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操作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培养学生解决环保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化学学科和环境保护科学联系十分密切,应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进行环保教育,这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在《硫的氧化物》这节课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对化学有正确的认识,确立学科意识、树立学科思想。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化学知识,而且自学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健康意识、合作意识、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等也得到培养,体现"全人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既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又能够让学生树立节能环保的意识。因此,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环保教育;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习惯;开展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最终实现"绿色化学"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4.
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觉醒,使人们围绕"让绿色永远驻我家"而展开了一切活动.在居室设计中,丢掉繁琐的赘饰,利用自然界中的天作之物,展示其生命的平淡之美,体现着"天人合一","物我两化"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觉醒,使人们围绕"让绿色永远驻我家"而展开了一切活动.在居室设计中,丢掉繁琐的赘饰,利用自然界中的天作之物,展示其生命的平淡之美,体现着"天人合一","物我两化"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我校对学生进行"尊重自然"教育,首先从"体验"入手,让"环保意识"不再只是一个生僻的字眼,帮助学生在一次次参与体验环保的过程中,走进环保,感悟环保.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使环保意识植根于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是重中之重。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11年版)提出,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义务教育阶段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其主要培养目标之一,为此,需要在教学中要渗透环保教育,同样,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也要加强培养和提高学生环保意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既发挥了学科的优势,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和环保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和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我们每一个化学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操作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培养学生解决环保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化学学科和环境保护科学联系十分密切,应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进行环保教育,这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学突破过去传统的动物、植物和人3大板块,试图从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看问题,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使学生逐步形成环保的意识,真正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呢?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是世界的未来,是21世纪的主人,加强对当代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长远而有效的措施,应把培养学生的环保道德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放在首位,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环保"是21世纪的首要课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化学污染物,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着重从化学教学、环保意识、实验、活动、反馈几个环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3.
朱滢 《时代教育》2009,(5):175-175
当今世界,环境保护是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纲要>中也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作为21世纪的主人,对幼儿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教师应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充分利用特有的资源和条件,不失时机的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回顾本校的"节能减排喜迎绿色奥运"主题教育活动,运用清理白色垃圾、清洁学校及周边卫生、学做购物布袋等形式,提高了学生和家长的环保意识和公德意识,也使他们真正懂得和体会到了环保无小事,必须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的道理.  相似文献   

15.
周建良 《学周刊C版》2014,(12):194-194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已成为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师应立足教材,挖掘环保内容,利用实验课、课外活动等唤起和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且,教师应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把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落实到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上,让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地在行动上得以落实和体现.  相似文献   

16.
王桂丽 《邢台学院学报》2009,24(4):29-30,33
生命意识是有了人类之后就开始思考的主要人生问题,它也是整个人类必须直面而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中国先秦的儒家美学中包孕着浓郁的生命意识.儒家美学从"天道"本体论出发,体现出了"重生"的生命意识,但自然生命在儒家美学中并不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是以"礼"和"仁"的道德原则为本体,以宗法社会的道德精神为关之本,体现出浓郁的伦理道德主义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7.
电动摩托车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污染小、噪声低,环保节能、经济实用,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交通工具,但是为什么不管是国家有关部门还是地方许多城市,都在极力禁止或限制。城市禁止、限制电动摩托车通行,违反我国环保、节能、节约、效能等发展方针,也体现地方政府、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理念不强,存在权力寻租、"贵族政治"、懒政现象,应当举一反三,注意政府管理中的关心社会弱势群体意识,使社会公平、和谐。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年初起,中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其中所经历的四次让测量设备"爆表",频度很高,波及130万平方公里极大范围的空气污染,在中国是前所未有,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也是并不多见的,是地地道道的"空气灾难"。大自然再次提醒人类:环境问题,刻不容缓。"环境保护问题"关系人类未来命运。任何公民都应该具有保护环境意识,这种意识的培养,应从中小学生就积极抓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地理教育教学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地理教育中,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履行环保教育这一职能,寓环保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我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做了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每当人们高喊"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时候,其实也是人们的环保意识的苏醒。环保教育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如何培养小学生环保意识以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也成为教师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任务和内容,这既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责任,也是民族未来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钟黎安  朱惠灵 《华章》2007,(11):107
本文论述了高校培养有道德的大学生首先应以"文明修身"做起,把"文明修身"活动渗透在、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目的在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劳动意识、自立意识和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