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曾经一度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争论,这一理论实际上是基于一种狭隘的政治视角,对"文明"的片面理解.对"文明"本身的思考显示出文明的普世性.文明是冲突还是和谐,取决于人而不是文明本身.冲突实际上是用文明伪装起来的野蛮,和谐才是真正的文明.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近现代历史进程看,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夸大了文化差异的作用,导致了理论的透支。异质文化的碰撞不一定导致冲突,冲突只是文明接触和交往导致的结果之一,对话与融合则一直绵延不绝。而且不同文明之间没有全面、纯粹而恒久的对立和冲突。世界冲突的根源多是文明背后的政治、经济等诸种利益,而非文明的对抗。  相似文献   

3.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在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其理论认识到在全球化背景下,文明冲突存在的现实,但夸大了其作用,掩盖了当今世界冲突的实质。文章分析指出,当文明冲突与国家利益一致时,相同文明的国家结成同盟与其他文明国家表现为文明冲突;当文明冲突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表现为不同文明的国家之间的合作及同一文明内的国家之问的利益冲突。文明冲突只是国家利益的外在表现,并服从于国家利益,冲突的根源是国家利益而非文明。  相似文献   

4.
生态问题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共"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高中历史教学应紧跟时代的脚步,放眼长远,解放思想,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在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形成学生生态意识生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明冲突论"自上个世纪被提出以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认同与支持。当我们用这一西方人的理论研究同样源自西方的奥林匹克运动时,一些被我们忽略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文明冲突论较好地揭示了奥林匹克运动中某些国家融合和某些国家分裂的必然性;源于同一文明的国家共同采取抵制奥运会的行动是具有文化合理性的;西方文明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以及在奥运会申办中的文明冲突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文明冲突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提出的,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这一理论本质上是文明冲突掩盖下的新意识形态,是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的意识形态策略。面对"文明冲突论"的挑战,我们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提高文化"软实力",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席卷着世界各个角落,伴随而来的是各种不同文化意识、思想观念的相互碰撞和激荡.塞谬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正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在全球文化冲突的过程中,中西文化冲突是其中的焦点,面对西方咄咄逼人的文化霸权政策,为维护文化主权,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作为"五四"白话文学及新文学运动之初所发生的"文"、"白"和"新"、"旧"之争的一部分,胡适与辜鸿铭之间文学与文化的分歧,从表象上看,集中于他们对中国文化与文明的现代化途径与方式的不同认识上。但其焦点,却在于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之本质性理解和现代价值之评价上,在于他们对文化与文明的真正涵义与基本旨归的认识与实践方式上,在于他们对传统道德理性与现代科学理性彼此在现代思想、学术与精神生活领域的冲突与如何协调平衡上。  相似文献   

9.
在党中央"五位一体"布局下,生态文明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关注焦点,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主要是人类淡薄的生态意识。本文主要研究了哈萨克族游牧生活中的生态观念,并从当中汲取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因素。在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基础上,对哈萨克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理念进行探析,得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这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文明冲突论"引发俄罗斯学术界思考 1993年美国《外交》杂志发表了哈佛大学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随后他又在当年的《外交》杂志上发表《后冷战世界的各种范式--假若不是文明还会是什么?》,在1996年出版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作为对各国学者诘难的回应.亨廷顿的宏论给国际学术界带来"地震",也使俄罗斯学术界连发"余震",并且俄罗斯社会对"文化"、"文明"和"文明史观"的关注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11.
杨勇 《华章》2009,(24)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一书中提出文明之间冲突将是冷战后国际冲突的主要形式,特别是9?11之后,似乎更映证了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本文试图通过对宗教的亲属关系的分析及几场重要地区冲突的分析,表明亨廷顿所言的文明问冲突并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2.
《凤子》这篇著作通过人物频繁的对话展现了作者有关自然神性的思考。这部作品处处充斥着冲突——青年人与老年人人生观的冲突,城乡爱情观的冲突,有关神性自然与科学观念的冲突......但归根结底还是两种文明——乡间文明与都市文明的冲突和碰撞。来到城市的乡下人璇着与曾经去过乡下的城里人——老年绅士,二人在年轻时皆受到一种爱欲的折磨,但最终俩人都在对镇筸这个湘西边陲小镇乡情民俗的经验中明白了"神"之存在如故,获得了某种人生智慧,展现了沈从文有关"人生观重造"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自亨顿发表《文明冲突》文明到出版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文明对国际关系的作用引起学术界和政治界的极大关注 ,批评者和响应者纷纷提笔著述 ,褒贬不一。笔者拟结合国际关系的现实对“文明冲突”的观点及文化对国际关系的作用提出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浪潮下,各国交往日益频繁,文化软实力所表现出的强大的渗透力越来越凸显出来,特别是随着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和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的提出,文化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我国文化软实力也被摆在了全局的重要位置,从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入手,论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亨廷顿和福山均为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但二人关于政治发展的理论渊源、态度、内容及特征方面皆不尽相同。亨廷顿基于发展中国家现实立场,从分析的角度提出权威政治的观点,主张将稳定与制度化作为其政治发展的目标,并演变为分析文明的冲突及强调民主的重要性。福山则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以其历史终结理论乐观地认为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并在"中国模式"出现之后,对其终结理论进行了重新修正。  相似文献   

16.
文明交流互鉴思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世界交往思想、共同体思想等从唯物史观发展而出的重要理论成果。通过对文明交流互鉴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的深入挖掘,一方面能够明确该思想提出的理论根基,另一方面能够明确其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支撑,从而有助于这一思想在实践中的发展和完善,对于消除各文明隔膜、偏见和冲突,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多样、平等、包容发展助益甚多。  相似文献   

17.
自亨顿发表《文明冲突》文明到出版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文明对国际关系的作用引起学术界和政治界的极大关注,批评者和响应者纷纷提笔著述,褒贬不一。笔者拟结合国际关系的现实对“文明冲突”的观点及文化对国际关系的作用提出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8.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当代世界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明的冲突,而将国际冲突的利益本原漠然置之.对此,我们一是必须看到其理论提出的深层原因,明其所以;二是必须谨慎对待这一理论,未雨绸缪,做出有理、有利、有节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商洛学院学报》2017,(5):23-27
《秦腔》中引生被视作"疯子""畸人""另类人物",引生话语因此成为作品的隐性线索,该研究以引生冲突话语为切入点,将引生冲突话语类型分为爱恋白雪、村务纠葛与生活琐碎三部分,进而从福柯理论变换的角度为引生冲突言语提供理论的可能性,发现引生忠于爱情,敢于揭露事物真相,却又不失生活本真,是传统文化的捍卫者,认为贾平凹刻画的引生"疯子"形象是对福柯理论的忠实恪守,成功勾勒出文学作品与疯癫意象共存的格局,使引生成为文明的产物,冲突话语更是成为一场理性的独白。  相似文献   

20.
教育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冲突理论认为冲突是社会的基本状态,具有社会整合的作用。在社会转型期内高校教育改革面临着很多矛盾与冲突,冲突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框架进行分析。本文运用冲突理论分析高职学校教育改革中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冲突,从而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建立大学权利组织的多元化教育体制,完善制度化的教育协调机制,创立畅通的学校中介组织等调适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