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镜花缘》与《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作品,都写到了“女儿国”,但它们对《山海经》中所描述的“女儿国”的承继关系、女权意识及女儿国在两书中的权重和描写手法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镜花缘》较《西游记》中“女儿国”的描写、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抨击更具讽刺和批判性,这与李汝珍所生活的时代和当时社会人文思潮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
《成长》2006,(8):76-78
小时候看《西游记》,第一次知道有“女儿国”这一说,虽然不知道《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是否和泸沽湖的“摩梭族女儿国”有关,但那里始终是我向往的一片神秘之地。摩梭族至今仍奉行着“男不婚,女不嫁”的走婚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她的小说《天堂》、《秀拉》和《所罗门之歌》中构建了一个个女儿国,以纯女性的乌托邦与白人男性占中心的文学传统和种族主义社会挑战和抗衡。这些女儿国都有一个核心女性支撑、庇护着女性空间中的每一位成员,抚慰并缓和着她们的苦难。这些女儿国虽然最终解体,但它们的曾经存在极大地震撼了传统的男权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4.
我是主张趣味读书的人。能把书读出活色生香的,我想到三人。“补白大王”郑逸梅长年浸淫古今典籍,最懂得读书之妙。他论及读书时写道:心中无一事萦系,然后读书得其奥,饮酒得其趣,睡眠得其适,游赏得其幽。读《离骚经》宜于茶余,诵《剑侠传》宜于酒后,天下惟善读书者,不负花月,不脱酒盏,不离山水,不绝美人。读美人传宜缓,缓则愈觉绵。读英雄传宜急,急则豪气直达。读《红楼梦》宜于暖阁,读《水浒传》宜于风廊。风日晴爽不出游,有负天时;明窗净几不读书,有负地利;高朋满座不饮酒,有负人和。英国诗人弥尔顿的读书体会另有一番景观。这位剑桥大学…  相似文献   

5.
《西游记》里有个女儿国,校园里怎么会又出现一个女儿国咧?其实呀,不过是我们女生的小天地——幼师班。我们的女儿国有50位公民,都是花季少女.个个都很出色。瞧,机灵鬼豆豆款款走来了。豆豆走起台来颇具名模风范,特别是走到座位上的那个亮相,嘿,韵味十足。可她没想到“女卓别林”胖胖正走在她后面,  相似文献   

6.
女性之间姐妹情谊的书写是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海峡两岸女作家对此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台湾作家杨千鹤的《花开时节》、张洁的《方舟》和王安忆的《弟兄们》都描写了三个女性之间的交往,构建了女性三人行的乌托邦。女儿国的构建是女子反抗的重要方式,女子通过寻找同性之间的安慰借以对抗传统男权的压迫,然而女儿国是一种乌托邦,姐妹情谊是不堪一击的。  相似文献   

7.
女性之间姐妹情谊的书写是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海峡两岸女作家对此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台湾作家杨千鹤的《花开时节》、张洁的《方舟》和王安忆的《弟兄们》都描写了三个女性之间的交往,构建了女性三人行的乌托邦。女儿国的构建是女子反抗的重要方式,女子通过寻找同性之向的安慰借以对抗传统男权的压迫,然而女儿国是一种乌托邦,姐妹情谊是不堪一击的。  相似文献   

8.
《镜花缘》的情节结构是属于复仇悲剧的文类,跟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复仇悲剧结构相类.不过,《镜花缘)的悲剧成分给淡化了,而武则天跟中宗终于“和解”.《镜花缘》描写的主要斗争,是武则天跟被镇压、支持中宗的“保皇党”之间的斗争,武则天后来为时势所迫,还政中宗.本论文同时认为,小说中“女儿国”的情节,隐隐地和全书主线平行;“女儿国”的故事,并没有因为林之洋离开女儿国而结束,仍细水长流,直到全书结束,副线跟主线互相映衬.  相似文献   

9.
网络游戏,曾一直被男性玩家霸占着,如今,在网游世界中的《梦幻国度》,将是女性撑起的半边天!“梦幻国度”将成为网游世界的“女儿国”!就让我们看一下它吸引女性玩家的独特之处在哪里?究竟为何成为网游世界的“女儿国”?  相似文献   

10.
"支格阿龙"神话是流传于彝族地区,并对彝族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神话故事。支格阿龙是彝族母系社会衰落时期,男人为了建立父系文明的需要而树立起来的一位英雄偶像。《搓日阿补征服女儿国》叙述了搓日阿补与女儿国展开的一场斗智斗勇的比赛,实质反映了父权意识与母权意识之间的斗争。神话中包含的父权意识非常浓烈,女儿国的覆灭预示着母系社会将最终走向灭亡。通过对这两部神话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其中的异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印证彝族社会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曾经历了激烈的斗争。  相似文献   

11.
尽管《镜花缘》构建了一个看似“女尊男卑”的女儿国,也表达了保护女性、反对缠足等有一定进步性的思想,但并没有真正达到“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度.李汝珍在《镜花缘》中描绘的那个“女尊男卑”的女儿国,其实传达的也是一种“男女不平等”的思想,其本质是对“男权”的镜像表达,是男权意识下的古代男性文人对“男权”的一种呼应.  相似文献   

12.
尚磊 《中学科技》2010,(6):23-23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曾经经过一个全是女子的“女儿国”。世界上还真有这么一个“女儿国”。 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原南斯拉夫,有一个名叫嘉历尼克的市镇,里面住着的全是妇女,她们管理市工会、邮政和治安,警察也全由妇女担任。更有趣的是,市内大部分人都是四五月间出生。  相似文献   

13.
在比较普遍的观念里面,唐僧不与西梁女儿国国王成亲,是因为他本是一位得道高僧,为了自己崇高的理想,为了普渡众生,肩负着去西天取经的重任。但是一直以来,我都坚信还有另外的原因。昨天,我再一次反复观看了《西游记》这一集,终于给我找到了唐僧不与西梁女国国王成亲的真正原因。在《西游记》里面有这么一段故事:那天夜里,女儿国的大国师奉命先将唐僧三个徒弟安排到一边去大吃大喝,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到一所学校调研时听了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老师让学生交流在家读课外书的情况。其中一位学生读了高尔基的《童年》,他很流利地为大家介绍一些情节,甚至还背诵出一些句子。另一位学生说自己看了一本漫画——《糖醋西游》,说的是唐僧师徒来到女儿国,都不愿意去西天取经了,纷纷留在女儿国里做了女婿。说到这里,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15.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乐园》,其女性命运的描写具有独到之处。乐园存在的原因、存在的可能性及最终消失的成因,都离不开对女性角色的解读。在一个由男性价值观支配的世界中,这样独立的女儿国必遭多重限制,且可能在男性的侵入下解体。  相似文献   

16.
《九州·华胥引》作者唐七公子介绍: 唐七公子,幻想言情作家。在晋江原创网发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为读者所瞩目,现已出版发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岁月是朵两生花》和《九州·华胥引》等部分作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于1986年以电视剧的形式登上了电视机荧幕,轰动一时。其中具有中国民族元素的插曲《女儿情》所带来的柔情似水为取经女儿国的情节增添了许多色彩与情感,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与青睐,在随后不同版本的电视剧《西游记》中依旧存有重要的作用,几乎未被删减,也在近些年受到不同风格的改编与翻唱,其歌曲的古香古色的中国民族韵味、创作手法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8.
大观园原是贾府为迎接贵妃元春回家探亲而建造起来的省亲别墅。大观园是个规模宏大的贵族庭园,方圆有三里半,其中风景区有七八处,亭台轩馆有十几座,真是“说不尽的太平景象、富贵风流。”住在大观园里的,除宝玉之外,都是年轻女子,因而大观园被称之为女儿国。这个女儿国在贾府内部固然是个比较自由的天地,但也不是个世外桃源,贵族家庭所存在的种种矛盾斗争也必然要反映到这里来。高中课本里《抄检大观园》一文写的就是这场轩然大波,它的产生就是由于贾府主子间内部矛盾所引起的。抄检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重大事件,其寓意是相当深刻的。大…  相似文献   

19.
《源氏物语》与《镜花缘》中的女儿国虽然都是以女子为主角重在表现女性的美好与才华,但其实质上却是以男子为中心的男权社会的镜像。然而作者又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于女子存在状态的观照,从而为封建社会中丧失独立人格、地位低下的女性发出了要求平等的呼声。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正反映了作者自身思想上的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20.
庐隐的《丽石的日记》与凌叔华的《说有这么一回事》是两篇女同性恋题材的小说 ,二者都表现了对传统性别秩序的质疑与反抗 ,前者的理想在于营构一个带有自恋意味的女儿国的乌托邦 ,后者以女扮男装的方式表达出“男性化抗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