举制度的...  相似文献   

13.
电视系列剧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电视剧新品种,它与电视连续剧一道,被称为最富于电视性的体裁。但相对于电视连续剧来说,电视系列剧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创作实践,都要贫乏得多。对娱乐型电视系列剧的研究,那就更少了。影视作品想要吸引观众,必须首先解决内容认同问题。所谓内容认同,是指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等内容因素,与观众的期待视野和审美心理契合。在内容诸要素中,人物因素是最主要的。日本著名影视脚本作家舟桥和郎曾深有体会地说:“够不够专业作家的条件就看是否能把人物写活。”蔡骧先生也说:“造型艺术的基本真理:一切归结于形象,而非故事。”然而,究竟塑造怎样的形象、以及如何塑造?对于不同的艺术形式,要求是不同的。娱乐型电视系列剧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塑造出富有吸引力的“超人”形象。这要从电视系列剧体裁本身以及观众心理去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方方的《风景》描写的是汉口“河南棚子”底层市民的生存风景图,那里充满了低俗与无聊,整个的鸟烟瘴气一片。七哥作为一个悲剧性人物在那里生存、出走,其吸收了所有的痞性,从小八子的视线中透露出来,是一个形象丰满的典型。  相似文献   

15.
宋人范晞文《对床夜话》卷二引文:“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这里的“虚”是指思想感情,“实”是指景物形象。如果只在诗中写“虚”,干巴巴地抒情,当然没有诗味;如果只写“实”,堆砌景物,定然缺乏生气。因此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是一种将某种心情加以物化来表达的手法。所谓将心情物化,就是将无形的抽象的心理状态,用有形的景物状态去加以表现。  相似文献   

16.
《战地钟声》的主人公罗伯特.乔丹,是海明威小说人物画廊中一个复杂而独特的人物。他既是一个崇高的共和主义战士、反法西斯英雄,又是一个具有浓厚悲观色彩和鲜明人性化色彩的英雄,更是海明威一系列具有悲剧性抗争精神的个人主义“硬汉子”形象之一。乔丹形象的生命力恰恰来自于他的复杂和真实。  相似文献   

17.
孙建华 《学语文》2011,(5):22-23
所谓“重要句子”,指的是对文章思想、观点、情感、结构等起重要作用的语句。这些句子或意蕴比较丰富,或表达比较独特,或结构比较复杂。“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指根据具体语境领会或解释这些句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都是走向悲剧。其人物的悲剧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物生存的困境,膨胀的欲望和变态的心理,摇摆不定的双重性格及性格冲突。  相似文献   

19.
微篇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 ,不同于长、中、短篇小说塑造的“典型形象” ,我们借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可称之为“冰山型人物”。其特征是 :不求大而全 ,但求精而尖 ;以小见大 ,由微知著 ;意蕴大于形象 ,单纯而不单薄  相似文献   

20.
复杂、生动、极富个性的方鸿渐形象,已见诸多论述,本文则从“心理距离”这一层面,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抓住人物的情感、拉开人物的情感距离,展现人物的复杂心理与多重性格,揭示人物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