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况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和第11届亚运会东道国最大的报纸,人民日报认真贯彻中央的各项指示以及编委会的意图,以空前宏大的规模、生动活泼的形式,对本届亚运会作了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有重点的报道。从去年9月20日到10月9日,国内版除一版外,在二、三版共出亚运专版39块,海外版出专版43块;本报创办的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份对开4版大型彩色日报《亚运新闻》共出17期,平均每期发行近10万份。这段时间的报道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前不久本报版面(包括海外版及《亚运新闻》),获全国亚运会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比特别奖,2篇作品、1个专栏获一等奖,6篇作品、2个专栏获二等奖,2篇作品、3个专栏获三等奖,5篇作品获荣誉奖。去年4月中旬,报社编委会批准了第11届亚运会  相似文献   

2.
人民日报1月份一版新闻,使人耳目一新,十分可喜。一喜新闻新。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今天,读者非常希望了解全国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报社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一个月登出200余篇有关发展经济、改革体制、落实政策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新闻,提出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宣传了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们紧紧围绕舟山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精心组织了几项重大新闻报道的策划。 一是从去年4月19日开始到5月24日结束的“‘实’字文章大家谈”。“‘实’字文章大家谈”是去年市委宣传部确定的重大宣传战役,作为市委机关报,报社党委、编委会对此作了精心策划,  相似文献   

4.
看了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无锡日报》周末青年版,有面目一新之感,经过仔细琢磨,觉得这个专版具有这样几个特色。一是编排形式别具一格。这个专版有选择地宣传了五个新闻人物,他们是工人、农民、党的干部和知识分子。每篇报道都  相似文献   

5.
李素丽是去年以来各新闻媒体争相宣传报道的一位先进人物。目前,关于李素丽的宣传可以说已经告一段落,应该对这一宣传进行回顾和初步总结。我以为,我们工人日报关于李素丽的宣传,是本报近年来关于先进模范人物最成功的一次,标志着本报在关于徐虎的成功宣传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也超过了其他中央新闻单位关于李素丽的宣传。其中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推广。应该说,关于李素丽的宣传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其一,当时正处在十四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后,关于相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关于思想道格建设的宣传,已经形成了相当炽热…  相似文献   

6.
今年初,湖南《邵阳日报》为了增加新闻的时效,多让“昨天”在报纸上出现,报社领导决定在本报设立“快速反应记者”。并确定由我和本报政教部副主任袁通杰为“快速反应记者”。1月8日,一条《本报特设快速反应记者》的花边新闻在一版见报,并将我们的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信息     
湖南日报发表《本报公告》希望社会各界协助报社搞好队伍建设去年12月21日至23日,湖南日报连续在一版突出位置发表《本报公告》,向社会各界提出三点请求: (一)本报记者进行采访活动时,请被采访单位和个人不要以任何形式赠送礼物,也不要宴请,(二)本报记者采写新闻报道是自  相似文献   

8.
“各位同仁你们好,为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本报二版拟定本周至年底开办《解难送暖到边关》专栏。稿件为现场见闻、一事一报,1200字左右,配照片,请各位抓紧采写。”去年11月3日,军报军事部后勤组组长刘明学给我发的一则短信,使我这个到报社工作刚刚半年的新记者很是激动,我感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在接下来的近3个月时间里,我采写的一批稿件,经过编辑部同志的指导和精心打磨,先后有8篇见报,其中有4篇刊发在二版头条位置,有2篇被报社评为好稿。  相似文献   

9.
新疆日报“庆祝建国40周年”的宣传,从去年8月初开始到10月底结束,历时三个月,发专稿300余篇。由于准备充分,组织得当,参与广泛,上下齐心协力,数量与质量均较好地实现预期目标,而且整个报道与“稳定、鼓幼”的总体宣传构想相一致,在平息北京反革命暴乱后应时而出,主观努力与客观效果在相当程度上得到统一。编委会主要领导在总结时指出,这次打了一个漂亮战役,是本报40年间关于成就宣传的又一突出成果。  相似文献   

10.
劳动报改革是去年1月总编辑顾行伟新上任后开始的。一年半来,在市委宣传部领导下,报纸由四开四版扩大到四开八版,后又增加一张八版月末版;报纸的内容丰富多彩,可读性大大增强;报社同仁的经济收入比原先翻了一番;在全国和上海好新闻评比中屡屡得奖,获奖级别之高,数量之多,为本报历史之最;报纸发行量在上海各报普遍下跌的情况下,劳动报今年发行量比去年上升了5%,且有15%是自掏腰包的个人订户;本报独家新闻、深度报道几乎每天被上海电视台、电台早新闻节目转载,有的还  相似文献   

11.
努力探索组一版新路《万县日报》陈俊德本报从1988年3月份起,固定专人组一版。其目的是便于统筹安排各部送发一版的稿件,更好地体现宣传意图,力争把一版办出特色,办出个性。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报社领导要求组版编辑转变观念,走出“组版匠”的误区,创造性地开展...  相似文献   

12.
谷城报作为中共谷城县委的机关报,如何教育引导全县人民结合谷城县实际,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推进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本报宣传工作中的一项首要任务.报社编委会先后召开三次会议讨论研究,认为,谷城报作为县级党报,是最基层的一张报纸,同时,又是离群众最近的一张党报,我们所报道的人和事都是群众身边的人和事,真实可信,感染力强.我们必须发挥基层党报的优势,在加强常规精神文明宣传报道的同时,还要选准突破口,办好骨干栏目,形成舆论强势,促进全县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过去本报也作过大量的模范人物宣传,开辟了“反腐倡廉征文”、“为党旗增辉”、“播撒文明的人”等反映精神文明建设的专栏,但宣传效果不尽人意.这些专栏随意性强,形式单一,无特色.怎样使所直传的模范人物成为“精神文明的引路人”,达到“宣传一个点,感染一片,带动一片”的效果?报社编委会经过讨论,最后大家把思想集中到了“一线党员写真”这一主题上.确定“一线党员写真”这个栏目主要有三点考虑:一是这个栏目要宣传的对象党员,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二是这个栏目宣传的党员来自于一线,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三是这个栏目名称的本身含义也限制了所写对象的事迹是近几年所发生的事,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本报将这个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一年一度空前激烈的报刊发行大战尘埃方才落定,随之而来的则是各家报纸在自己版面上大幅刊登宣传本报发行量的广告。发行量大的称:本报发行量高达多少万份,居本市所有平面媒体之最!发行量小的则称:本报发行量突破多少万份,创历史新高! 目前各报发行量像商业秘密一样,其神秘之处就在于发行量有内部版和对外版两种版本。内部版是报社对内部员工宣布的实际发行数,其数字是真实的,目的是提醒员工报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并以此促使大家为提高报纸发行量而努力。而对外版,也就是报社对外公布的发行量,其数字很有可能是虚报的,远远大于实际发行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究的是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规则,谁要破坏这一规则,必将遭到市场的惩罚;另一方面如果  相似文献   

14.
去年下半年,我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分配到报社。在见习期间,我备尝了酸甜苦辣之味,现将之书于纸上,向同行各位请教。试用三个月和社会上许多单位一样,本报对研究生不是很感兴趣,认为研究生要么自恃胸中墨多,盛气凌人,不易“驾驭”,要么书呆子一个,不善奔跑。因此和报社“谈判”那天,报社领导毫无客气地对我说:“试  相似文献   

15.
概况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和第11届亚运会东道国最大的报纸,人民日报认真贯彻中央的各项指示以及编委会的意图,以空前宏大的规模、生动活泼的形式,对本届亚运会作了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有重点的报道。从去年9月20日到10月9日,国内版除一版外,在二、三版共出亚运专版39块,海外版出专版43块;本报创办的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份对开4版大型彩色日报《亚运新闻》共出17期,平均每期发行近10万份。这段时间的报道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前不久本报版面  相似文献   

16.
章敏 《视听纵横》2002,(5):46-47
从今年开始《浙江广播电视报》(以下简称本报)扩为二十四个版,现在大多数的报纸都多于这个版数,但就本报来讲,是一个“量”的飞跃,作为报社的一名编辑,很希望本报借此达到一个“质”的飞跃。我认为简单地讨论如何安排这二十四个版的内容,是避重就轻了,本报要下功夫的地方是如何以质保量。本报在我省算得是历史悠久,但不客气地说,她与生俱来也有许多“硬伤”,概括说来有以下几点:A、广播电视报是依托广播和电视的一张报纸,从诞生之日起,在编辑工作上就处于一种被动的地  相似文献   

17.
国内新闻界     
《天津日报》实施“七个一工程”带来新气象 《天津日报》从去年七月一日在——版实施“七个一工程”以来,收到明显成效,全月一版评出好稿三十八篇,基本达到了编委会每天做到有一至二条好稿的要求,同时也得到了市委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所谓“七个一工程”,就是“一个好头条,一条好新闻,一张好照片,一篇好言论,一个好专栏,一篇好特写,一个好标题,争取每天做到其中的一至二条”。为了保证这项工程的实施,编委会还规定了工业、财贸、农村、政教各部每月需要完成的头条指标,使“七个一工程”落到了实处。 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一版的面貌有明显改观,主要表现为,一,配合全市区县局领导干部会议,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了以“认清形势,把握大局,抓好大事,重点突破”为题的四篇本报评论员文章,突出了报纸的指导性;二,一版头条报道领域进一步拓宽,既有宣传改革的《“小包租”启示录》,又有反映本市经  相似文献   

18.
在广大读者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去年7月1日,本报由四开8版扩为四开16版,成为国内第一张版面最多的综合性报纸。这个重大的历史性决策,不仅没有使本报的发行量下降,反而上升了4万余份。今年以来,本报的发行量仍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已达168万余份,仅次于人民日报,成为全国发行量第二的报纸。面对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在扩版提价的情况下,本报为什么还会取得这样的成果呢?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老社长赵超构关于“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办报宗旨和“最要紧的是了解读者”的亲切教诲,无时不在激励着全体同仁树立群众观点,增强读者意识。去年扩版之前,我们成立了由报社主要领导和采编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社会调查组,广泛深入工厂、农村、机关、学校,奔波于大街小巷、百姓之家,虚心倾听各类读者对报纸扩版的意见。这一切,使我们对读者想什么、要什么,做到了心中有数,因而对策划扩版后的报纸格局、确定编辑思想、开设有关栏目,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在扩版取得初步成功之后,我们又于去年10月18日到11月21日,通过版面开展了一次规模更大的有奖调查活动,征询广大读者喜欢看什么、不喜欢看什么、还有什么建议和要求,结果有65000余位读者寄来了反馈信。这对我们巩固和发展扩版成果,进一步搞好今年的报纸宣传,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盐阜大众报》自一九八四年九月十八日开始,在二版和三版上的适当位置添置“本报责任编辑”姓名,这种做法好,其好处有二: 一、报社内部的责任明确,责任编辑会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另外,如果见报的稿件有什么问题,读者可以直接向责任编辑反  相似文献   

20.
四化建设的先进人物的大量涌现是我们时代的特征。努力认识、热情宣传先进人物,扩大先进人物思想情操和风格的社会影响,是时代赋予报纸的使命。去年以来,我们共宣传了各条战线先进人物五百七十多人,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百多人,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