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芳 《现代语文》2006,(6):93-94
英汉习语的互译不仅关系到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语言和修辞格的转换和替代技巧,还更多地涉及到如何在不同民族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文化背景问题.因此,在教授英汉习语互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英汉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照以及习语之间"直译"或"意译"的翻译实践来启发、促进学生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互动式理解.  相似文献   

2.
袁玺 《海外英语》2011,(3):250-251
英语习语是英语民族长期积累下来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其中蕴含着大量的隐喻。该文以表示"高兴"和"悲伤"的习语为例,对习语中的隐喻现象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隐喻在习语语义的形成和抽象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隐喻的生成和理解正是来自于人们对社会实践的认知方式和过程,反映了语言与人类思维、认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习语深深地植根于自身特有的文化中,并且在展现丰富文化底蕴的同时,反映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习语的种类繁多,其中,由于动物和人类之间联系紧密,人类的语言中存在大量与动物有关的习语。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比较分析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动物习语的差异,以期加深对中西方动物习语的理解,从而减少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震惊"现象,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萧红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影响力的女作家。她"儿童习语式"("儿童习语"就是儿童群体常用的语言模式)的语言天真、率直、朴实、自然,而且富有节奏韵律,在字里行间流淌着音乐美。《火烧云》一文充分体现了萧红"儿童习语式"的语言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文本解读从小语教学的角度来看,《火烧云》中哪些"儿童习语式"的语言现象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慢慢咀嚼呢?  相似文献   

5.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能够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把丰富的思想内涵精辟地表达出来,而且还可以传达大量包容民族、历史和地域色彩的文化信息.虽然英汉两种语言的习语都具有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特点,但是,由于这两种语言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背景,习语运用上的价值取向和思维联想不尽相同,因此,如何翻译好习语,使习语在译文中有"神似"原文之效,是译者必须探讨的问题,也是提高译文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习语是一门语言中的精髓,掌握一定数量的习语,有利于语言的全面学习.本文首先分析了英语习语的特点,以此提出了切忌"望文生义",关注文化背景,正确思维等几点有关英语习语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7.
苏天兰 《海外英语》2012,(6):149-150
"习语",又被称作"惯用语",是经过长期的使用和传播从而形成的相对固定的表达,是语言发展过程中沉积下来的文化宝藏,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语言受社会、历史、文化等诸方面因素制约而各具特色,习语亦是如此。反之,习语同时也承载和传达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信息,民族间的文化差异自然也体现在了习语上。因此,在习语的翻译中,绝不能只做到浅层的语码转换,而要本着探究精神,深入了解其来源和文化内涵、灵活变通,这样才能准确地传情达意,又不失原文的底蕴。"straw"这一词看似简单,在英语习语中却是被广泛使用,而对英语习语"the last straw"普遍误译的现象引起了作者在英汉对比研究方面的兴趣。因此该文决定以关于"straw"的一些习语为例,浅显地探讨一下英语习语的汉译。  相似文献   

8.
卢焰 《宜宾学院学报》2001,3(2):100-101
英语习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而且包含了大量言语以外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具有结构固定性和语义统一性的特点.英语习语通过"辞格"的手段,使语言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9.
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体现。由"as...as..."构成的习语,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内容精辟,节奏明快,通常来源于人们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折射出汉英语言背后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本文通过"as...as..."相关习语,探讨汉英文化差异,拓宽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究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关"手"的习语,进一步论证习语是有理据并可推导的,并以隐喻、转喻、常识三种认知机制为基点,分析解释英汉"手"的习语,以促进人们对"手"及其他习语意义及其概念结构的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11.
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由于不同语言所处的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明显的文化差异。因此,英汉习语互译要考虑到文化因素,在转换语言的同时,还要转换"文化",确保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英语中,习语的作用越来越大,习语的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广。英语习语是英国语言中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习和运用英语习语是掌握英语的重要途径,也是电大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在众多的,形形色色的英语习语中,有一类习语结构相似,运用广泛。这类习语通常主要由 and 或 or 连接的一对相同词性的词组成。这一对词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不同。若这一对词不相同,则在大部分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前后位置不可互换。我们可称这类习语为"配对"习语。"配对"习语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动词配对习语,名词配对习语,形容词配对习语,副词配对习语和同一习语(即由相同的一对词所组成的配对习语)。现将不同类型的配对习语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迪 《海外英语》2011,(9):254+256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源于体育运动的习语比比皆是,中英体育习语都深深打上了异域文化的烙印。该文在著名翻译家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阐述了体育习语翻译对社会文化传递的重要意义,以及体育习语来源及其文化内涵对于其翻译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英汉习语文化渊源的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艳 《唐山学院学报》2005,18(4):88-89,106
习语是人类语言的精华,是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习语在中英语言中都被广泛使用。英汉文化中的习语在文化渊源方面存在着很多共性。习语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桥梁。理解一种语言的习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社会的文化,从而更好地应用这种语言。  相似文献   

15.
邓之宇  沈晓华 《考试周刊》2008,(47):220-221
隐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交流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由于隐喻的存在,人们的语言表达得到了丰富和润色,特定的语言表达效果也因隐喻的使用而凸显出来。在多种类型的语言表达中,习语作为人类语言的文化积淀受到长期的关注,而习语中大量存在的隐喻现象则是习语特殊语言表达效果的"润色剂",而这一"润色剂"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习语中的表现形式也存在异同。本文以英汉习语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隐喻在这两种习语中的异同,以找出其中的规律,帮助人们深入理解习语中的隐喻。  相似文献   

16.
李侃 《中学生英语》2015,(5):115-116
习语的构成和含义一直是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阐述习语的理据性,分析了理解习语意义的认知机制,并强调了隐喻概念在习语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记忆并使用习语,从而有助于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17.
英语习语的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英语习语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导致了习语在实际应用中扮演着多样性的“角色”或多元的语言功能。本文从韩礼德的三大语言功能出发,探讨英语习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文化传承功能,隐喻认知功能和语用功能,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习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使用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语用能力,在语言学习中有效、得体、恰当地运用英语习语。  相似文献   

18.
李田 《考试周刊》2008,(50):224-225
在汉语和英语中,隐喻的习语同中有异。由于中英思维认知模式的差异,汉语中的隐喻习语常使用双源域来映射同一个目标域,而英语的隐喻习语则常使用单源域来映射一个目标域。本文以Lakoff(1987)的"理想化认知模型"为视点,阐释汉英两种语言隐喻习语构建存在的同与异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9.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习语乃是语言中颇具活力的一部分。由于语言的广泛使用,习语大量涌现。习语是从语言中精练而成的短语或短句,它是语言的核心与精华。尽管我们能自如运用习语,但因不同时期的文化差异,正确理解习语并非易事。目前,习语普遍被人们接受,流传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20.
社会历史的发展往往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史可以通过其语言词汇中习语的发展和变化体现出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旧的语言逐渐衰亡,新的语言不断产生。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习语往往更多地保留下历史文化的发展痕迹。学习和研究历史各个时期给习语带来的变化,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正确理解习语、恰当使用习语,从而给我们的语言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