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 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103N的物体,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625N,拉力所做的功为1.25×104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所提升的重物改为重 3×103N的物体,那么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多大?  相似文献   

2.
题目: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630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拉力为300N,重物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计摩擦和绳重。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拉力做功的功率。(3)在不超过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的情况下,用此滑轮组提起较重的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变化?为什么?这是一道陕西省的  相似文献   

3.
[题1]如图1所示的滑轮组,一人用最小为125N的拉力将浸没在水中重500N、密度为5X103kg/m的合金块匀速提升.求(1)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合金块全部露出液面后,人对绳的最大拉力(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间摩擦),以及此时的机械效率.  相似文献   

4.
正例用图1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当被提升的物体重为320 N时,绳端拉力为200 N.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若被提升的物体重增大为420 N,提升高度为2 m,绳端拉力所做的功.解(1)当被提升的物体重为320 N时η=W有用W总=G物h FS绳=G物2F=320 N2×200 N=80%.(2)当被提升的物体重增大为420 N时W总=W有用η=G物'η=420 N×2 m80%=1050 J.上述解题过程到底有没有问题呢?当物重由320 N增大为420 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不是仍为80%?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哪些因素有关?现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刊1996年第11期的“力学检测卷(A)”中有这样一道题: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0N的物体,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为625N,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50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摩擦和绳重,求:(1)重物上升的速度;(2)如果使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3500N的物体,那么每段绳子承担的力是多少?  相似文献   

6.
围绕地球周围的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都会产生大气压的作用.大气压强有多少大呢?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用实验方法(图1)测得大气压强相当于760mm水银(汞)柱产生的压强,即大气压强:图1托里拆利实验P=ρ汞gh=13.6×103kg/m3×9.8N/kg×0.76m=1.01×105Pa.大气压强:1.01×1  相似文献   

7.
在期中考试中,有道求机械效率的考题,学生出现多种错误,现解析如下。题目如图1所示,用滑轮组拉着重6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在40S内物体移动了8m,拉力F做的功为1280J。求(1)拉力, 的大小及拉力的功率;(2)若动滑轮的重力为12N(不计绳  相似文献   

8.
物理计算题结果往往会出现小数,对小数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有的遵循四舍五入,有的应考虑实际却不遵循。如以下两种方法:1“收尾法”是指计算结果小数点的十分位上不管是几,均向个位上进“1”的方法例1一根绳子最多承受1.5×103N的拉力。问:①使用滑轮组能不能用这根绳子提起重5×103N的重物?②应如何组装?(动滑轮重不计)分析与解①由于题中未给定具体的滑轮组情况,所以能用这根绳子使用滑轮组提起重5×103N的重物。那么,承担重物的绳子的股数n=GF=15.5××11003N3N=3.3。由于n为整数,这里采用“收尾法”,取n=4,从而保证使用中绳子实际承…  相似文献   

9.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求解的关键 :一是理解使用机械的目的、方法 ,二是确定有用功、额外功 .下面举例分析 .图 1例 1  用图 1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 63 0N的物体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 3 0 0N ,重物被匀速提升 2m ,求 :(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 )额外功 .分析与解 用竖直放置的滑轮组来提升重物 ,目的是把重物提高 ,因此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 ,克服滑轮重、绳重以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拉力做的功是总功 ,则有W有用 =Gh =63 0N× 2m =1 2 60J,W总 =Fs=F× 3h=3 0 0N× 3× 2m =1 …  相似文献   

10.
例 用图1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当被提升的物体重为320N时,绳端拉力为200N.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若被提升的物体重增大为420N,提升高度为2m,绳端拉力所做的功.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课改实验区2005年高中(中专)招生考试物理试卷综合题,第22小题:一轮船的排水量为10000t,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m。求:(1)轮船满载时受到的水的浮力?(2)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在阅卷中发现,考生答题主要有四种情况:【方法一】F浮=G排=mg=1×107kg×10N/k  相似文献   

12.
浮力和压强     
浮力和液体压强是一对孪生姐妹,有液体压强差就必定有浮力产生,当然有浮力就必定会有液体压强的相关计算。例1(2011年南充市中考题)体积为1.0×10-3m3的正方体木块,投入如图1所示装有水的容器中,静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10-2m,容器的底面积为0.04m2(g取10N/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投入木块后,容器底增加的压强;(3)若将此木块投入某液体,露出液面高度为4cm,求这种液体的密度。解析:(1)木块的边长:a=1.0×10-3m33姨=0.1m,木块浸入水的深度:h1=a-h=0.1m-5×10-2m=5×10-2m,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Sh1=1.0×103kg/m3×10N/kg×1.0×10-2×5×10-2m3=5N.  相似文献   

13.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概念之一 ,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尽管学生对机械效率的公式η=W有W总 × 1 0 0及 W总 =W有 + W额 记忆牢固 ,但涉及具体的问题时仍然会出现理解的误区 ,片面地硬套公式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概括起来 ,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误区一 :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保持不变例 1 工人利用如图 1所示的滑轮组提升图 1重物 .(不计摩擦和绳重 )( 1 )用 2 50 N的力将重为 4 0 0 N的物体匀速提升时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 2 )若用此滑轮组将重为 90 0 N的物体匀速提升 2 m,那么拉力做的总功是多少 ?错解 η…  相似文献   

14.
刘毅 《初中生辅导》2023,(17):71-72
<正>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η=W/W×100%一、竖直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例1.如图1所示,某工人选用每个滑轮重30N的滑轮组来提升质量为60kg的重物,重物在3s内被匀速提升6m,若不计绳重和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g取10N/kg),求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相似文献   

15.
例1 如图1所示,用滑轮组拉着重为600 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在40 s内物体A移动了8 m,拉力F做的功为1 280 J.  相似文献   

16.
滑轮组问题,常见的有以下三类. 一、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解答这类问题的思路是:根据滑轮组的结构(组装方式),先确定绕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n,并根据作用在滑轮组上的拉力等于作用在动滑轮上阻力的几分之一的关系(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求得拉力,确定省力情况. 例1 如图1所示,在水平地面上静放的物体重G=200N,物体与地面间  相似文献   

17.
1.匀速提升物体或抽水机抽水时的有用功例1 图1所示滑轮组将重960牛的物体匀速提高,所用的拉力是400牛,已知绳端向上移动了1.5米,动滑轮重40牛,求 (1)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克服摩擦做了多少功? 解 (1)物体上升高度  相似文献   

18.
浮力题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学解决这方面问题时,往往理解不够容易出错。为大家提高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本文对一些典型浮力题的错误进行分析,并指出错误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策略,走出误区。例1将一个体积为2am3重量为9.8N的物块,放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求: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错解F浮=ρ水gV排=1.0×103×9.8×2×10-3N=19.6N。正解ρ物=G/gV=9.8/9.8×2×10-3kg/m3=0.5×103kg/m3。因为ρ物<ρ水,所以物块在水中静止后处于漂浮状态,因此F浮=G物=9.8N。错误原因当题目中物体的浮沉情况不知道时,机械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相似文献   

19.
有关机械效率的计算在各省市自治区的中考试题中都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考查。本文结合历年的中考试题就此问题进行归类分析。1 用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 例1 如图1所示,用滑轮组匀速起吊800牛的重物G,所用的拉力F=300牛,使物体在1秒钟内上升2米,则拉力做的有用功是__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拉力的功率是__瓦。 (1997,山西省中考题) 分析与解答:用滑轮组提升物  相似文献   

20.
浮力问题是初中物理中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有些浮力问题,由于对过程的分析不清楚及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下面通过两个实例的解答来讨论这一方面的问题。例1:一个玻璃槽中装有两种液体,上层为煤油(ρ油=0.8×103kg/m3),下层为水。现在弹簧秤下面用细线系一个密度为0.95×103kg/m3的物体,如图(1)所示。弹簧秤的示数为2.94N,由此可知此物体的体积为dm3。然后将弹簧秤逐渐下移,当物块进入水中的体积达到dm3时,弹簧秤的示数为零。解:如图(1),物体全部浸在油中,则F浮=G-G'∵F浮=ρ油gV排,G=ρ物V物gG'=2.94N∴ρ油V排g=ρ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