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南戏又名“戏文”,是在说唱文艺和民间歌舞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在南戏的题材内容中,反映婚恋内容的剧本数量颇多,主要有反映书生负心而造成悲剧婚姻和反映追求爱情婚姻自由两种类型。同时在南戏婚姻爱情剧中,人们已从传统的婚姻爱情现中逐步解脱出来,对婚姻爱情有了一种全新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2.
戏曲和小说中有关书生负心的婚恋故事是伴随科举制度产生的一种普遍现象,宋以后,书生负心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已相当兴盛。其原因有学者已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过,本文拟在此基础上,从心理角度来探究书生负心的原因,科举制度下男女恋爱的精神满足心理违背了政治联姻的标准;女性及其家长攀比和从众的心理导致书生负心;过于注重良好形象的面子心理导致悲剧发生。  相似文献   

3.
宋元南戏流传下来的作品以反映婚姻爱情为主.本文以<白兔记>中刘知远和李三娘的离合故事为切入点,论及在封建社会夫权的支配下,男女权利绝对失衡、女性对男性的绝对依附,是造成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负心婚变社会现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元杂剧中妓女现象的剖析,论证了元杂剧作者在戏中所表现的女性魂。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权背景下文人杂剧作品中妓女的贞节现象.及造成元杂剧作品中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元杂剧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而弃妇又是众多女性形象中一类比较特殊的群体。元杂剧中的弃妇敢于大胆追求爱情,既富有斗争精神又具有妥协性。弃妇产生的原因在于封建礼教思想和书生的负心。弃妇的命运揭示出社会的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6.
对近代以来现存宋元南戏剧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和“四大南戏”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提出了对研究现状的一些看法,希望能为元杂剧、南戏乃至中国戏曲史的研究提供一点参照。  相似文献   

7.
作为四大南戏之首的《拜月亭》是一部爱情剧,奏于乱世。本文试从取材角度、爱情程式及构剧方式等方面将其与元杂剧中存在的大量才子佳人戏进行分析与比较,以见其描写青年爱情方面之特色。  相似文献   

8.
郑磊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4):103-104
在《聊斋志异》描写婚姻爱情的作品中,蒲松龄抨击了封建礼教和当时的婚姻制度,歌颂至真至纯的爱情。作者借助书生的爱情生活来表现自己的爱情观;而清另一文学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里通过对书生涉及婚恋的描写也可看出那些书生们的爱情观。拟从至情与无情,婚恋的目的条件以及男权的社会这三方面来分析这两部书中的书生爱情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一、从南戏的发展看南戏的作者和版本问题作者和版本问题是南戏研究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永乐大典目录》中所载“戏文”三十三种,均未注明作者①。明徐谓《南词叙录》载南戏“宋元旧篇”,除高明作《琵琶记》外,未注出其他作者②。但到了明代后期及清初许多戏曲著作、目录中,则给南戏作品标出了作者。在版本方面,大部分宋元南戏都没有全本保存下来,流传有全本的几种重要作品,如《拜月亭》《荆叙记》《白兔记》等都有各种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在内容上形式上都有差别。这两方面的问题与南戏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也必须把它们同南戏的发展过程联系起来,才能正确解决。  相似文献   

10.
元杂剧《桃花女》在元杂剧研究方面并非是一篇颇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其内容、语言及其风格方面与其他元杂剧相比并没有更多创新。但是,作为一篇反映当时风俗的民俗文化作品而言,却具有其他作品所无法取代的研究价值,它填补了正史的一些空白之处,特别是在元代的婚俗方面,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从这一角度入手,不仅能发掘其丰富的民俗文化蕴含,还能为元杂剧研究提供更加丰富多元化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从元代大诗人杨维桢所写的相关序文之中,可以认识到他的戏剧观;作为元代文人的代表,对于杨维桢戏剧观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又反映了整个元代文人的戏剧观。杨维桢的几篇序文,反映了杨氏对于戏剧功能的理解,主张戏剧的社会功用,带有传统文人"文以载道"的意味,而对于戏剧本体,杨氏主张"文采"与"节音"双重统一。其戏剧观念成因复杂,这些都将有利于加强对元杂剧的认识,从而见证中国戏曲历史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
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时代因缘,蒙元一代士人的游宦、游学、游历蔚然成风,其中的南人北游特别值得关注。南人北游水陆兼行,可分为干谒之游、朝圣之游、治学之游、山水之游等四大类型。作为蒙元时代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这一方面体现了江南儒士对自身生存困境的超越、对儒家理想信念的坚守以及对士人游的传统的自觉继承,另一方面又具有蒙元的时代特征,带有文化寻根的意味。南人北游也推动了文学创作题材和风格的转变,促进了南北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太和正音谱》"杂剧十二科"是明初朱权关于元及明初杂剧题材的分类研究。《太和正音谱》的分类延续了宋元时期"科"的类别范畴和说话家数的题材分类传统,形成了"杂剧十二科",首次系统地完成了对杂剧题材的理论概括。虽不全面,但却显示了特别的意义。类别的划分显示了朱权本人慕仙求道的心态意绪,其悲欢离合剧类涉及到戏剧审美的内涵,已有了悲剧喜剧分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义借是初期意音文字中常见的现象,而我国云南丽江地区的纳西族所使用的东巴文就是这样的文字。纳西东巴文中的义借字数量较多,情况复杂,义借形式比较灵活,已引起专家学者的注意与研究。本文即将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加以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试述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汉宫秋》是元代著名杂剧家马致远代表作之一。英文中的“autumn”与汉语中的“秋”的涵义和文化意象不尽相同。根据“秋”字在汉语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常见文化内涵、《汉宫秋》作者马致远对“秋”的感怀以及该剧的悲剧性的抒情加以分析,并提出应用增译法翻译该剧名,译为“Dismal Autumn in the Han Palace”。  相似文献   

16.
在对戏曲的认识上,王国维摆脱了正统观念的束缚,把戏曲当作“一代文学”、“纯文学”的代表来考察,从动作性、代言性的角度来阐述传统戏曲的美学特征,还戏曲文学应有的历史地位。特别是在宋元戏曲史的基础研究上,主要运用的是西方实证主义和传统的经学即乾嘉朴学的方法;相反吴梅则可以说是传统曲学体系的集大成者,较王国维研究,吴梅在对戏曲的认识上同样用文学进化论的思想来看待中国戏曲的发展,有一致性却更进一步,勾勒出中国戏曲历史的全貌。总的说来,吴梅在用严格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做戏曲史资料建设方面的功绩不如王国维,但是与王国维从纵的历史方面进行考察的特点相比,吴梅的戏曲史观更具有联系社会生活、政治、文化情况及联系其他文艺形式的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士不遇”是汉人屈骚解读的突出主题。汉代的仿骚、悼骚作品往往通过对屈原经历遭际、思想行为的演绎和选择、议论和评价,突显出屈原怀才不遇的命运悲剧;流波所及,文坛上出现了大批以“士不遇”为主题的散文和赋。共同汇成了汉代文坛“士不遇”的洪流强音。“士不遇”悲情既是屈骚所固有的情感内容,也是汉代士人对自己乃至千古士人悲剧命运的思考结果与屈骚悲情共鸣所撞击出的耀眼火花。经汉人的屈骚解读,第一次把“士不遇”主题彰显于汉代文坛而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自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士不遇”主题的重要地位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8.
总体来说元杂剧题材因循多于独创,这与元杂剧的现实境遇及存在方式有关,跟传统诗文相比较,市民消费和剧场演出是元杂剧重要的基础和依托。元杂剧这样一种独特的文艺类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市民艺术。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中外学对纳西族的社会历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学们通过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纳西族的源流及历史发展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一批纳西族学如方国瑜、和志武、周汝诚及郭大烈等,都发表了各自的代表作。一些西方学如巴克、洛克及顾彼得等,也在长期贸居丽江的基础上出版了各自的专,他们不仅对纳西的社会历史研究作出了贡献,而且还促进了中外学在纳西化研究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20.
元杂剧《西厢记》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历来学者对剧中主要人物关注较多,而对剧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的僧人关注较少。文章对西厢记众僧的形象作了研究,认为在《西厢记》中普救寺的僧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他们并没有抛弃了世间的情,而是溢满了情与义,王实甫如此塑造僧人形象,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为主题服务,二是迎合市民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