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接上期)传统钓鲫饵传统钓,多是在自然水域和半自然水域(笔者对稍加改造、有人管理但不喂饲料的天然坑塘、旧河道的称谓)进行。虽不免碰上鲤、草等鱼,但绝大多数是野生鲫鱼。因此,在饵料配制上宜以广谱性的钓鲫饵为主,特别要在色、形、味、活上狠下功夫。饵料只有合乎鱼的口味,对鱼才诱惑力强,才会聚鱼前来进窝和吞饵上钩。一、诱饵。诱饵的主要目的是把鱼从四面八方引诱前来聚拢窝点,因此,在配制诱饵时应在"香"字上狠下功夫。但香气是虚的,可闻而不可食。北方钓鲫鱼常用的主要诱饵有酒泡小米、碎大米、玉米掺、芝麻粉、豆饼屑…  相似文献   

2.
王志运 《中国钓鱼》2000,(11):11-12
一、诱鱼的几种方法 1.钓饵代诱饵法(即是钓饵窝儿)。垂钓时不需专门打窝,当钓饵用面饵时(颗粒料用塘水泡开后,加适量面探合成团,要松软一些,其他面饵也可),双钩挂饵,一个似大红枣大小,一个似小枣大小,投向钓点即成。因为提竿没有上鱼,钓饵就脱落河(塘)底,再甩竿时又会有钓饵甩落,这些钓饵自然就形成了窝子,鱼儿就会光顾,向窝子聚拢起来。 此法,钓饵与诱饵相同,鱼儿会形成“受食”惯性,无形中起到了麻痹鱼的作用,容易“上当”而被钓上来。 2.钓饵外包诱饵法(即捏饵诱饵法)。是在手竿钓饵外面再捏上一块沉底即…  相似文献   

3.
傅常奇 《钓鱼》2004,(11):21-21
诱饵是垂钓中重要的内容,欲钓多鱼、钓大鱼,必须使用诱饵,而且还需要对路的诱饵滁了鱼的密度很大的塘,可不用诱饵聚鱼,在大多数的池塘里钓鱼都要使用诱饵。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不投诱饵钓“白水”鱼上钩率不高。但如多投诱饵鱼吃饱了会游走;少投诱饵鱼吃光了也会游走。如何投诱饵才能使鱼不游走,而滞留在钓点,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哲  周清 《钓鱼》2007,(5X):37-37
诱饵的作用是诱鱼,聚鱼。有的钓友认为:撒的诱饵越多越好,所以到了塘口,不惜花费大量鱼饵,其实不然。笔者的观点是:诱饵使用的量,应与水面的大小、鱼头的密度、鱼种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尤其是野钓沟渠,使用诱饵聚鱼量既不能太多,也不应太少,得有个量控制。为什么沟渠野钓不能使用太多的诱饵?  相似文献   

6.
诱饵的力量     
《钓鱼》2007,(15)
诱饵,是捕捉动物时用来引诱它的食物。一般的诱饵都不会太大。钓鱼少不了诱饵,诱饵是决定钓鱼成败的关键,这在许多谚语中都有所体现:"诱饵不奇,难以诱鱼,钓饵不优,鱼难上钩"、"钓饵不对口,进窝也游走,饵食不对路,鱼儿游别处"……  相似文献   

7.
《钓鱼》2007,(10)
诱饵的作用是诱鱼,聚鱼。有的钓友认为:撒的诱饵越多越好,所以到了塘口,不惜花费大量鱼饵,其实不然。笔者的观点是:诱饵使用的量,应与水面的大小、鱼头的密度、鱼种的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尤其是野钓沟渠,使用诱饵聚  相似文献   

8.
江金宝 《钓鱼》2004,(7):30-30
诱饵的作用在于聚鱼,诱鱼它不是终极目的,是钓鱼的一个手段。有钓友认为,撒的诱饵越多越好,其实,在野沟野塘使用诱饵聚鱼的量不能太多,太多了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9.
诱饵的力量     
一川 《钓鱼》2007,(8S):1-1
诱饵,是捕捉动物时用来引诱它的食物。 一般的诱饵都不会太大。 钓鱼少不了诱饵,诱饵是决定钓鱼成败的关键,这在许多谚语中都有所体现:“诱饵不奇,难以诱鱼,钓饵不优,鱼难上钩”、“钓饵不对口,进窝也游走,饵食不对路,鱼儿游别处”……  相似文献   

10.
侯增福 《钓鱼》2014,(23):46-47
鲫鱼是淡水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鱼种之一,因此它是钓友们休闲野钓的首选鱼。而在野外自然水域垂钓鲫鱼,用自己炮制的诱饵打窝诱鱼是最普遍的做法。那么炮制诱饵到底用不用添加商品诱鱼的小料?是否必须用酒来泡?如何用最少的诱饵钓更多的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1.
投撒诱饵打窝,是每一位钓友在垂钓中不可缺少的诱鱼手段。诱饵的诱鱼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出钓的钓获量。现介绍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诱饵,供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在一次野钓中偶然发现“锅巴”是一种诱鱼性强、留鱼持久的诱饵。本人曾用它来做诱饵,在很多野塘多次钓获丰收。  相似文献   

13.
一、不能用有毒的诱饵诱鱼。笔者曾用中药“阿魏”泡酒后浸大米作诱饵,确有一定效果。但后来发现,不但此药奇臭难闻,而且凡吃过此种诱饵的鱼皮下出血,在鱼鳞片和鳞片之间,可见很细的血丝,鱼体颜色也发黄发暗,有明显中毒症状,此种鱼多不能存活。 二、不能拉“翻山鱼”。垂钓时,发现浮子抖动,恼子顿感紧张,猛力一拉,鱼儿从水中提起越过头部,重重地摔在身后地上,此谓之“翻山鱼”,使鱼鳞跌落,内脏受损,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不少从事传统钓的人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即诱饵和钓饵既不相同,味道又各异的问题。 诱饵、钓饵不同料,味道不一致,在无形之中就形成了各司其职:即诱饵只起诱鱼、聚鱼的作用,只要能将鱼引进窝中,留在窝内,似乎就算尽到了责任,完成了使命。至于鱼咬钩与否,则是钓饵的事。因此,许多时候出现窝中鱼星不断(表明鱼已进窝并正在吃诱饵),就是不肯咬钩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绝大多数人将其归结为气侯、水情和鱼的刁滑,并没有意识到是诱、钓饵饵料不同和味道相左所造成的。 当前风起云涌的竟技钓,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诱…  相似文献   

15.
在垂钓过程中,诱饵用量与垂钓效果,一直是垂钓者反复实践、不断探索和研讨的课题。诱饵用量的大小与钓绩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也很难固定一个标准模式。因为诱饵用量又与诱饵配方、诱饵质量以及鱼种、水域、季节、气候等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就广谱诱饵而言,在具体垂钓实践中如何做到科学配制和合理用量,确实是一个深浅难测、千秋各异的研讨范畴。诱饵的作用是将分散的鱼尽可能多地诱集于窝点,又要使滞留于窝』点的鱼易于咬钩,这两个要素是比较复杂和难以掌握的。根据笔者多年的垂钓实践,拟提出以下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旨…  相似文献   

16.
刘定龙 《钓鱼》2011,(4):20-21
第七招:把握诱饵的用量和用饵准确度决定诱饵用量的主要因素,是垂钓对象鱼的大小和密度,环境水体小杂鱼的密度。一般地,鱼大、水大、杂鱼多,诱饵用量宜大,而且要有适量不会快速化散的粗颗粒诱饵。  相似文献   

17.
喜欢野钓的人都知道,诱饵粗,钓饵精。粗是“节约成本”,另一方面是鱼的密度不够,守候的时间比较长,不会因为用了精制的诱饵鱼就来得多、来得快了。诚然,有时候鱼确实来得很快,但不是因为饵的缘故,而是钓位选择得合理。可是野钓养成的习惯在混养池塘中常常吃亏。如果两人同时抛钩,一个是菜籽饼、麦麸或者酒米做诱饵,一个用香味浓郁的商品饵边诱边钓,肯定是后者第一个钓到鱼,而且数量占绝对优势,但钓到最后,看谁钓的鱼大,往往就得让位于诱饵粗糙的那位了。该怎样解释这一几乎成为规律的现象呢?窃以为浓香浓腥型鱼饵诱鱼快,是因为它能迅速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其一,定点撒诱饵优于频繁变位撒饵。确定一个钓点后,应坚持经常在此多撒诱饵,让鱼群常游到定点水域“开饭”觅食,形成习惯。定点撒诱饵水域面积在1~5平方米左右,面积不要太大。此外,不要常变位,变动钓点越多越烦繁,得鱼就越少,甚至钓不上鱼。当然变动诱饵可以,今天撒鸡鸭猪内脏荤腥饵,明天投鱼虾、昆虫、蚯蚓荤腥饵或素饵,  相似文献   

19.
我在一次野钓中偶然发现"锅巴"是一种诱鱼性强、留鱼持久的诱饵。本人曾用它来做诱饵,在很多野塘多次钓获丰收。锅巴下水耐泡,有浓郁的煳香味,诱鱼迅速,而且留鱼相当持久,容易形成重窝子。锅巴取之方便。野钓做饭,自会产生锅巴(野钓做饭产生的锅巴  相似文献   

20.
杜海鹏  李富春 《垂钓》2001,(8):14-15
变整体水域鱼密度小为局部水体鱼密度大,是改变鱼获量小,上鱼率低的关键环节,而定点打窝引鱼聚拢,则是应其变的首要钓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