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历,是我国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就叫阴历。农历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19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大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我国农业长期沿用农历。  相似文献   

2.
羌族历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羌族历法起源于人们对天体运行及四季寒暑交替等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在古代,释比既是原始宗教的掌门人,也是羌族历法的执掌者和传承人。在明清之交,羌人"岁时不用官历",普遍使用羌历。羌历将一年365天分作10个月,每月36天,以农历冬至日为年始。到明代,羌历已经是一种十分精准的历法,不仅推演岁时准确无误,而且还能非常准确推算出日蚀、月蚀,做到"毫厘不差"。由于生存内在需求与外在因素干预的共同作用,大约从乾隆年间开始,羌人将羌年节从羌历十月初一(冬至)改为农历十月初一,将羌族十月历置换为农历十二月历。  相似文献   

3.
今年农历(癸酉年)是闰年,全年13个月,有383天。农历为何要设置闰年月?今年为何闰三月呢? 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作为根据的历法,所以又称阳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回归年其周期是365.2422天。因此公历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天。被民间习惯称作阴历的农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合历:所谓“阴”,它的历月以朔望月为基础,平均为29.5306天,因此大月30天,小月29天;所谓“阳”,它的历年基本适应回归年,以每年“立春”前后的一个朔日为岁首——正月初一。这样农历平年12个月只有354天左右,比公历年少11天左右,两三个农历平年就会与公历相差一个月左右,久而久之,会出现寒暑  相似文献   

4.
大家知道,农历每11年设置4个闰年。公历每四年一闰,一百年少一闰,四百年又多一闰。农历去年闰十月,公历去年闰2月。农历闰年加一个月,公历闰年加一天。我国通用的这两种历法,按上述办法设置闰年,固然有天文学上的原因,但也有其数学道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2天,而月亮绕地球一周(农历的一个朔望月)的时间是29天12小时44分2.9秒,合29.5306天,于是用辗转相除法,将一年中含有的月数365.2422/29.5306化为连分数得:  相似文献   

5.
历法是人们对年、月、节气、日等时间单位的科学编排和有序组织。历史上,世界各地曾产生过多种不同的历法,但其基本原理不外乎3种,即太阴历(阴历)、太阳历(阳历)和阴阳历。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即格里历)实际上为一种太阳历;而我国传统历法——农历(民间又称作古历、旧历或夏历),兼有太阴历和太阳历的特点,它严格地以朔望月周期为历月长度的基础,以回归年长度为历年的基础,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历。农历把日月合朔的日期定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的平均长度约为29.53059天,故历月的长度有29天(小月)和  相似文献   

6.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20课《腊八粥》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见在1976年1月3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编的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参考书对“乙卯年”的解释是:“农历一个年的名称。本课指1976年。”这个解释确切吗? 我们知道,我国历法采用公历和农历,在没有使用国际通用的历法——公历前,我们的祖先便采用天干地支相配以记年的历法——农历。它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它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  相似文献   

7.
闰月的由来     
正人们所说的"闰月",指的是在原本按顺序排列的月份中间多加一个月,这也是农历历法中特有的一种现象。那么,为什么农历中要设置"闰月"呢?阴历的一年我们从小就知道,现在我们使用的"阳历",也就是公历,规定一年是365天。但是,你恐怕不知道,中国传统的历法"阴历",也就是农历,它的一年可就不是365天,而是——354天!这是怎么回事呢?当初我们的祖先发明阴历时,是根据月亮的变化来计算时日的。月亮从满月开始,一点点变"瘦",直到变成一条月牙儿,也就是"新月",然后再一点点变"胖",又长回一轮圆圆的满月。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月"。但这"一个月"的时间,要精确计算,可不是正正好好的,而是29.5天。那这多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农历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由于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11天,所以在19年里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24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  相似文献   

9.
农历≠阴历     
关于我国的农历,不少人存有误解,把农历混同于阴历,甚至有人认为它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等等。世界上的历法共有三类:一类是阳历,即以地球围绕着太阳运行一周定为一年,共有365天。二是阴历,即以月亮的圆缺一次定为一个月,有29.5天,全年仅有354天。三是农历,即为阴阳合历。由于阴历比阳历少11天,又不顾太阳运行,不能反映季节,为了克服这个缺点,采取折衷办法,使与阳历配合得上,就规定每2~3年增设一个闰月以调整四季,使每年的天数与阳历的天数相接近,这样季候既能接近天时,又避免“寒暑倒置”,便于农事活动。我…  相似文献   

10.
农历≠阴历     
关于我国的农历,不少人存有误解,诸如把农历混同于阴历;认为农历无用;甚至认为它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等等。世界上的历法共有三类。一类是阳历,即以  相似文献   

11.
自殷周至清末三千多年,除太平天国天历外,中国历法数十改,但基本上颁行实施的历法全是阴阳合历。1912年1月1日改行格历(公历、阳历),但至今历书中仍附载旧历(又称农历夏历)。我们将中国古历和现今历书所附载的农历统称为中历。中历的平均年长称“岁”,是反映寒暑变化的回归年,以太阳位置决定,指冬至到冬至(或立春到立春)。月为朔望月,由月相盈亏圆缺周期决定。以太阳周日视运动形成的昼夜为日。年月日分别依据日(太阳)、月(太阴)天象得出,故为阴阳合历。通常用岁年时节月气候作为中历日期分  相似文献   

12.
日历也称万年历,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计量时间的工具之一。我国日历包含着多种历法,如公历、农历、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年法等。一、公历解读历法包括历年、历月和历日,这里的年指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  相似文献   

13.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我国古代历法用"孟、仲、季"来划分季节顺序,表示"早、中、晚"。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  相似文献   

14.
历法漫读     
(一)农历农历是我国采用了几千年的一种传统历法,又叫夏历,民间俗称阴历。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一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加一个闰月,计13个月。每月以月相为起迄,即每月初一必定是朔,夜晚看不到月亮,每月的十五日左右是望,月亮是圆圆的。月亮的圆缺盈亏变化周期,也就是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的时间,称为“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是29.5306日,也就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如果按一年12个月计算,一年就是354.3672日,比回归年一年365.2422日少11天左右,如果按一年13个月计算,一年就是383.8978日,又比回归年多了18天左右。我们…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习俗中,每到三四月,最重视的就是清明节。清明节为农历三月上旬,阴历四月五日之后,是一个属于追远怀思的华人传统节日。从中国历法上来看,清明本来指的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气候转变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6.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我国历法解释,农历八月居七、八、九三个月之中,叫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故称"中秋".  相似文献   

17.
“马到成功”、“一马当先”、“万马奔腾”……随着一声声新年的祝福,农历马年已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大家也都在经意或不经意间长大了一岁.同学们也许都知道,“年”是历法中的一个时间单位,“日”、“月”、“年”是组成历法的三要素.但我们可能不一定知道,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这些概念,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农历的来历     
邹大庆 《辅导员》2010,(21):14-14
农历,是我们祖先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记载时间的一种方法。因为它可以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的来临,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所以称之为农历。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朝,所以又称夏历,民间也称之为阴历、旧历。  相似文献   

19.
鲁娃 《中国教工》2021,(2):45-45
在中国古代,“元旦”意为“初始之日”,为岁首。是指新一年的第一天,也是一年中第一个美好的节日。相传在上古时代,“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帝提出,以正月为元,初一为旦。然而,正月从哪日算起,历朝代并不统一,因此元旦日期也并不相同。夏朝制定的夏历(俗称农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即正月初一为岁首。到了商周秦三代,都有本朝代各自的历法。  相似文献   

20.
地球绕太阳转一周,在历法上称为一年。为了计算方便,平年是365天,四年一闰,闰年366天。因地球绕太阳运转并没有固定的始点和终点,故新年的元旦只是人为规定的,历史上各种历法并不相同。公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