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试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去探讨苔丝悲剧的根源,指出苔丝的悲剧是由于西方文化自身的痼疾所造成的。西方文化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变得复杂起来,在资产阶级文明发达地区与封闭落后地区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些矛盾一天不解决,苔丝的悲剧就还会重演,人类的悲剧也还会上演,这就是《苔丝》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哈姆莱特》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造成他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他的延宕。哈姆莱特为什么要延宕,这在右外文学批语界争论和探索了几个世纪,但始终没有定论。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可以说宗教思想导致哈姆莱特延宕的关键因素;基督教义和《圣经》思想是他行动的指南;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和促进了他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3.
A Tragedy     
On April 15, 1912, the Titanic, the large ship in the world, struck an iceberg (冰山) of Newfoundland and went down in the early morning darkness, took over 1500 life. The ship was making her first voyage from England to New York when the tragedy occurred. Of the 2223 aboard, only aobut 700 people saved. Millions of dollars of jewelry and furs went down in the ship. The Titanic was thought to be an unsinkable.  相似文献   

4.
《姨妈的故事》并非如一些人所认为的属于现代喜剧,而是有其深刻的悲剧内涵。首先,怀特从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出发,通过主人公希奥多拉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质疑、挑战和拒绝,揭示了她对现实世界的认同危机。其次,希奥多拉寻求新的信念、寻求肯定真实自我的精神探索反而使她陷入了精神困境,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个人生存的内在危机状况。最后,希奥多拉勇于面对社会现实对个性存在真实性的否定,选择了明知必败的抗争,以证明自己的合理存在,维护自身价值和个人尊严,最终演绎为现代社会中的生存悲剧,由此显示出怀特对现代人生悲剧的独特诠释。  相似文献   

5.
《红字》是对悲剧人性的深刻挖掘,男主人公丁梅斯代尔和齐灵窝斯的悲剧人性,前者在于其宗教信仰与人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公开的自我与隐蔽的自我的冲突;而后者在于其对人性的践踏和蔑视所产生的变态欲望与自我毁灭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短篇小说《彩票》是美国作家雪莉.杰克逊的代表作。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小说中情景反讽、象征手法的运用及人物刻画的手法。在此基础上,解读了战后假民主、真暴力的社会现状及愚昧盲从的扭曲人性,揭示了盲从下的人性悲剧这一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7.
挖掘和创造生活的诗意,对其进行富有诗意的阐释,是奥尼尔悲剧所努力追求的。强烈的情感注入、对隐藏在生活背后“神秘”的认识与表现、对人物身上梦幻色彩的诗意揭示以及富于象征意蕴的戏剧意象的运用,营造出诗一般的抒情氛围,使《旅程》这部现实主义的自传体悲剧,呈现出诗化的品格。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受种种因素的干扰,学界一直把《雷雨》定位在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层面。但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研究,理应从原版本进行考察,且要尽量抛开政治语境和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以还原作品的真实面目。若本此原则来解读《雷雨》,就会发现该剧首先是一部命运悲剧,这便是对《雷雨》悲剧主题的一种还原性阐释。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曹禺的创作动机——形而上的理性思索;主人公的生命境遇——"郁热"下的挣扎困境;观众的审美感受——先悲后愤之情。  相似文献   

9.
《平凡的世界》包括了丰富的悲剧内容,并且其本身又超越了传统的悲剧创作。在那个人们迫切追求个性解放, 渴望人类真情的特殊时代,《平凡的世界》中人性的悲剧美,以及在这个特殊悲剧中显示出来的独具魅力的人性美,对整个时代都具有开拓和引领的重大意义。笔者将从审美的视角重新审视《平凡的世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雷雨>是一部超越"命运"与"性格"悲剧的新的悲剧的形式:生存的悲剧.<雷雨>历来为人们归为命运悲剧一类,但其实作品中所指的命运只是一种托词,是对于悲剧命运无法解释而又无法摆脱而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呼喊.<雷雨>并非宿命,是人性在苦苦挣扎中迫于生存而走向了毁灭,这种"复杂而原始的情绪"即人性深处的冲突在周朴园与侍萍等人中得以演绎.  相似文献   

11.
12.
Romeo and Juliet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drama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I like the novel very much and will give some ideas and comments from the three points: firs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omeo and Juliet & Butterfly Lovers; Second the analysis of Romeo and Juliet's characters; Third,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novel.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悲剧理论和悲剧创作两方面的讨论,从而证明了反面人物也能成为悲剧人物。一个人从阶级方面来看可能是反动的,但不能因此就否定这个人自身的个人价值,而且从悲剧的效果看,反面人物的巨大的抗争精神同样能使人们感到同情和怜悯,把悲剧的精神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14.
悲剧和悲剧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文艺史上,悲剧及其相关问题一直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难题。在分析以前各家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提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一点远远算不上深刻的理解:悲剧总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抗争精神是悲剧的核心。悲剧美是在怜悯、恐惧基础上升华出的崇高感。  相似文献   

15.
哈姆雷特是个典型的悲剧形象,虽然立志扭转乾坤,但他所具有的人文主义理想与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冲突,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自身残存着的一些旧的落后思想也束缚了他的思想和行动,造成行为上的延宕;不联系群众孤身与强大的社会恶势力做斗争也是造成其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经典文本《浮士德》的研究者们往往把视线抬得过高,着重于主人公上天入地表现出的永不餍足的追求精神,但实际上浮士德的理想精神必须建筑在理想肉身的基础之上。文本中,这一理想肉身的两个最重要侧面便是年轻性和实在性。然而,由于人肉身的自然有限性与人无限的理性智慧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结果便导致了肉身无可挽回的悲剧性毁灭。文章所揭示的正是歌德在《浮士德》里小心翼翼隐藏在精神背后的身体图景。  相似文献   

17.
《红字》因其深刻细腻的心理分析和娴熟的象征手法以及所揭示的人性悲剧的深刻内涵而成为美国文学的经典。本文试图通过藿桑对主人公所处时代的铺叙和对主人公心理发展历程的挖掘与分析,去揭示人性悲剧产生的因果。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存在和发展脱离不了挑战与应战的悲剧性命运,必然要遭受黑格尔所谓的“否定”阶段才能走向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面对“否定”——这种宿命的悲剧性,黑格尔以乐观理性主义为支撑,指引我们向前看,看得更远,看到那个“否定之否定”带来的美丽新世界。肉体可以毁灭,但精神可以不死,人类正是凭借着一股坚忍不拔的精神才从远古走到今天。  相似文献   

19.
杜十娘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形象,而杜十娘之死更是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目前学界有金钱观念说、遇人不淑说、门第观念说等等。笔者认为一个问题是由多个因素引起的,而各个因素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因此造成杜十娘悲剧的原因也是多元的。本文从杜十娘与李甲、孙富、十娘自身、旧式的婚姻观念四个方面的关系来综合分析杜十娘悲剧的原因。希望通过多元的视角、异量的眼光去看问题,我们能找到一个更合情合理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悲情表达是我国古代文人作品--特别是文人诗词--中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就此文学现象,从古代文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及这种生命意识与社会现实的种种冲突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多方面的考察.认为,悲情表达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突出的、源远流长的文学现象,除了别的因素外,古代文人的生命意识,及这种意识所引起的个体要求与现实的种种冲突的难以解决,是古代文人解不开的心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