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美学角度对艺术体操的乐感美等方面 进行了分析,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艺术体操如果离开了音乐将显得苍白无力,因此,音乐赋予艺术体操的生命,而艺术体操通过形体动作更能展现音乐的美。也是感染女生对艺术体操产生吸引力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2.
艺术体操融舞蹈、体操、形体训练于一体,是一项有意识塑造形体美的体育项目.艺术体操的美不是简单地呈现人体的自然形态,而是通过运动赋予特殊的美.艺术体操综合了舞蹈中的形体艺术,美术中的造型艺术,音乐中的音响艺术,并将这些艺术与高超的身体和器械技术交融组合成千姿百态的舞台和流动变幻的场面,给人以优美、清新、高雅、新颖等印象.本文通过具体研究,旨在表现艺术体操的美.  相似文献   

3.
艺术体操从诞生之日起,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仅从音乐的美学,艺术体操的动作美及音乐、艺术的节奏感等方面,浅谈了音乐与艺术体操的相结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艺术体操的美是多方面的,有形体美、韵律美、服装美、构造美、器械运动的美,还有音乐与动作吻合所产生的动人心弦的美.通过辩证分析,这些美来自五个矛盾着的美的组合:动态美与静态美、人体美与自然美、外形美与内在美、音乐美与编排美、体育美与艺术美.这些看似矛盾的美的组合.共同构成艺术体操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美的塑造者。音乐教师的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美,一是内在的美。本文就高校音乐教师美的内涵及培养进行初步探讨,以其引起音乐教师对美的重视,并加强自身美的修养。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论述什么是文学语言、音乐美的实质、具有音乐美的文学语言的审美价值、中外优秀作家对文学语言音乐美的重视;重点论述文学语言的流畅美、和谐美、整齐美和回环美。  相似文献   

7.
蒋智芳 《小学生》2011,(6):19-20
音乐课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音乐的独特功能——乐谱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象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让美得到塑造和升华呢?单凭音乐是不够的,还要由教师精心去设计美、创造美和发现美。  相似文献   

8.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个美学分支,其本身潜在地蕴含着某种特定的审美属性。音乐这种美的属性不仅以时间的运动方式存在,而且以特定的空间形式存在。音乐的价值也就在于通过空间美与时间美的结合来让人们享受,那么什么是音乐的空间美与时间美以及它们是如何表现自身的美的也就成为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艺术语言。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令人陶醉,更以其擅长表达情感的特点给人以精神美的享受。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追求和创造美的情境,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使学生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去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0.
美的艺术形式,更易表现美的内容,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有义有音,具有音乐美。诗歌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节奏和韵律上,我们主张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讲究艺术美,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内容。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小说具有音乐美,具体表现为作家对音响美、节奏美和旋律美的追求。鲁迅的个性和悲剧人格,艺术地投射到他的创作中,使他小说中的音乐美呈现出一种独特性,即音响的怪诞性和旋律的不和谐性。鲁迅小说的音乐美,是他的小说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一门艺术,是打开幼儿心扉,让幼儿认知美、感受美、体验美、发现美的重要学科。特别是在当今综合发展的时代中,学好音乐对于幼儿的身心成长来说极为重要。不过,该如何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喜好,如何让幼儿实现对音乐美的认知、感受、体验、发现呢?笔者认为,这与幼师的教学方式和能力离不开关系。毕竟,不论是哪个阶段的教师,都必须集知识、能力、素质于一身,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学,从而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3.
徐美娥 《文教资料》2008,(29):48-49
英汉语言的音乐美从不同方面展示出各自语言的语音及其结构特色.汉语是集声、韵、调之美的语言,而英语是轻重型语言,它们的节律与韵律构成了各自特有的音乐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19世纪欧洲油画色彩为切入点,就造型中的形状、笔触、肌理、线条及节奏和韵律等因素阐述了色彩的音乐美,从而说明音乐是听得见的色彩,而色彩是看得见的音乐。  相似文献   

15.
音乐美赋予诗歌独特的魅力。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在英诗汉译的过程中,音乐美会削弱,丢失,甚至失去本来的面目。本文通过比较的方法,讨论了如何在忠实原作创作精神的基础上,再现原诗歌的音乐美。文章通过比较、讨论和分析得出结论:1.好的译本一定要忠实于原文的意义;2.音乐美是由源语的文化内涵和译者的翻译观,以及翻译方法共同决定的;3.通过一定的翻译技巧,音乐美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再现的。  相似文献   

16.
论徐志摩的诗歌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摩的诗歌蕴含着丰富的美:音乐美、绘画美、柔媚美、轻灵美、忧郁美……美是徐诗的精髓,也是其艺术魅力所在,美是打开徐诗艺术展堂之门的金钥匙。徐志摩使现代新诗美起来,其功不可设。  相似文献   

17.
摘要: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描写男女相思、国破家亡、生离死别的词作中,蕴涵着深沉的愁情,体现出“杏花江南”式的阴柔之美。李清照词的愁情体现了三方面的美学意义:形象美、意境美、音乐美。  相似文献   

18.
诗歌与音乐是姊妹艺术,到了唐代诗歌和音乐更是水乳交融。王维是盛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也是精通音律的音乐家,他的诗除了具有唐诗的押韵、节奏、音调等语言上的音乐美外,还创造了许多音乐形象,具有音乐美的意境。在他的诗中,他能把多种声音组合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曲交响乐。他还善于把声音与景色有机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有声画。他最擅长把动与静结合在一起,以声衬静,创造出空灵寂静的妙境。  相似文献   

19.
诗的形式美的本质是音乐美,而体现音乐美的关键是节奏,节奏使诗朗诵起来具有音乐般的流动感,节奏的两个重要方面,即时度和力度的安排是划分节奏,突出节奏的重要因素,只有从微观入手,把握好节奏的时度与力度,才能把一首诗朗诵好,才能真正实现诗和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0.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除了形式上的艺术美外,还有内容上的道德美。道德美从外在的形成看,是由于音乐中包含的道德因素与艺术形式的结合;而从内在的根源看,则是因为道德作为一种追求“善”的社会规范,在具有道德价值的同时,也具有审美价值。道德美与艺术美是音乐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二者一般是统一的,但有时也会出现冲突。应当发掘和体会音乐艺术中的道德美,利用其价值,为道德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