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仿拟是修辞格之一.指故意模仿套拟某种既成的语言格式。仿拟诗是运用仿拟手法作诗.它属于杂体诗的一种.是作仿照前人有影响的诗篇.改动部分词句.使之变为一首有新内容和富于幽默感的诗。仿拟诗又称戏仿诗、依拟诗、套改诗和剥皮诗。仿拟诗如果写得好,能取得“旧瓶装新酒”,表情达意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举三首现代名人的仿拟诗.供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2.
仿拟辞格的流行语受到人们欢迎,因高频次的使用形成了一系列的流行格式。本文针对仿拟辞格的流行语的性质、分类、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仿拟流行语内在构成。  相似文献   

3.
赵立辉  栗冉冉 《现代语文》2006,(10):73-73,61
在新闻标题中,有一种辞格是很常见的——仿拟。所谓“仿拟”是指仿照一个现成的格式而临时新创的修辞方式,被仿的格式可以是词、短语、句子等单位。这种辞格的使用增添了新闻标题的表达效果。如:  相似文献   

4.
仿拟修辞由于具有特殊的表现效果,被广泛应用到影视语言的创作中,对增强影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具有重要作用。模因论对语言现象具有极强的解释力,模因和仿拟具有共同的特性,为语言中仿拟修辞的运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对语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仿调”,仿拟之一。指仿拟既成的格式或语气。 写文章或说话,学点“仿调”术,能使文章语言流光溢彩,平添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6.
短信息语言的仿拟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短信息采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方式,仿拟修辞格就是常用的一种。仿拟是仿照现成的词语或别人的话语,造出类似的词语或话语。短信息常用的仿拟类型有词句仿拟和文体仿拟。这种修辞方式可以使语言风趣幽默、新颖时尚、讽刺尖锐。  相似文献   

7.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正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网络语言,代表了一定的互联网文化,它广泛地出现在聊天、网络论坛(BBS)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合,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在网络语言中,"仿拟"辞格被大量使用.本文拟从模因论的角度对网络语言中"仿拟"辞格进行英汉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的表现形式,广告仿拟主要分为品牌自我生成、用户生成和竞争对手生成三个来源,通过仿拟广告文献和案例的梳理,我们剖析不同来源的仿拟广告对被拟品牌和原创广告具有的影响。被拟品牌应该根据受众对仿拟的反应来做出更加有准备的产品定位、市场定位以及面临危机时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语言具备了模因的特质,所以就有语言模因之说。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方式有重复和类推两类。仿拟是在原有的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模仿类推而得来,所以模因论可以为仿拟提供理论支持。另外,模因与仿拟有共同的特性。模因论可以为仿拟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进而揭示话语流传的规律,解释语言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0.
仿拟是商业广告丰富其语言、增强其效果的常用修辞手段,又是模因论在具体语言实践中的应用和体现。因此可以利用模因论解释“仿拟广告”的生成和传,从而为“仿拟广告”的“模因翻译法”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可庄可谐。“剥皮诗”就是“谐”趣诗的一种。“剥皮诗”是“拟古诗”的昵称,顾名思义就是把古人或别人现成的诗稍加修改,运用颠倒、增删、仿拟或者改动个别字等手法,使旧诗产生新意、妙趣横生的一种独特的谐趣诗体。  相似文献   

12.
语言风格仿拟是伴随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崛起而流行的一种较新的仿拟格。语言风格仿拟的载体通常是名篇、“流行体”、口吻以及名言等语段,风格仿拟行为可以在语言各层面出现;风格仿拟的目的是为了讽刺或游戏,是一种风格上的元语言戏仿;风格仿拟的生成手段有古今颠倒、中外错位;仿拟的效果和认知框架的重合度、模因的时效性等因素相关;风格仿拟的创造主体通常是青年男性阶层;对待语言风格仿拟应该持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语言模因与仿拟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有许多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日常生活中所见的语言模因与仿拟现象比比皆是,一时之间难以做出辨别.本文就中英文语言模因与仿拟的具体事例加以分析,以帮助读者能够对两者有一个清晰明确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仿拟是指模仿现成的词、句、篇创造新的词、句、篇的一种修辞手法。格式相同或相似,而意义相异或相反,这使得仿拟的仿体与本体同中有异,从而形成强烈的反差.内容新颖活泼,风格幽默诙谐,更能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5.
仿拟浅说     
本文从内容上和方法手段上等不同角度给仿拟格作了分类,着重分析了仿拟格的名称意义及其在内容上所包括的范围,概述了仿拟格与其他一些语言现象的区别,简述了仿拟格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仿拟既是一种修辞格,又代表了一种思维认知模式。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仿拟,能帮助学生掌握常用词、句、篇章的写作方法,轻松地运用于自己的语言表达。认知仿拟教学法是认知教学法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模因理论(简称模因论)能够对商业广告中仿拟的形成过程和传播做出解释。仿拟作为模因,其过程经历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四个阶段,其传播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仿拟的生成有其内部驱动原因,同时其背后存在人类主宰的、模因驱动的利他主义骗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哲学角度原型—模型论观点来探讨仿拟这一流行的修辞学现象,在该理论的关照下,重点分析了仿拟的类型及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仿拟越来越受人们欢迎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哲学角度原型—模型论观点来探讨仿拟这一流行的修辞学现象,在该理论的关照下,重点分析了仿拟的类型及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仿拟越来越受人们欢迎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20.
仿拟是一种重要修辞手法,也是一种认知行为。文章拟从认知角度出发,对仿拟中本体的选择、仿体的建构进行探讨,并指出只有在认知背景知识和现时语境共同作用时,人们才能对仿拟真正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