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材简析】《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用神奇的灵性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春天、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作者也从中触摸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相似文献   

2.
写在故事前: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语文第八册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文笔细腻,语言丰富、优美,描写了盲童安静在花丛中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随着课文的叙述,我们可以读到四个层递的"春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触摸到了清香袅袅的春天,"蝴蝶在手指间扑腾"触摸到了灵动的春天,这是盲童安静触摸到的春天,是自然之春;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所触摸到的春天,这是作者与盲童安静用心灵触摸到的春天,是内心生命涌动的春天;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许久,她张开手指"和蝴蝶的"扑腾""扑闪着翅膀飞走了"是学生能通过文字触摸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春天。只要你的内心是充实而丰富的,最简单的事物,哪怕是那么一只小小的蝴蝶,都能让你感受到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所以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写到"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每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即使没有健康的体魄,只要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可以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一、说教材阅读《触摸春天》这篇课文,一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小女孩穿梭在花丛中。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蝴蝶。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  相似文献   

4.
一、说教材 阅读《触摸春天》这篇课文,一幅生动的画面映人眼帘: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小女孩穿梭在花丛中。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蝴蝶。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  相似文献   

5.
一、文本浅释《触摸春天》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如花的小女孩穿梭在美丽的花丛中,就像一只飞舞的蝴蝶。蓦地,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竟然奇迹般地拢住了一只蝴蝶。美丽的蝴蝶在她手指间扑腾,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课文描  相似文献   

6.
《触摸春天》是一篇情真意切、美丽动人的文章,读来令人感动,读后给人思考。春暖花开之时,一个叫安静的盲女孩穿梭在花丛中,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小女孩仰起头来张望。  相似文献   

7.
<正>一、文本浅释《触摸春天》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如花的小女孩穿梭在美丽的花丛中,就像一只飞舞的蝴蝶。蓦地,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竟然奇迹般地拢住了一只蝴蝶。美丽的蝴蝶在她手指间扑腾,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课文描  相似文献   

8.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小女孩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作者以有别于常人的细腻的眼光,捕捉到了一个盲女的小小的动作,更重要的是作者被这一小小动作感动着。原来“春天是可以触摸  相似文献   

9.
精读课文是教学中的"大餐",需要细嚼慢咽,但是也要有重点,哪些需要细细品味,哪些一带而过,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不好把握。本文以《触摸春天》一课为例,紧扣文本,细细品味,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细品文本]《触摸春天》讲述了盲童安静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在花丛中用手、用心触摸春天的故事。揭示了谁都有把握生活的权利,只要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就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这一深刻的道理。一、细心品读,让安静感受春天的  相似文献   

10.
《触摸春天》主要描述了盲童安静用她独特的方式去触摸春天、感受春天、捕捉春天的故事。细细品读,会触碰到一种别样的生命力,同时也会让人产生人生顿悟。一、从"灵性"入手《触摸春天》是一篇语言简练、意境优美且包含了丰富人生顿悟的文章。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体会盲童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从而拥有关爱之心,同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关键语句并积累语言素材,学习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相似文献   

11.
<正>看东方喷薄欲出的朝阳,谁能想起它在黑夜中探索的磨难;看林间青翠欲滴的小草,谁能想起它在土层中挣扎的心酸;看花海翩翩起舞的蝴蝶,谁能想起它在厚茧中探究的艰难。茫茫宇宙,探究的伟业随处可见,那是人生的追求与挑战。若执探索之篇,定开人生炜烨之华。探究的人生充满着传奇与佳话,那是一种信念。她,出生在波兰华沙的一个普通教师家庭,十岁丧母,家庭贫困。  相似文献   

12.
《触摸春天》主要描述了盲童安静用她独特的方式去触摸春天、感受春天、捕捉春天的故事。细细品读,会触碰到一种别样的生命力,同时也会让人产生人生顿悟。  相似文献   

13.
【阅读指向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以"生命"为专题展开的。选编的中外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写了对人生的感悟。《触摸春天》写了一个小女孩儿穿梭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失去光明的她,竟然拢住了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这个小女孩儿就是安静。她是一个特殊的孩子,说她特殊,是因  相似文献   

14.
捧读课文,一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小女孩穿梭在花丛中。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小女孩仰起头来张望。  相似文献   

15.
呵护世界     
我曾经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公园里散步,当我走近一座花坛时,一个像鲜花一样美丽的小女孩挡住了我,轻轻地说:“叔叔,请你不要走过去,那边有只漂亮的蝴蝶,请你不要惊吓了它。”在我看来,这小女孩呵护的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小生灵,她关爱的是自己面对着的美好的世界。在我们面对自己时时触摸的生活,面对与你打交道的人们时,你是不是像这个小女孩一样地小心呵护,给以关爱呢?我们是否常常因为自己的一声斥责、一片怒容、一句搪塞,或是一时的冲撞,就这么弄伤了对方的心灵,或是大煞风景,破坏了美好的景致?当然,我们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常常有不顺心的时…  相似文献   

16.
<正>听林西县板石房子寄宿制小学卢艳丽老师朗读《触摸春天》,让人听出画面感,像在看一部盲童安静的微电影。她静静地穿梭流连在春天的深处,与春天的精灵——蝴蝶偶遇,那个拢住蝴蝶的瞬间,她用全身心感受到了春天的柔嫩、细腻与生机勃发。放飞蝴蝶,抬头仰望,更成为春天一个绝美的和谐镜头。好的朗读者像歌者一样,可以准确演绎作者的情感,并感染听众。语文老师要擅长朗读,课堂上要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大概是语文学科独有的特点。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一、表达性练笔这类课堂练笔是在学生充分阅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之后,产生新的思想认识、情感体验、表达欲望,若我们能适时地选择一个写的话题,让学生练笔,学生自然有话可写。如,在执教"触摸春天"时,在孩子们都能读懂"安静的心"之后安排一个练笔:"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仿佛望到了,望到了,望到了……"学生深情地写道:"她仿佛望到了蝴蝶飞  相似文献   

18.
一、课文简说 捧读课文,一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小女孩穿梭在花丛中.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小女孩仰起头来张望.  相似文献   

19.
课堂提问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教师的有效提问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方向,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提问,提问的总方向应是课文的教学目标。在此,笔者以《触摸春天》一课为例,谈谈如何通过巧问来提高课堂效果。一、纲领式提问:善张网者引其纲《触摸春天》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小女孩穿梭在花丛中,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  相似文献   

20.
【案例1】当激情遭遇冷场一次公开课上,我教学《触摸春天》,当我抛出一个问题:是什么使安静能极其准确拢住蝴蝶呢?是神赋予的灵性吗?当然不是,那又是什么呢?在一番慷慨激昂的渲染之后,相信学生的情感已水到渠成,每一位听课教师也都在期待着学生的精彩回答。可当我把话筒递到一位女生面前时,她回答道:我没有举手啊!声音虽轻,经过扩音,却清清楚楚地传遍了会场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