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随着报刊竞争的日益加剧,除日报外,晚报、家庭报、都市报都在蚕食着广播电视报的领地,它们定期或不定期地刊登节目预告,有的甚至还刊登剧情介绍。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报也只有适度扩张,把晚报、都市报的强项——社会新闻打造成广播电视报的一个亮点,这样广播电视报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报刊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如何把社会新闻打造成广播电视报的亮点呢?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报是一张专业性很强的周报,由于在新闻题材的选择和容量上,它不具备电台、电视台和日报、晚报那样的时空条件,所以广播电视报在时效上是“短腿”。因而,广播电视报更多的是从刊发广播影视  相似文献   

3.
齐运涛 《青年记者》2003,(11):35-36
以服务于广播电视及其受众的广播电视报,曾有着“皇帝女儿不愁嫁”般的辉煌。然而,随着各类报纸(包括日报、晨报、晚报的周末版、娱乐版、星期版以及日报、晨报、晚报对广播电视节目、剧情介绍、屏前幕后、拍摄花絮等的转载)的竞争,卫星电视的出现,有线电视的普及,音像市场的冲击等,广播电视报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广播电视宣传延伸和补充的广播电视报也日趋成熟。从过去单一的节目预告单发展成一张立足声屏、辐射社会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家庭服务类综合性报纸,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标志,便是副刊的崛起。广播电视报副刊的兴办,使之从附属于广播电视的传统定势中解脱出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增强了竞争的活力。在当今越来越多的日报、晚报乃至各种行业报纷纷抢占广播电视园地、广播电视报面临严重挑战的情势下,如何办好广播电视报的副刊,在内容的取舍和版面栏目的设置上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使广播电视报扬长弃短,以其独具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立于不败之地,成了摆在广播电视报编辑记者面前的一大课题。为此,本刊特编发《湖南广播电视报》楚望霓、《江西广播电视报》吴文滨、田海宏三位同志撰写的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广播电视报副刊的特性、地位、功用及发展前景作一番探讨,供从事广播电视报采编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报是应广播电视宣传需要延伸和补充而派生出来的报纸,它的信息提供主要来源于声屏。作为服务于声屏的广播电视报,应突出自己的带“电”性质。目前有些地市的广播电视报忽视自身独有的优势,盲目地向日报、晚报作一些渗透,这无异于舍近求远,毫无特色可言。那么在报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广播电视报如何立足自身优势,散发出自己独有的魅力呢?我认为只有更好地依附声屏,立足影视,强化广电特色,才能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6.
较其他各种类型的报纸来看,广播电视报信息不少,新闻不多。作为广播电视的补充和延伸,这份报纸必须与广播电视的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就使广播电视报的消息天生就存在某种局限性。广播电视报消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广播电视报的自身属性所致。广播电视报是周报,在新闻时效上无法与日报和晚报竞争,每周一期使报纸的新闻(时效)属性大大弱化。二是采编人员的认识问题。有的记者认为写消息是小菜一碟,显示不出作者的水平,成不了气候,只有写明星的专访、大通讯、大特写,才能显示水平,才…  相似文献   

7.
《洛阳日报》创办于1948年4月9日,是河南省首家地方党委机关报。去年依托洛阳日报社挂牌成立的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共有《洛阳日报》、《洛阳晚报》、《洛阳商报》、《洛阳广播电视报》、《洛阳手机报》、洛阳网6家媒体  相似文献   

8.
由新闻出版署、中国报协联合举办的第二次全国报业经营管理评选结果揭晓,广西有南宁晚报广告部、桂林日报广告部被评为全国报业经营管理先进集体,广西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广西报协会长张章嵩、广西广播电视报副社长刘化  相似文献   

9.
新闻要讲时效性。广播电视报是一张周报,若论时效性,显然不如日报、晚报占优势。但是,作为一种新闻媒体,广播电视报如果放弃了对新闻价值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时效性的追求,显然是一种消极错误的态度,这样做的结果,很有可能会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甚至最终会被挤出新闻队伍,被读者抛弃。面对竞争劣势,我们果真就无路可走了吗?以我个人从事广播电视报工作的经验,我以为,如果我们善于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仍然能够变劣为优,奉献给读者一份时效性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个边缘媒体,在晚报都市报的挤压下,已经走得步履蹒跚。很多人对广播电视报的生存意义产生了质疑,认为它最终将淡出历史舞台。事实上,广播电视报不仅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广播电视存在一天,广播电视报就有其生存的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广播电视报重新走近百姓,走人家庭。下面我们就从石家庄广播电视报《声屏之友》的改版成功来分析一下广播电视报的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处理对于电台、电视台和日报来说是件经常性的工作,也是其职责之一。对于广播电视报来讲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这是因为广播电视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任  相似文献   

12.
荆婵 《青年记者》2008,(12):112
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个边缘媒体,在晚报都市报的挤压下,已经走得步履蹒跚.很多人对广播电视报的生存意义产生了质疑,认为它最终将淡出历史舞台.事实上,广播电视报不仅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广播电视存在一天,广播电视报就有其生存的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广播电视报重新走近百姓,走人家庭.下面我们就从石家庄广播电视报<声屏之友>的改版成功来分析一下广播电视报的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翻看今天的广播电视报如同逛一家大型的超级市场,其内容,应有尽有:除了节目预告之外,还有屏前幕后的故事,明星轶事新闻,社会调查,生活家居,杂文散文,栏目剧情……信息量如此大,内容如此丰富,相对于人们依稀记得的“节目单”形式的广播电视报来说是个很大的进步,但这并不意味着广播电视报就将各类报纸的优势占尽,相反过于庞杂的内容很容易将自身的特征和优势淹没,比如在新闻报道方面不如日报,在生活服务信息方面不及晚报,在明星追踪方面不如娱乐杂志,甚至在节目预告上人们也可以通过多种渠过获知,如周刊,其它各类报纸,呼…  相似文献   

14.
张岩 《记者摇篮》2004,(10):27-27
广播电视报是我国报业近十几年来崛起的一支新军,其发展势头迅猛。队伍不断扩大,发行量逐年攀升,出乎许多报人意料。然而,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日益丰富,媒体之问竞争的日趋激烈.不少日报、晚报不仅扩大了“文化影视娱乐”版面,而且纷纷刊登了“今明电视节目预告”以及“剧情简介”,从而形成了多家竞争的局面。广播电视报的独家优势受到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报是怎样的一张报纸?这是读者一直在问,专家一直在探讨,我们也在自问的问题. 2006年底,<安庆广播电视报>采用铜版纸封面,并装订成册,成为安庆市首张杂志化"本儿报".铜版纸印刷,提高了报纸视觉效果,使读者对报纸的第一印象加深,同时也区别于日报、晚报,吸引了广告客户.我们让普通百姓、行业模范、标兵成为报纸封面明星.为摆脱单纯的节目纸,扩充了社会资讯、娱乐视听、生活健康等内容,全方位服务市民生活,努力向家庭文化生活报转型.  相似文献   

16.
一、非新闻周刊特性对广播电视报消息写作的制约消息是报纸的主角。作为非新闻性的周报——广播电视报新闻消息的写作与发表是相当难的。论抢时效,它干不过日报、电台、广播电视报周刊特性,使其失去了“抢新闻”的先机,另外广播电视报的专业性使其报道的题材范围大受限制。广播电视战线究竟能有多少新闻?可报道的范围被大大地缩小了。虽然扩版以后,增强了新闻性,如辽宁广播电视报还开辟了固定的带评论性质的侃谈栏目《“老”字号茶座》,使报纸的新闻个性更为鲜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广播电视报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它像一株株小草,在党委机关报、晚报和各种专业报纸的夹缝中茁壮地成长。怎样提高广播电视报的办报质量?笔者认为,首要的是把广播电视报如何刊载新闻的问题解决好,让新闻在广播电视报上唱主角。这是因为,报纸是“以刊载新闻为主的面向公众发行的定期出版物”(《新闻学简明辞典》第83—84页,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从这个定义出发,广播电  相似文献   

18.
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作为地市级党委机关报——宜昌日报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好喉舌和抢占市场、办好党报和搞好经营、改革体制和利益平衡、技术进步和经济压力等问题,时刻令我们寝食不安。 党委机关报怎样才能有所作为?报社怎样才会有更快的发展? 竞争,也是机遇 1998年,宜昌市的报纸竞争十分激烈,除本埠五家报社(宜昌日报、三峡晚报、中国三峡工程报、葛洲坝报、广播电视报)外,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三峡都市  相似文献   

19.
凌亚涛 《视听界》2002,(4):64-64
一直以来,消息的采写与创优是广播电视报的弱项。笔者刚刚参加了2001年度江苏省广播电视新闻奖报刊奖的评选工作,从全省15家广播电视报刊选送的消息作品来看,消息这条短腿依然很不健全,制约着广电报刊整体水平的提升。一、题材局限——广播电视报不是广电机关报  相似文献   

20.
《莆田晚报》是中共福建莆田市委机关报《湄洲日报》主办的一张综合性的晚报,于2001年7月1日由原《莆田广播电视报》改扩版而来,办报时间相对不长。因财力及信息资源所限,其基本版数和信息总量等方面均无法与省会都市报和快报比肩。《海峡都市报》、《东南快报》等最低也是48版,由于市场空间日益狭小,他们已开始向省城之外的二线城市发起猛烈进攻,在福州市区发行的常规版数则达到了56版。而《莆田晚报》则只能出版16版。同样是5毛钱的零售价,怎样才能让读者掏钱买16版的晚报而放弃48版的都市报和快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