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数字化变电站相关知识的学习,结合本局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情况,对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OOSE)报文模型进行分析,对 GOOSE 报文通信传输的方式,GOOSE 通讯要求及其实时性的要求进行介绍,认识到在数字化化变电站中采用 GOOSE 报文传输信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正引言数字化变电站中,模拟量通过采样值(SV)报文传输,状态量和跳闸等信息通过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时间(GOOSE)报文传输,间隔层的联闭锁也通过GOOSE方式实现;数字化变电站采用网络通信,各设备间的交互更为频繁、数据之间配合更为严密,因此通信报文的正确性、参数的合法性、时序的合理性等更为重要,因此出现了两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变电站以二次虚回路代替传统的二次硬回路,将配置信息存储于SCD文件内,使得运行维护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开展工作。但传统SCD文件可视化尚存在信息显示较抽象、光纤回路信息不完善和图示缺乏人性化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网络拓扑的数字化变电站虚回路三维可视化方法。首先阐述了数字化变电站网络结构和二次回路特点;然后分析数字化变电站SCD文件结构和传统SCD可视化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数字化变电站虚回路特点和实际工作需求,研究基于网络拓扑的数字化变电站虚回路三维可视化方法。本文方法已在某市数字化变电站部署实施,简化了现场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电力系统中数字化变电站关键技术是广大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这也代表了未来变电站技术的发展趋势。健全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应用体系,才能为现阶段变电站的工作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数字化变电站的关键在于信息采集、处理与传输,需要从技术方面进行革新,才能够保证各个层次关键技术的根本性改革,推动我国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本文就从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关键技术应用切入,深入剖析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模式的优化,希望能够对广大同行起到借鉴与参考的作用并推动我国变电站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溥涛 《科技风》2011,(1):177+184
随着非常规互感器逐步在工程中代替传统电磁互感器运行,IEC 61850标准的颁布及其对信息的统一建模,高速以太网技术构建的变电站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的应用、智能化断路器技术的发展等,使得数字化变电站及数字化电网概念正被逐步提出。  相似文献   

6.
孙晓斌 《科技风》2013,(15):108-109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变电站自动化也在不断地变化,而数字化变电站的实现,有效的推动了变电站综合技术地提高。对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研究实现了信息平台的可操作性。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和特征,简要总结数字化变电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它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自动化的综合型变电站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在线监测和技术中关于智能一次设备的应用也更加完善。数字化变电站实现了变电站监测信号、控制命令、保护跳闸命令等信息的数字化采集、传输、处理和数据共享,彻底颠覆了传统变电站的测控模式,拓展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新型功能开发的空间,推动了变电站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的设备、通信规约的选择和网络结构、装置的二次设计包括组屏方案和端子排图设计都十分重要,它们是建设一座数字化变电站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如何有效地认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风险和避免这些风险,是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实际问题.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遗传算法引入到信息传输风险度评估中,建立了信息传输风险度的数学评估模型,并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产生的风险度基本接近于期望结果.  相似文献   

9.
李疆鹏 《金秋科苑》2011,(2):154-154
数字化变电站是建立在IEC61850通信规范基础上,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本文主要就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0kV明辉变采用全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传统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以光纤以太网连接到所需设备,这样做不需要大量的二次电缆接线,运行中不容易产生故障和传输环境中的电磁干扰,减少二次回路故障,且能实现数据源头的采样信息共享。文章介绍了一种数字化保护改造实施方案,提出了数字化改造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变电站是指采用数字化一次设备,通过计算机和电子技术,采用一致的国际互联标准,使变电站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输出从底部到站层完全数字化。数字化变电站具有很多优点,但在环境适用性、计量标准、运行规程、系统安全方面仍然有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制约了其发展,本文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宋洋 《中国科技纵横》2014,(22):103-104
数字化变电站由于其可将信息的采集、处理和输出等过程完全数字化的优点,已成为当今电力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如何确保数字化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仍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本文以数字化变电站当前技术应用为背景,研究电子式互感器和光纤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IEC61850标准和数字化变电站的电能计量系统的结构组成,随着IEC61850标准在变电站中推广应用,作为变电站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能计量系统也需要设备信息数据的数字化、通信网络的标准化,以适应数字化变电站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已由最初的理论研究逐步走向工程实践。通过以往大量的实践结果表明,如果可以科学合理的利用数字化变电站可以有效的实现信息的统一处理,与此同时还能够很好的协调变电站内IED、变电站、控制中心的互动运行能力。鉴于此,本文将会首先介绍数字化变电站的一些主要特征,然后对实现110KV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IEC61850通信规范基础的数字化变电站,可以实现二次设备之间互操作及信息共享,并实现一次设备智能化及二次设备网络化。在尼泊尔工程110KV数字化变电站工程实践中,监控系统实现了GOOSE网络体系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变电站网络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将引领未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发展,其建成和运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常规变电站中,来自不同信息采集单元的设备信息难以共享,规约的执行不一致造成不同厂家设备不具有互操作性,由于互操作性差等原因导致系统可扩展性差,二次电缆影响系统的可靠性。相比之下,数字化变电站的优点更为明显,非常规互感器实现了数据采集数字化,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分为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的系统分层具有很高的可靠件且减少了连接电缆的一些问题,组合电器使系统结构紧凑,IEC61850标准的出现使系统建模有统一标准,从而实现设备互相操作和变电站信息共享,智能断路器等的应用使设备操作智能化,网络通信技术的提高是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变电站是在IEC61850标准和通信规范基础上,由诸如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构建,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适当数字化变电站中电力系统或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发出预警或者实施自动化措施,切断故障发生的线路,保障数字化变电站的远程自动化装置。本文将探讨继电保护装置在数字化变电站失效后的保护措施,以期为数字化变电站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详细分析了自动化设备采用报告控制将站内信息上送远动装置的实现方式。本文所介绍的远动系统的各个方面的特点,综合分析来说,它比传统配置方案有较大改进,而且也适合IEC61850标准的应用现状,对国内相关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潜在的安全风险。日常网页访问所采用的HTTP协议就存在明文传输的安全漏洞,为了调查网络运营者是否针对HTTP协议的安全漏洞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及分析明文传输敏感数据产生的后果,本文采用了抽样分析的方式,针对部分网站开展了调查研究。利用Wireshark软件筛选并分析了部分使用HTTP协议的网站,发现部分网站仍采用HTTP协议传输敏感信息。此外,部分网站虽然针对特定字段进行了加密处理,但其机密机制存在漏洞,无法抵抗重放冲击,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是应用IEC61850进行建模以及通信的现代化技术,它采用新型互感器,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解决了低压侧开路引起的过电压等问题。同时,数字化变电站采用程序化控制,减少人为误操作。目前国内外都在进行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相关研究,并进行了实际应用,未来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将全面取代传统的变电站技术,数字化变电站建设是变电站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