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经过2004年报刊治理整顿,全国有40多家县市报被保留。保留下来的县市报如何面向市场,重新定位,是一个必须回应的紧迫课题。2004年这一年,保留下来的各家县市报通过探索,较好地应答着这一课题。虽然各家的体会不尽相同,但能够形成共识并已在努力实践的,那就是:县市报要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善于将自己拥有的区域优势转化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地区分布看,全国保留下来的这些县市报,多数处在中国经济活跃的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从报业构成看,它代表的是报业市场细分趋势下的一个不可替代的层面———直面中国基层的县穴市雪级…  相似文献   

2.
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后, 被保留下来的县市报,生存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既有机遇, 又有挑战,更有困惑和压力。目前,县市报正处于转型期,创新对于县市报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创新,就没有县市报的立足之地, 就没有县市报报业的发展。两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创新是县市报报业的发展之魂。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县市报如雨后春笋般地得到迅速发展。县市报目前已成为我国新闻事业中不可缺少的新生力量,是县市新闻宣传的一支劲旅。面对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县市报如何改革,使之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无疑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一、县市报的优势和劣势 我国的县市报由县市一级党委主办,是县市党委的机关报,是四级党报中最基层的一级党报。和中央、省、地级党报相比,县市报的优势是明显的,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县市报处于基层,在党报中是自费订阅比例最大的党报,可以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最直接地宣传到普通群众中去;二、县市报办在基层,对读者最熟悉,对读者最了解,可以及时了解到、听到真实的情况和声音,更有效地开展新闻宣传;三、县市报地方特色更为明显,群众爱看;四、县市报报小订价低,群众承受能力较强。县市报的劣势也较为突出:一是周期长(主要为周报),新闻宣传时效差;二是编采人员素质低,报纸质量不高;三是经费来源少,很难走出经济好时办报、经济差时停报的怪圈。 二、县市报面对的“读者市场” 要研究县市报的改革,就必须研究县市报的“读者市场”。中央级和省级党报多为公费订阅,地市级党报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报刊治理整顿,全国有200余家县市报被停办、取消刊号。40余家经营状况良好,拥有相当市场和盈利能力的县市报被保留下来,分别由省级或地市级党报报业集团进行有偿兼并。其中,浙江省被保留的县市报最多,有16家。如何适应新形势,尽快正确定位,探索新路子,寻求更快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空间,是摆在县市区域报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十年前,中央对县市报进行了一次大整顿,全国县市报保留正式刊号只有十分之一,90%的县市报被取消刊号.十年过去了,这些保留下来的县市报发展情况如何?未来它们的发展路径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本文根据翔实的一手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单旭 《报刊之友》2013,(7):67-69
10年前,中央对县市报进行了一次大整顿,全国县市报保留正式刊号的只有十分之一,90%的县市报被取消刊号。10年过去了,这些保留下来的县市报发展情况如何?今后它们的发展路径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本文从翔实的一手资料出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相似文献   

7.
本刊编辑部和全国县市报研究会筹委会联合举办的“怎样办好县市报”有奖征文活动,到6月10日止,已收到全国22个省、区寄来的稿件300多篇。湖北省最多,达90多篇;江苏省次之,达40篇。多数来稿为县市报的同志们所写,其中副总编辑以上写的有76篇。一些县市报通讯员,如辽宁省东沟县于重恩和河北省滦平县袁顺亭等同志所写的来稿中,除对怎样办好县市报提出了许多建议之外,还呼吁:  相似文献   

8.
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50多家保留下来的县市报开始转型。2009年来,县市报的广告增长率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其增长性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日报。县市报如何取得收入的快速增长?本文作者介绍了县市报经营大市场类周刊的运作之道。  相似文献   

9.
本刊编辑部 《传媒》2003,(11):36-36
停办县市报是今年中央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农民负担工作中的一场重头戏。今年7月,中央决定,县(市、旗、城市区)不办报,只允许保留极少数已经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有办报基础的县市报——当地人口在50万以上、GDP在1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30亿元以上、报社年广告收入在400万元以上,并经严格评估论证后,符合条件的可由地市级党报或省级党报有偿兼并。 县市报何处去?本刊在今年第8期特别策划了《市场改变命运——县市报之归去来兮》等一组文章,初步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县市报的出路问题。三个月后的今天,县市报停办与否的命运大致尘埃落定,绝大部分县市级党报被停办,只保留一小部分经  相似文献   

10.
作为县市报,它既是县市委的机关报,又是当地人民的代言人,如何办得两头都满意,两头都爱看,是摆在县市报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要做到这一条,就要在把握正确导向的前提下,研究如何讲究引导艺术,努力提高引导水平。 要提高县市报的引导水平,首先要了解读者对县市报的要求,增强县市报的地方特色。据对镇乡通讯员及不同层次读者意见的调查,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一是报道要紧扣当地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二是  相似文献   

11.
浙江萧山日报和义乌商报、广东珠江商报、江苏昆山日报,是在2003年全国范围报刊治理整顿后保留下来的4家县市报.在报业不景气和竞争异常激烈的大环境下,4家报纸面向市场进行了一系列变革,成为县市报中的佼佼者.本文旨在总结这4家报纸在采编经营方面的特色,探讨县市报在市场化转型中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2.
浙江萧山日报和义乌商报、广东珠江商报、江苏昆山日报,是在2003年全国范围报刊治理整顿后保留下来的4家县市报。在报业不景气和竞争异常激烈的大环境下,4家报纸面向市场进行了一系列变革,成为县市报中的佼佼者。本文旨在总结这4家报纸在采编经营方面的特色,探讨县市报在市场化转型中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央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是建国以来中国报刊业最深刻的一次革命,而停办县市报,是报刊整顿中的重头戏,全国307家获得国家统一刊号的县市报90%被停办符合条件最终被保留下来的40多家,县市报绝大多数是市场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报纸,少数县市、报的前身因为是  相似文献   

14.
我认为,县市报要做到“三贴近”,解决的仍然是可读性问题。而这种可读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其历史阶段性的特点: 首先是市场经济的区域开阔性与县市报区域的狭窄性的矛盾。也就是市场经济是没有区域界限的经济,而县市报它的区域只局限于本县市。 其次是读者多与少的矛盾。中央和省级的机关报、行业报,都比县市报发行量大得多,但具体在一个县市区域里,县市报的订户又比其它大报数量大得多。这就  相似文献   

15.
成晓鹏 《今传媒》2007,(6):43-44
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报刊治理整顿,全国有200余家县市报被停办、取消刊号.38家经营状况良好,拥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和赢利能力的县市报被幸运地保留下来,分别由省级或地市级党报进行有偿兼并.当年,《昆山日报》依托名列全国百强县(市)榜首的昆山市,成为了县市报市场化改革的杰出代表,加盟新华日报报业集团,继续独立运营.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县市报有了很大发展.经过多年探索,其中一部分县市报已经走出了传统的办报模式,形成"党报性质、晚报风格"的县市报办报思路,两个效益并重,成为最受当地百姓欢迎的报纸.特别是在2003年全国县市区域报整顿改革后,至今已近7年,目前全国县市区域报发展总体趋势如何?面对新形势,作为县市区域报又应该如何寻求突破口?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  相似文献   

17.
耐人思考的依据提出县市报在面向群众报道上值得思考,并非“乱放炮”,意在于促进县市报的新闻改革。笔者由于主编《县报信息》的关系,常与一些县市报的老总们交换看法,也经常拜读兄弟县市报。总的说来,在面向群众宣传报道方面,许多县市报是重视的。但是,也确有部分县市报对此有所忽视。笔者在翻阅华中、华东、华北三家办得较早的周二刊县市报发稿情况时,作了粗略统计。今年五月,这三家报纸一二版共发稿273篇,其中县里各种会议报道34  相似文献   

18.
针对县市区域报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去年底,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明确提出,集团所属的县市报应办成以县域为中心的区域都市报。根据这一定位,集团所属的各县市报开展了转型工作,进行新一轮改版,并初见成效。为了进一步推动县市报的转型工作,本刊从这期开始,开设“县市报转型”专栏,对各县市报的转型工作进行专题报道,以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明确定位,加快转型,推动县市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县市报总编辑要超越思想误区,这是当好县市报总编辑、办好县市报的一个重要前提。误区之一:“要把县市报办得广大读者都叫好不容易,能把县市报办得‘头头’满意就行了。”笔者就曾经在某新闻业务刊物上看  相似文献   

20.
11月29日下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召开县(市)报年度工作会议,集团下属九家县市报的总编辑、董事会各董事齐聚温岭,共谋县市报发展良策。浙报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姚民声,副总编辑迟全华,副社长王一义出席会议并讲话。 我省在国家报刊治理整顿中保留下来的九家县市报,在2003年至2004年的两年中,先后加盟浙报集团。两年中,九家县市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