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脑中的初级视觉皮层对人的视觉关系重大。有些人不幸在这个部位受过伤,便就此失明。不过对这种盲人来说,却经常会出现一种“盲人视觉”现象。他们的大脑有时仍然会使用眼睛所收集到的视觉信息,而他们自己却对这种视觉体验毫无察觉,因为这种“视觉”一般都不太清晰,或者难辨细节。为了在实验室里观察“盲人视觉”现象,科学家在志愿者的身上模拟了失明状态,即利用电磁刺激,造成志愿者的大脑下层神经短时间中断,形成暂时性失明,然后对他们进行观察。在试验中,研究人员在志愿者的面前晃动一个彩色的圆盘,要求他们说出圆盘的颜色和晃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人在走神时,大脑的活动反而比科学家以前想象的更为活跃。这项研究发现,当我们心不在焉的时候,大脑很多区域的活动都有所增强。一些与解决复杂问题有关的大脑区域,在我们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时高度活跃。而科学家之前认为,这些区域在我们走神时处于休眠状态。在研究中,志愿者躺在fMRI扫描仪里面,当数字出现在屏幕上时  相似文献   

3.
医疗     
“聪明药”让你更聪明英国科学家宣称新发明了一种“聪明药”,无论是谁服用这种药物,就能使自己变得“更加聪明”。据称,此药中含有一种叫脱氢异雄酮的化学成分,这是人体中一种随着年纪变老就会越来越少的荷尔蒙。科学家称,他们目前将对这种新药物进行最后的安全性能测试,一旦测试证实这种药物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他们就将招募志愿者进行试验。服药前后,志愿者的头上将被戴上一种特制头盔,这种带有各种电极检测装置的头盔能清楚地检测到志愿者大脑中的信号变化。英国科学家还称,这种新药同时也能减缓人类衰老。  相似文献   

4.
正1989年,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人们是否会无意间抄袭别人。结果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人们确实会无意间抄袭别人。原因是当看到、听到别人的观点之后,这些信息会留在大脑中,然后经过大脑的加工,这些信息的来源会渐渐模糊,最后当我们需要这些信息的时候,比如写论文时或者针对某件事发表评论时,我们往往随手拈来,并且以为这些观点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此后,在一些类似的实验中,这一现象都被证明是存在的。看来,有时候观点与他人雷同真的不是我们有意为之,而是我们的大脑在作怪。当然,如果想要不被人指指点点说是抄袭者,那么我们平时在记忆时就需要多下些功夫,尽量将  相似文献   

5.
瑞士与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大脑中存在一个“自私开关”,能帮助人们在明显不公平的情况下抑制自私冲动,即便这会损害他们自己的既得利益。科学家发现,大脑额叶前部外侧皮层右侧的这个“自私开关”,能帮助人们抑制对性、金钱等的强烈冲动。苏黎世大学经济学实证研  相似文献   

6.
回忆未来     
没有谁不曾想象过自己的未来,有人认为,展望未来是一件虚无缥缈的事情。然而科学家却通过实验告诉我们,展望未来与回忆过去时大脑的活动极为相似。换句话说,其实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并非是无源之水,或许"回忆未来"这一表述比展望未来更加准确。最近,一个科研小组在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大脑活动时发现,当他们要求大学生回忆过去的事件,或者想象自己在将来体验这一事件时,大脑中相似  相似文献   

7.
正哈欠不仅会传染,而且无法控制。哈欠传染其实是哈欠模仿,也就是在镜像神经元的作用下,我们在看到某种动作或听到某种声音时,会不由自主地模仿。当我们疲劳、无聊或者饥饿的时候,即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时候,都很容易打哈欠,这也是身体在提醒我们,该起来活动了。打哈欠可能是大脑维持凉爽的一种机制,打哈欠时吸入的冷空气能给大脑"降温"。科学家发现,人很难抑制住自己打哈  相似文献   

8.
冯越 《百科知识》2012,(21):9-10
听音乐时大脑的变化加拿大科学家研究发现,音乐能引发大脑释放更多神经传递介质——多巴胺,让人体会到类似美食和金钱带来的愉悦。他们找来8名志愿者,这些志愿者都热爱音乐,有时听到最爱音乐还会禁不住"颤栗"。"颤栗"会让他们身体发生变化,比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体温上升、皮肤电反应改变。这些都是人心情愉悦  相似文献   

9.
杨晨 《百科知识》2011,(14):20-20
当我们欣赏美妙的画作或动听的音乐时,大脑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艺术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快感。欣赏艺术不但对我们的健康有益,更对一个民族的幸福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看到大脑袋、圆眼睛、肉乎乎的萌物时,你一定会觉得萌化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原来,当人们看到可爱的小动物或小朋友的时候,大脑中负责处理冲动的边缘系统会受到刺激,产生多巴胺,让人有一种"陷入爱河"的感觉,情不自禁地想要去照顾这个"小可爱"。小动物和小朋友"萌萌哒"的外形是进化需要,因为它(他)们出生时十分弱小,必须要受到成年动物或者人的保护和照顾,这样才能保证物种的延续。随着小动物和小朋友不断长大,这种"萌"的特征也会慢慢减弱。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实验表明,如同饿汉拿到食物或者吸毒者搞到毒品一样,在看到美女时,男性大脑会产生同样的愉悦反应,并且这种反应可能出自本能。研究者指出,种种迹象显示:就像毒品会对大脑产生刺激一样,美女对男性大脑的刺激并不取决于该男性的大脑是否有智力。在实验中,研究者向一些20多岁的男子展示一些俊男靓女的像片,同时通过脑电影像系统测试其大脑对照片作出的反应。结果发现,美女影像像可卡因、食物一样对大脑神经元回路产生偷悦的刺激作用。与此同时,帅气十足的男子照片却使测试者的大脑反应成阴性,这表明被测试者的大脑对这些男性照片产生了恐惧。以上证据都是科学家从未发现过的。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新时代》2005,(10):73-73
作用机理 为了制造疫苗,科学家将可卡因分子和辅助蛋白结合起来。一旦疫苗被注入体内后就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可卡因抗体。当一位疫苗接种者吸食可卡因时,体内的抗体就会和可卡团结合,这种过大的结合体将不能通过血液到选大脑,而只有在大脑里,可卡因才能刺激大脑释放出让人感到愉悦的多巴胺神经递质。没有多巴胺,就没有兴奋。  相似文献   

13.
《金秋科苑》2010,(13):11-11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科学家最近正在研发一种芯片,它只有一厘米宽,当人类想要做出某个动作时芯片上的电极会迅速接收神经冲动信号,通过数据处理技术来分析大脑神经运动,破译人们的想法,最终无线发射器会将信息从大脑里传出,发送给与芯片匹配的假肢。  相似文献   

14.
科技快递     
情绪影响味觉英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情绪会影响到其对不同味道的敏感度。在一项有关大脑化学物质平衡与味觉关系的研究中,英国科学家给20名志愿者服用两种抗抑郁药,并测试他们对不同味道的敏感性。科学  相似文献   

15.
你是一个根据大脑中第一反应而行动的人,还是一个思前想后,把一切后果都考虑到的人?大多数时候,我们往往凭着冲动去做一件事,在喜欢理性思考的经济学家眼里很可能根本不符合我们自己的根本利益。可是心理学家却很欣赏这种冒冒失失的做法,在他们看来,冲动战胜理智是人们的正常本能。偷公文包的贼:抓还是不抓?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常常对那些善于用理性思考指导自己行动的人赞赏有加,认为他们能够充分考虑因果利害,从而把一项任务稳妥地、圆满地完成。而那些凭大脑第一反应行事的人则很难被委以重任,他们的冲动行为总是让他们的上司提心吊胆。…  相似文献   

16.
龙学锋 《百科知识》2014,(18):29-29
正科学研究发现,人类的很多情绪,如贪婪、嫉妒、暴躁等都与大脑有关。贪婪与大脑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国际期刊《行为神经科学前沿》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报告称,当人们宁可牺牲道德准则去追求财富时,大脑左侧额下回稍上方的一小块区域起到了关键作用。该研究小组发现,受贿金额越多,受贿行为对大脑的刺激就越大。志愿者被安排在核磁共振成像机内,以记录他们的大脑活动。志愿者被询问是否接受金钱,然后按下"是"或"否"的按钮。研究人员发现,  相似文献   

17.
“洗脑”确有其事!当你睡着时,身体器官运转速度变慢,而大脑会利用这个时机舒舒服服地“洗个澡”。如果没有“洗”够,你可能会变傻!脑脊液充当“清洗剂”,去年,美国波士顿大学Laura D.Lewis科研小组的科学家用磁共振成像等技术观察一些志愿者的头部,惊奇地发现人睡着的时候会被“洗脑”:大脑的血氧浓度出现周期性变化,大量血液流出大脑,脑脊液趁机发动一拨“攻击”流入大脑,充当“清洗剂”清除毒素,比如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β淀粉样蛋白。  相似文献   

18.
<正>经常使用卫星导航会不会使自己变成路痴?英国科学家的最新发现证实,依赖卫星导航确实会削弱使用者认路的能力,因为卫星导航有效地关闭了人们大脑的某些部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征集了24名志愿者,让他们在虚拟情境下凭借卫星导航或自己的能力认路,同时扫描他们的大脑。研究人员的主要焦点是志愿者们的海马体和前额叶皮层,因为这些大脑区域负责记忆、导航、计划和决策等。  相似文献   

19.
问专家     
<正>身上痒的时候挠一挠会很舒服,但是却发现越挠越痒,根本停不下来。为什么挠痒痒会越挠越痒呢?答:越挠越痒的关键在于一种叫作5-羟色胺的物质,它最早是在血清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血清素。血清素是一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可以缓解疼痛,产生愉悦的情绪。而最近科学家发现,血清素还参与了痒觉的传递。所以,当人感到痒时,就会去抓挠;而抓挠造成的疼痛感会刺激大脑释放血清素,以缓解疼痛;同时血清素  相似文献   

20.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最精确描述大脑如何回想记忆信息的“方程式”,当一个记忆被回想时,这种记忆方程式能够集成记忆片断,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记忆内容。也许有一天医生能够利用这项技术对创伤性事件进行记忆清除或者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