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聿 《语文知识》2002,(1):21-21
“担纲”一词,各种辞书均未收,但出现频率相当高。从一些用例看,其意义应当是“担负主要责任”或“承担核心工作”。果真如此的话,下面几例中的“担纲”用得就不恰当了:  相似文献   

2.
"的话"是典型的话题标记,由"说NP/VP的话"的结构形式演变为"NP/VP的话"的话题结构,形成"的话"这一话题标记的真正动因是邻近选择原则和经济简省原则的合力。"的话"所标示的话题有三种:篇章话题、主话题、焦点话题。"的话"标示话题的标记功能有四种:凸显功能、激活功能、迟延功能、存续功能。"的话"正处于非语法化即词汇化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3.
(一)(1)谏言:劝人改正的话(2)诤言:直爽劝告的话(3)箴言:告诫规劝的话(4)忠言:诚恳劝告的话(5)名言:名人说过的话(6)格言:含有教益的话(7)诺言:应允别人的话(8)赠言:分别勉励的话(9)留言:临走留下的话(10)预言:预见未来的话  相似文献   

4.
1.最正确的话:至理名言2.最难听的话:忠言逆耳3.最“热”的话:众口铄金4.最杂乱的话:众说纷纭5.最违心的话:言不由衷6.最好“吃”的话:自食其言7.最好听的话:赞不绝口8.最虚假的话:言过其实9.最正义的话:仗义执言10.最机械的话:照本宣科11.最紧张的话:张口结舌12.最直率的话:直言不讳13.最不切实际的话:纸上谈兵14.最含混的话:支吾其词15.最夸张的话:口若悬河16.最感人的话:肺腑之言17.最强硬的话:强词夺理18.最甜美的话:甜言蜜语说“话”之最@孙祥虎  相似文献   

5.
多数科任教师都找过男孩的娘,他们的话如出一辙:"你的娃念书没上过心,也不合群。""吊儿郎当的!""大嫂,你可要抓紧教育啊!"  相似文献   

6.
“甜言蜜语”是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动听的话。 例如:“用甜言蜜语来拉拢、腐蚀干部,是投机取巧者惯用的手 法,必须百倍警惕。” “花言巧语”出自《朱子语录》:“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  相似文献   

7.
李炳霞 《山东教育》2005,(1):101-101
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话动.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佚名 《教师博览》2009,(12):58-58
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于说“按姓氏笔画为序”之类的话了.在大多数人心目里.姓氏是一回事。其实,在古代,姓和氏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心茹 《特区教育》2010,(6):10-11
我家最搞笑的就是我的弟弟了。 最近,他突然迷上了超人。超人的动作,超人说的话,超人的衣服。他一一都要模仿。他还天天不停地喊:“让我拯救地球吧!正义的力量!”之类的话!把我们弄得烦都烦死了!  相似文献   

10.
胖胖娃喜欢喝可乐,一喝就是一大瓶。 现在,胖胖娃不能再喝可乐了,他要写一段话,题目是“昨天我干了些啥”。写什么呀,胖胖娃拍了拍脑袋,可是,拍不出要写的话呀!  相似文献   

11.
“听话”论     
邵伟  赵桂珠 《初中生》2008,(12):46-47
记得小时候,听得最多的三个字就是“听话啊”。在家里要听家长的话,去串门要听叔叔阿姨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闯了祸、顶了嘴之后,大人最爱说的一句就是“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似乎人在童年时期最大的美德就是听话。凡是大人所说的一切“语重心长”的话,你都一定要听,并照着去做,这样的你才是家长心目中的乖孩子、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否则你便是“淘气包”、“差生”,长大后不会有出息。  相似文献   

12.
"看"的启示单以字形来说,手遮于目上即为看。手遮之目的,无非是为了看得更清楚、更明白。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学生看什么,怎么看确实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话  相似文献   

13.
《师说》:师者,所以授业、传道、解惑也。用当今的的话来说就是:作为教师是来传授知识、培养智能、解决疑难问题的。  相似文献   

14.
在电视里,你可能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豪华的宾馆饭店门口两侧站立着仪态端庄的礼仪小姐,她们举止优雅,言语温柔。在她们的引导下.镜头拉进到会议大厅.各界人士在融洽和谐的氛围当中商洽相关事宜。如果我告诉你,有这么一个专业几乎每天都会模拟各类大型会议庆典活动的策划组织与服务的话,你是不是感到新鲜并已经有些跃跃欲试了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每年一到招生时,许多中小学生的家长们都不约而同地开展“三择”活动:一是择校,二是择班,三是择座位。如果说家长对优质学校和分层次的“好班”进行选择人们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家长对座位的选择则有些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情意,饱含着纯洁的热爱,饱含着无限的感恩,饱含着热情的赞美……这样的情意,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我们都是茶乡人,如果把我们看成一片片绿叶的话,我们的根就在茶都大地。  相似文献   

17.
1.一句话都不说:()言()语 2.不爱说话的个性:()言()语 3.极多的话:()言()语 4.简洁的话;()言()语 5.英雄气概的话:()言()语 6自己对自己说话:()言()语 7.随意乱说:()言()语 8.私下议论或暗中中伤:()言()语 9.传播诽谤、诬蔑之类的坏话:()言()语 10.巧妙动听的编人的话:()言()语 匀几公咨国《‘卜言公咨” 答案 48 6.10 不言不语 衰言壮语 流盲蜚语 2.寡言少语3 自官自语7. 花官巧语 成语》 千言万语 胡言乱语 三言两语 风言风语 ‘..59“言语”成语@徽艺~~…  相似文献   

18.
请看下面几段话:①那天.我带着5岁的侄女去拔牙。回家的途中.我问侄女:“牙还疼吗?”谁知道侄女说了一句让我大跌眼镜的话:“我不知道呀.牙不是拔掉扔到医院的垃圾桶里了吗?”(《牙疼》,《楚天都市报》2003年4月17日29版)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曹刿论战》中有一段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其中的“再”字,是“第二次”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中的“再”意思不一样。此外,古汉语中还有“二”、“贰”、“两”等.这几个词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它们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一、“道可道”就是“道可言”吗 老子《道德经》开头有两句很有意思的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今通常把首句解为“道”不可言说,可以言说者即非“常道”之意,释“可道”之“道”为言说。高亨《重订老子正诂》、张松如《老子校读》、任继愈《老子新译》均持此说,实为因袭前人旧注如王弼《道德真经注》魏源《老子本义》等。然而从《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