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实验。教科书建议使用人口腔上皮细胞做材料,进行固定、酸解、漂洗、染色等一系列操作,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按照教科书所示的实验方法难以做出预期的实验结果。常见口腔上皮细胞整个被染成粉红色,既没有出现甲基绿的颜色,也不能清晰分辨RNA  相似文献   

2.
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教科书中没有安排氯气的制取方法.只安排了部分性质实验.实验时若采用教科书中的实验方法,需事先制备氯气,而制备氯气所需药品的用最大.可操作性小且氯气易外逸污染空气.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初中地理新课标实验教科书新增了“活动”部分。和以往的教科书有所不同,新教科书中的“活动”部分承载了许多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教科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新增的“活动”部分把学习过程置于体验、探究的过程当中,从根本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教材中实验研究方法的案例很多,本文详细统计了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中相关的实验案例及其在课程中提供科学方法方面的价值,并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对本部分教学做了借鉴性说明。  相似文献   

5.
王磊 《生物学教学》2010,35(12):40-40,39
“政瑰精油的提取”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选修1中专题六“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内容。由于在教师讲授和指导学生实验课的过程中存在实验周期长、进程难以掌握、实验结果难以观察等问题,笔者对实验进行了以下改进,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下面就从实验材料的用量、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实验装置的补充处理以及便捷的观察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6.
我国物理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既是课程教学改革深化的需要,又是我国物理教科书编写思想的积淀。科学方法在宏观上表征了物理学科与教材的结构,在微观上描述了知识获得与应用的过程。教科书编写呈现科学方法的实质,就是按照科学方法的逻辑编写教材。基于这种观点,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教科书为例,提出了物理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方式,包括置入与重构两种。在展望部分,阐述了未来研究应重视物理教科书编写呈现科学方法的理论研究,深化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编写中的核心素养,并拓展物理教科书呈现科学方法的教学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李东升 《中国考试》2000,(10):42-44
热学问题中的解题方法,在中学物理教科书中就有所体现.下面就热学中的解题方法举例说明.一、两部分气体通过一段液柱或活塞相关联,当气体的状态参量发生改变时,判断液柱或活塞位置的变化,是热学中的一个典型问题.对这类问题的分析,可以借鉴中学物理教科书中推导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方法,即先假设一个中间态,然后根据中间态作推理,从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是难度最大、操作最复杂的一个实验,而根据教材中的方法,学生往往难以掌握其中的关键步骤,获得的实验结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从教科书中的一句话出发,对教科书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进行了梳理,结合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研究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是模型建构、物理实验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中的[实验6-5]如图1所示,将收集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沿烧杯边沿慢慢往烧杯中倾倒,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但在具体实验中,往往由于操作难以把握而造成上层蜡烛先熄灭,导致实验失败。贵刊2010年第3期第25页刊登了肖利辉对该实验的改进一文,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笔者对该实验的改进方法则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我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对新版本(2001年3月第一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中的部分插图、实验和实验仪器进行了一些改进.现以教科书编排的顺序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1前言在生物学教科书中,编者已设计了DNA提取的操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到最基本的且最简单、粗略的提取过程,但是中学生物教学中没有一本教材做过RNA提取实验,因为RNA在真核生物中的含量相对较少,且难以提取,其提取需要非常精密的仪器(如超  相似文献   

13.
“波的干涉”一节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学生来说这部分知识抽象不好理解,对老师来说这部分内容难教,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本节所有的演示实验不易操作。演示效果不佳:波的干涉理论的基础实验──波的叠加(绳波)实验几乎做不成功,而且转瞬即逝,学生很难观察清楚;波的干涉现象实验──发波水槽实验操作复杂,观察效果不佳,这样就造成学生在缺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被动地听,老师在缺乏有力实验依据的条件下干巴巴地讲,最终使一节生动、典型的实验课化为一节晦涩难懂的理论说明课,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  相似文献   

14.
张婷  林长春 《教学与管理》2012,(33):102-103
一、研究方法本研究在方法上先采用系统的量化分析,依据编定的类目对教科书中的科学史进行归纳、统计和分析;而后采用质化的分析,针对初中理科教科书中的科学史内容辅以质性分析。研究对象是2001年以后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物理(上教版)、生物(人教版),共八册。  相似文献   

15.
中学地理教科书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栏目作为正文以外内容呈现形式的编写模式,同时,传统教科书中的一些成分在栏目中得以保留。例如,过去教科书中的选学部分是用不同字体呈现并注明选学,现在大都进入阅读或知识窗栏目;过去教科书中的作业和练习大都进入活动的栏目。与此相应,现在对地理教科书的研究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必修部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苏教版语文教科书所提出的学法指导的分析,给同学们提出了使用新教材过程中的学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教科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与原教科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相比,绝大多数内容在知识结构、素材资源、知识呈现方式上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旨在改变原教科书"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思想方法的渗透"等缺陷.本文以新教科书《物理1》(必修)第二章、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例,谈谈"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本节内容中的体现,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新教科书编写变化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木炭还原氧化铜"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1中的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的方法进行实验很难成功,主要原因是使用酒精灯加热反应速度太慢,且达不到反应的温度,难以观察到氧化铜粉末从黑色变成红色这一实验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反复实验,找到了一种较好的实验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9.
教科书结构对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对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静电场”主题的教科书结构进行了深度剖析。研究发现:教科书中的内容要素(物理知识、科学方法等)通过组织要素(节内标题、插图、栏目、例题等)来呈现,部分要素对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大有裨益。为了更好地运用教科书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出了教科书的使用建议:关注教科书中有关思维发展的要素,在教学中呈现思维训练环节;针对教科书不同章节的结构,针对性调整科学思维教学思路;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思维水平是否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得到相应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现行高中化学教科书(人教社化学室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第1-3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部分实验进行了梳理.现将其中的一些观点整理出来,请同仁赐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