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恩来与新闻工作(上)·····~一戴邦1.(l)美国的新闻自由与限制(上)……王春元1.(5)周恩来与新闻工作(下)···“··一戴邦2.(l)美国的新闻自由与限制(下)……王春元2.(4)关于“新闻自由”的三点思考……庞际昌2.(7)新闻舆论战线防止和平演变的战略思考····································……坦言3.(l)观世界风云鼓中华志气·········……江洪3.(4)中宣部召开座谈会邀请首都主要新闻潍位负责人交流学习贯彻江泽民、李瑞环同急关于新闻工作重要讲话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1979年第一期新闻工其与美帝国··········...········……《纽约时报》关于邓副总理访美的报道欢真理报》关于郊ulJ总理访美的报道…英国新彻衬一家全菌性冶报《明星报》美国《生活》画报复刊···············……纽约印刷土人罢土对报纸的影响···……〔奥国j如白特.席勒(1)··············……张隆株户材b)一二…….‘二傅显明(23)拜与出版人》周刊(30)美国《时代卒‘角刊一丈葱3)美自《纽约时报毖(36)新闻理论:公众通平的过程·新闻摄影:制度和效果(一) 〔美国〕雷·E.希伯特等丈,,乡美…  相似文献   

3.
玛格丽特·芒纳尔琳·米切尔(Mar-garet Munnerlyn Mitchell)1900年11月11日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并在这里终其一生。其母玛丽·伊莎贝尔·梅布尔·斯蒂芬斯是爱尔兰天主教徒的后裔。其父尤金·米切尔是位律师,曾任亚特兰大历史学会主席,具有苏格兰、爱尔兰与法国胡格诺派教徒的血统。米切尔家族出过不少斗士,与《飘》中的奥哈拉家族颇为相似,成员参与过美国独立战争、爱尔兰起义及美国南北战争。  相似文献   

4.
一、性犯罪报道与新闻自由和日本相比,美国的大报上犯罪报道较少。对此,有人认为是“由于对人权问题敏感”,其实未必。因为在犯罪率高的城市,连恶性凶杀事件也被视作是“家常便饭”,一般性犯罪就难以作为新闻来报道了。另一方面,一旦案件涉及名人时,即使关系到个人隐私,美国的报纸也不惜开展过分的报道。因此只能这样说,与日本的媒介一样,美国的媒介也是折射本国社会现实的镜子。换句话说,在任何国家,媒介的报道都有其拼命追求“新闻价值”的冷酷无情的一面。去年,美国新闻界大张旗鼓地报道的“肯尼迪·史密斯强奸事件”,就是一个例证。其中心人物威廉·肯尼迪·史密斯,是被性丑闻纠缠不休的门第显赫的肯尼迪家族中的一员——已故约翰·F·肯尼迪和爱德华·肯尼迪参议员的外甥——就新闻价值而言,可谓应有尽有。肯尼迪事件的梗概如下:1991年4月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的一位女子(30岁)告发了肯尼迪·史密斯(31岁)强奸她的行为。据称,3月底的一天黎明,该女子开车将史密斯从酒吧送到当地肯尼迪家族的别墅后,被其强奸。于是,男方被起诉。但最  相似文献   

5.
观察,不要盲人摸象1970年1月,马萨诸塞州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为调查玛丽·乔·考皮琛死亡案,乘飞机前往埃德加域。当肯尼迪到达时,一家电台的新闻记者这样描写他:“从容自若,面带微笑。”数小时后,当肯尼迪在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晚是新闻中出现时,大卫·卡尔亨这样报道他:“胜券在握,满怀自信。”汉姆·毕加德,在写给《纽约时报》的新闻稿中又这样说:“光着头的肯尼迪面色庄重,与他的妻子琼阔步走进法院。”  相似文献   

6.
广播系统一等奖新闻:《金花饭店总经理桂恩先生谈西安完全恢复正常秩序》邱文重王韩刚(省电台6·12) 新闻:《美国之音又在造谣》李平安(省电台6·13) 新闻性专稿:《鸡架山下领班人》负金放张治学(潼关县广播站10·4) 新闻性专稿:《总书记来到农民家》杨捷张怀仲(延安市广播站12·10) 新闻性专稿:《洒满青山都是爱》牟柏苍(宝  相似文献   

7.
美国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写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被认为是五十年代以来美国出版的“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的三本巨著之一。现介绍其中涉及到的新闻观点,作为我们研究当前新闻改革的借鉴。一、报纸内容分析是监视社会变化的有效方法。约翰·奈斯比特认为,通过对报纸内容分析来了解社会变化,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在保罗·拉扎斯费尔德和哈罗德·拉斯威尔(两人后来都成为著名的通讯理论家)的领导下,从德国报纸上仔细研究工厂的开张和关闭、生产指标,火车的抵达和离站以及误  相似文献   

8.
<正> 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当代高技术正在使图书情报技术焕然一新。美国Pierian出版社近年来出版图书馆高技术的系列出版物,起初是创办了两种期刊; (1)《图书馆高技术杂志》(Library Hi Tech Journal-LHT Journal)·季刊·评价与报导最先进的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图书馆高技术新闻》(Library Hi Tech News-LHT News)·月刊·报导适用于图书馆  相似文献   

9.
以严肃新闻娱乐化报道著称的当今美国身价最高女主播凯蒂·库里克(Katie Couric),最近被美国多家媒体“娱乐”了一回。她的一张宣传照被揭用PHOTOSHOP“减了肥”,美联社和《纽约邮报》等众多媒体纷纷对此大肆报道。假照片风波1957年1月7日出生,年近半百的凯蒂·库里克在美国可谓家喻户晓。她主播的全国广播公司(NBC)早间电视新闻栏目《今日》(Today)多年来在美国深受欢迎,收视率雄居同类节目榜首。最近,更由于年薪已达1500万美元的她毅然“跳槽”,坐上前不久离职的丹·拉瑟的“宝座”,担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晚间新闻主持人及“…  相似文献   

10.
2000年: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的使命与目标———一份来自美国新闻教育机构的报告[美]威廉·G·克莱斯特泰瑞·汉尼斯张咏编译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的使命和目标是什么?90年代初,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很多不同学科被纳入所谓“传播”的建系中。这一院系建制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美国国防部长迪克·切尼1991年9月12日与新闻界的代表举行了会谈,双方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军方对新闻界采取的限制措施上各持己见。参加这次会谈的《达拉斯晨报》发行人伯尔·奥斯本透露说,6家美国主要新闻机构的负责人在会谈中告诉切尼,他们对美国军方在战争期间对新闻采访作出的安排“非常不满”。切尼本人对此理应十分了解,但他在涉及军方对新闻稿件进行“安全审查”、军人“护送”记者采访和所谓“记者团制度”等问题上没  相似文献   

12.
最近,美国新闻界举行了最佳报纸的评选活动。由在 美国新闻界享有盛名和权威的新闻学术杂志──《哥伦比亚新闻评论》发起,邀请美国一百多位来自大报和小报的主编,对美国所有的报纸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和评比,最终评选出最佳报纸。 参加这次评选活动的独立的评审委员会委员的权威人士有:哥伦比亚新闻学院院长汤姆·戈尔茨坦、著名专栏作家日内瓦·奥佛豪瑟、泼耶特研究所所长詹姆斯·诺顿、梅纳德合伙人公司总裁南希·H·梅纳德、新闻优秀项目主任汤姆·罗森斯蒂尔、美国报纸主编协会退休执行人李·斯丁奈特、退休的《迈阿密先驱报》的出…  相似文献   

13.
第30届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已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揭晓。美国联系新闻图片社摄影记者阿朗·赖宁格拍摄的《艾滋病在美国》(见封三)被评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总统竞选·媒介的现状与未来──两位美国学者讲谈录钟新阳春三月,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大学两位教授风尘仆仆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迈克·沃斯先生是丹佛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兼大众传播与新闻研究系主任,玛格丽特·汤普森女士则在大众传播与新闻...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一、二月号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的书评栏中,介绍了俄勒冈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埃弗雷特·E·丹尼斯和研究美国新闻事业的法国学者克劳德·琼·伯特兰合写的一篇文章。他们报道乔了治·赛德斯(George Seldels)的近况,对他目前在美国备受冷遇的境况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并且对美国新闻界未能把普利策奖授予这位有影响的人物,表示了不平。乔治·赛德斯是美国的进步的新闻记者和作家,他以揭露美国垄断报业著称。下面对他的生平和主要著作简加介绍。乔治·赛德斯在1890年11月16日生于新泽西州的阿来恩  相似文献   

16.
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和澄清新闻理论是非·,······,······,········,,·……林枫1.(z)新时期记者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顾建鹏1.(4)下大力气抓好“本报消息”—从首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想到的 ..........................··········……叶祖兴1.(6)重视运用新闻背景材料······……王福如2.(1)少一点一般多一点典型—改进新闻宣传断想之三……徐光春2.(2)稳定鼓劲求实创新—北京日报社去年宣传报道工作有新貌 ..…。..…。.,.....···…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不久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将近75%的美国新闻工作者每天使用互联网,而一年前这个数字是48%。 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副教授史蒂文·罗斯和米德尔伯格传播公司总裁邓·米德尔伯格进行的第六届媒介对网络的使用调查还表明,上网的新闻工作者每周在家里的上网时间为4.7小时,在办公室的上网时间为8.7小时。二分之  相似文献   

18.
英国的新闻学家赫伯特·里德说:“新闻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美国新闻学家威廉·梅茨讲:“导语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抓住或者失去读者,取决于新闻稿的第一段、第一句、甚至第一行。”西方报纸、通讯社的领导都强调,一个记者在写一条新闻前,设计20条导语并不算多。为了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站住脚,许多西方新闻同行们在采写新闻时,也确实用心地追  相似文献   

19.
本文节译自《全能的记者》(The Complete Reporter)1985年第五版。该书是目前美国比较流行的大学新闻专业教材,由田纳西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朱利安·哈里斯、凯利·莱特、斯坦利·约翰森合著。为了研究和借鉴西方新闻写作及其教学方面的做法,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译者将摘译其中某些章节,分几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9月5日,由四川省记协主办、本刊承办的新闻业务交流会,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多功能厅召开。美国斯坦福大学新闻专业教授威廉·吴应邀参加交流会。威廉·吴曾经是美国报业编辑协会的主任,美国新闻学院的主任,白宫学会总统委员会的会员。他获得了许多奖项。包括1990年的亚美记协终身成就奖。会上,威廉·吴教授作了《美国报纸如何应对21世纪的挑战》的演讲。他着重介绍了美国新闻业现在面临经济方面和新闻结构变化的挑战,他认为面对挑战,记者更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来自省内20多家报社老总及100余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