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相似文献   

2.
在常规的水稻栽培技术实践基础上,杂交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逐步发展。主要对于杂交稻的优势以及生物学特征,来进行科学栽培。目前福泉市的杂交水稻主要采取超稀播种、培育壮秧、适当稀植等方式,确定适宜的水稻指标,而且强调高更群体以及冠层结构,除此之外,杂交水稻栽培也不断引入新技术。因此本文从杂交水稻的优势以及栽培技术出发,探讨了福泉市杂家水稻技术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垦区水稻生产发展很快。水稻产量的增加,除依靠扩大种植面积外,更重要的是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单产。水稻生产在选定良种、培育壮秧后,本田高产栽培的核心是密度和肥水管理。采取合理的栽培密度和肥水管理,并实行各项技术措施与各项生育指标配套,才能充分体现良种壮秧、新技术、肥料、农药等投入的作用,确保各生态环境条件在实现水稻高产高效中发挥更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高燕 《科技广场》2002,(5):13-14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祖籍江西德安。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化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6岁时,在武汉郊区的一家园艺场,看到繁茂的花果挂满枝头,植物王国就成了令他心驰神往的地…  相似文献   

5.
籼型杂交水稻60年代以来,受玉米、高梁杂种优势利用的影响,美、日、印、苏、意等国家都先后开展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我国于1964年开始进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先后发现雄蕊退化不育稻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系——“野败”。利用“野败”育出不育系和保持系,后又找到恢复系。1973年实现了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与高产亲本和同类常规良种比较,具有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产量高等优点。1974年又突破制种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6.
动态一览     
5月7日,长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传来捷报:袁隆平院士指导育成的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88S/0293,在海南省三亚市荔枝沟的强化栽培示范田试种喜获丰收。经专家组验收,平均亩产达到826.7公斤,创造了海南省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这一高产指标为提前实现我国超级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二期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新组合88S/0293分蘖力强,耐施肥,针对海南三亚气候炎热,昼夜温差不大,土壤属沙性土的气候和土壤肥力条件,采用了衡植、干湿交替并合理施肥的强化栽培技术(SRI)。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部部长邓华凤认为,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88…  相似文献   

7.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并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日本“日经亚洲大奖”、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奖”、“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等八项国际奖。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一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风暴震撼世界:中国培育出杂交水稻。这场“绿色革命”的领军人物是享誉中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而与他并肩作战,最早育成“野败”籼型不育系,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人,则是颜龙安。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优质水稻栽培,要选用优质高产、熟期适宜的品种,培育壮秧和合理密植移栽,确保稻米品质优良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一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风暴震撼世界:中国培育出杂交水稻.这场"绿色革命"的领军人物是享誉中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而与他并肩作战,最早育成"野败"籼型不育系,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人,则是颜龙安.  相似文献   

11.
超级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就是通过运用超级杂交水稻新成果,用“三亩”稻田产出现有“四亩”稻田的稻谷总产。水稻单产增加33.3%。也就是说相当于增加了25%的水稻播种面积。袁隆平院士2007年开始实施这个课题,2011年己在我国8省区展开。文章介绍了广西玉林市连续四年实施这一课题的成果。总结了超级杂交稻特优233种子生产和高产栽培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其市场需求极高,栽培方法相对比较简单,我国很多水稻栽培地区都拥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栽培体系,随着水稻栽培水平的不断提升,水稻作物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但是农业生产者并没有对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满足,在研究之中发现,有机栽培技术可以将培育出更为优质的水稻,实现高产量以及高质量生产的基本要求,还能够对适用水稻而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避免,实现水稻的安全生产与销售的目的,本文根据对水稻种植以及有机栽培技术的了解,对栽培具有优质食味特点的水稻的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是农学中的一项重点研究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稻的栽培也越来越重视。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下两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及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简岩 《百科知识》2011,(11):1-1
三农专家李昌平以袁隆平的一位普通粉丝的身份致信袁隆平说:“您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已经80岁高龄了,还在攀登培育杂交水稻的新高峰,相信您一定能培育出更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但我却希望您在有生之年放弃杂交水稻的研究,转向培育常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5.
组织“水稻机械稀直播与乳苗稀播轻型、高效栽培技术”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万亩水稻亩产650kg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苏州市科技攻关招标项目的研究开发,创立“水稻机械精量直播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国内领先成果。成果的创新点为:①以带式播种器与播量调节装置为核心部件,研制出水稻精量播种机,并配套大田精播匀播的农艺规范,是水稻精量直播技术上的重要发明;②以机械精量直播为核心技术,配套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并形成相应的技术规范,是水稻直播技术的重大突破;③以杂交晚粳稻为主要品种,建立了相适应的轻型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大幅度地提高了直播稻的适应性、稳产性与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6.
籼型杂交水稻是我国在世界上第一个培育成功,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我国也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但多偏重于育种和栽培的研究,对杂交水稻的生理优势,特别是对谷粒产量生理的研究较少,而全面系统地探明籼型杂交水稻的生理优势表现,为栽培、育种提供可靠的生理指标,已成为进一步挖掘杂交水稻增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大众科技》2008,(12):1-1
近期,由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们在兴化市姚家村水稻攻关试验田对扬州大学实施的精确定量栽培的杂交粳稻进行了实产验收。专家组对105.4亩丰产方抽取代表性田块严格丈量、收割、去杂、过镑,当组长黄义德按国家收购粳稻标准含水率折计,宣布“亩实产894.9公斤”时,全场一片欢腾。这一产量刷新了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兴化市水稻历史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是百姓日常喜爱食用的粮食作物。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根据水稻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和栽培措施有机结合起来,从选择品种、合理安排栽培时期、培育适龄壮秧、合理插植,以及相关的病虫害防治密切相关的。本文主要针对水稻的高产做以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优质高产水稻是农田增产增收的保障,农户种植水稻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优质高产的稻米。首先从水稻选种、育秧、栽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治理,使水稻生育集合当时气候条件,从而达到水稻高产高效,提高田间产量。水稻是三都县周覃镇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本文从该县城优质高产水稻种植和栽培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水稻选种、育秧、栽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20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泰和县在农业生产方面逐步引进高新技术成果,开展杂交优势的利用,大力引进水稻、牛、猪、泰和乌鸡等主要农畜品种,推广“高产、优质、高效”杂交组合,使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泰和县水稻自70年代后期逐步迈进杂交优势利用阶段,1995年又跨进由三系杂交水稻向两系杂交水稻发展的历程。近4年来,该县两系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