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59年.一个叫达尔文的英国人发表了举世闻名的《物种起源》。他自己也没想到的是.这本书阐述的“进化论”,在经过哲学家、思想家以及政治家们一系列的演绎后,演变成了一种政治学说和社会学说,并让人类由此癫狂了已经一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2.
从 2 0世纪 60年代以来 ,达尔文主义和新达尔文主义主要面临以下的问题和挑战 :化石的难题——对渐变论的不利证据 ,在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中 ,化石是他的渐变论学说的有力证据。但是 ,在化石记录中寒武纪大爆炸问题和物种大灭绝问题又否证了达尔文主义的渐变观念。寒武纪大爆炸是指大约 6亿年之前 ,几乎所有动物的“门”同时在地层中出现 ,完全没有达尔文主义者所说的共同祖先和渐变的痕迹。在化石记录中又有两次大灭绝特别引人注目 :大约 2 .45亿年前的二叠纪大灾难灭绝了海洋中半数无脊椎动物的“科”,包括了超过 90 %的动物种一同灭绝。另…  相似文献   

3.
第二大题第二大题为现代文阅读之一,考查科技文阅读,语料介绍了我国发现的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两侧对称多细胞动物“小春虫”化石的有关情况。“小春虫”化石是古生物学和考古学领域的最新重大发现。这段文字由2004年6月20日《文汇报》上的《“小春虫”激起大波澜》和《人类“高祖”渐露真容》两篇文章整合而成。“小春虫”化石是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陈均远研究员等人在贵州前寒武纪地层中发现的。它的发现,最大意义在于挑战了“寒武纪大爆发”理论,国际科学界将其誉为“进化生物学最重要的科学进步之一”。本题共4道单选题,每题3分,共12分。  相似文献   

4.
《琐忆》第一部分,记叙了鲁迅爱护青年的三件事。其中当写他为一个青年补靴子的事件时,谈到“进化论的思想”。应如何理解这段谈话的内容呢? 我们知道,“进化论”原本是19世纪英国的生物学家所创立的自然科学学说。这个学说阐明了生物由于自然选择和生存斗争,适者生存并发生进化,不适者被淘汰而消灭。这就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它彻底摧毁了“神创论”和生物不变化论,因此其意义远远超越了自然科学的范围,影响到社会科学和哲学的领域。19世纪末期,进化论传入我国,被那些寻求救国救民的“先进的中国人”作为观察社会、反对封建专制和外国列强的思想武器。青年时期的鲁迅,在读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后,便把  相似文献   

5.
我在《论孔子正名学说》(《甘肃师大学报》1979年第三期)一文中,主要以《论语》的本文为根据证明了:孔子“正名”的意思是正确理解词义和正确用词,不能解释为“正名分”。刊出之后,觉得光是那样论证还嫌不够,因为“正名分”说的主张者在论述学说的内容时,往往是大量引用孔子以前和以后的资料,对于《论语》本文引用反而很少。因此,想要廊清蒙在孔子正名学说上的重重迷雾,还需要对孔子这一学说的源与流作必要的论述。这就是本篇所要讲的。  相似文献   

6.
我已经初三了,很快就要中考了,可我的成绩依旧是“半桶水”的水平。刘伟的“要么赶紧去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句话让我燃起了奋斗的火焰。所以,我还真想对刘伟说声“谢谢”。——刘斯然评2010年21期《中国钢琴达人刘伟:要么赶紧去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创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可是直到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才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一九○二年,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十八号发表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中提到:“麦喀士(即马克思),日耳曼国(即德国)社会主义之泰斗也。”这是中国人最早提到马克思名字的文章。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四十二、四十三号上发表的《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一文中提到:“麦喀士,社会主义之鼻祖,德国人,著述甚多。”  相似文献   

8.
吴薇 《师道》2003,(1):60-61
我没有想到,孩子们会有这么多的苦恼和困惑。当我合起这本《和“巨人”对话》,崭新的墨香还在萦绕着我,我却早已陷入了深深的感动和沉思之中。柯岩老师的作品是从小就开始接触的,特别是那一首饱含着深情的《周总理,你在哪里》,每次读起都让我动容。怀着那样的敬重翻开这本《和“巨人”对话》,说实在的,起初,我并没有把这些被柯岩老师尊称为“巨人”的孩子们太放在眼里。我是一个高中一年级的班主任,虽然只有短短两年的教龄,可接触到的学生还不少,他们要么就是努力学习;要么就是过于贪玩没有端正心态,来来回回也就是那样的几个…  相似文献   

9.
智能设计论者(以下简称“智”):进化论仅是一种理论而非事实。科学界(以下简称“科”):“科学理论”一般是指“对自然界的某一方面所作的有充分依据的阐释,它可以包括事实、定律、推论以及经过检验的假说等”,而“事实”则是指“已经获得反复证明的、实际上已被大家公认为‘真实’的观测结果”。当科学家们谈到进化论时,他们并没有表示对这一理论的真实性有任何保留意见。进化论是以事实作基础的,因为有大量化石和不计其数的其它证据证明了有机物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进化的。虽然没有人直接看到这些变化,但间接证据既清楚又明确,足以令人信…  相似文献   

10.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品。小说描写了一只名叫巴克的狼犬在被人类的文明社会驯化后,最终再次回归本性返回原始荒蛮世界的故事。《野性的呼唤》体现了四种哲学思想,即: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马克思主义学说、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以及尼采的“超人”哲学,反映出作者本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对其世界观的形成及其创作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作文》2006,(3)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之一。他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等著作,将西方“进化论”与进步的社会科学学说系统地介绍到中国,产生过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毫无疑问,惠特曼的《草叶集》对郭沫若的诗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其影响的直接体现是《女神》中那些具有“男性的粗暴”的诗.然而,当我们在论及这种“影响”的时候,要么过于宽泛,好象没有了惠特曼的《草叶集》也就没有《女神》现在的模样,要么过于偏狭,认为郭沫若主要在《草叶集》里找到了一种“喷火口”或“喷火的方式”.无论是宽泛还是偏狭,我觉得都没有准确的勾勒出郭沫若受惠特曼影响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3.
胡适崇洋媚外,一面吹棒实用主义的祖师爷杜威的“实验主义”,首先把“达尔文一派的进化论拿到哲学上应用”(见《胡适文存》卷8·82页);一面用庸俗进化论歪曲达尔文的学说,否定生物界的发展有飞跃、质变,鼓吹用“一点一滴的变异”(见《胡适讲学近著》第一集631页),来否定物种的质变,诬蔑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代进化论思潮是在科学旗帜下形成的思想运动,这一思潮在当时的老庄学中也有鲜明的映射。无论是援引社会进化学说解《老》,抑或用生物进化论释《庄》,还是比较"天择"与"天钧"之优劣,都说明近代老庄学具备了全新的思想内容与时代特色。对于老庄与进化论的互证互释,其思想学术价值需要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互动的角度进行认识。一方面,随着西学在近代大量传入中国,中西文化之间势必产生激烈的交锋,老庄学不仅以其开阔弘大的学术品格,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学术平台,而且为应对与消化西学提供了深刻的哲学基础;另一方面,在回应西方各种学说的过程中,老庄道家显示出了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就与进化论的关联来说,老庄不仅能与进化论相通,还能补进化论之失,由此说明了老庄哲学的普遍性、深刻性和超前性。  相似文献   

15.
达尔文如果还活着,他老人家正好整整200岁了。而2009年,也恰好是伟大的《物种起源》出版150周年。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在科学上,也在思想上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认识自身的方式。然而,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我们仍然时不时地在一些“科普书”上看到诸如“挑战进化论”甚至“推翻进化论”的说法。这些说法靠谱吗?或者说,进化论能经得住这样的“拷问”吗?下面有请著名学者、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和大家聊聊——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与此相适应,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这就是,近代西方进化论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国由传入到播开,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成为这个时期社会思潮的主流。进化论作为一种进步的、比较系统的学说,是通过严复翻译和介绍《天演论》于19世纪来传入中国的。此后,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孙中山,乃至再后来的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思想家们都曾积极地宣传过进化论学说。进化论学说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巨大又深远。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的近3…  相似文献   

17.
说起地球上的第一批动物居民,你会想到谁?动画片《冰河世纪》中的猛犸?我国科学家陈均远最近在云贵高原发现了“贵州小春虫”化石,这说明:地球动物世界的第一批“居民”可能是在中国。陈均远是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他和同事们在贵州省瓮安县采集化石时,发现了10块“有贵州小春虫”的化石。仅有0.2毫米长的“贵州小春虫”,个体虽小,但在显微镜下纽扣状的身体中有成对体腔和成对感觉窝等两侧对称构造。距今5.8亿年的“贵州小春虫”被认为是迄今最古老的两侧对称动物,即像今天的苍蝇、鱼或人一样,拥有对称而不是圆形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正>元旦假期阅读了"六角丛书"之中外名人传记《达尔文》(张晓斌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1831年,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5年的科学考察,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和证据,经过不断整理和补充,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的生物进化论学说。不难看出,达尔文5年的科学考察为他思考物种起源这一"秘密中的秘密",并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年复一年的工作也如同达尔文的"环球旅行",但我们的大多数教  相似文献   

19.
距今543Ma前的寒武纪,地球上发生无脊椎动物大爆发,按照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在其更早的地层中,应能见到其相应的祖先或其活动痕迹,中国淮南新元古代地层中发现的掘迹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掘迹化石,其时限为距今700Ma,阐述了该掘进迹化石的特征,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达尔文鸣雀     
1831-1835年间.年轻的达尔文作为一名不领工资的博物学家随“贝格尔号”环球航行收集动植物、化石标本,为他后来创建进化论打下了基础。在达尔文带回英格兰的标本中.最著名的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鸣雀标本,它们后来干脆被统称为“达尔文鸣雀”。传说由于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看到如此多样的鸣雀才创立了自然选择学说。事实上,达尔文在岛上采集这些鸣雀标本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