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杨振宁教授所提倡的渗透性学习法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了英语学习中实施渗透性学习法的依据,并就具体如何实施给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渗透: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透性学习方法是国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所提倡的。所谓渗透性的学习方法,杨教授说:“就是学习时,在你不太懂的时候,在好像乱七八糟的无序状态之下,你就学到了很多东西。”他还认为:“……好多东西常常在不知不觉中,经过一个长时期的接触,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懂了。”杨教授认为渗透性学习方法对于学习物理非常重要,笔者却以为,学习语文更需要大力提倡这种方法。悠久的历史早已证明了渗透性学习方法的优越性。古时候,私塾里常常传出诸如“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之类的读书声,那是先生让学…  相似文献   

3.
杨振宁治学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振宁教授的治学经验是:考虑自己的具体条件,注意学习方法,克服困难,敢于标新立异。  相似文献   

4.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谈到他从中国到美国留学时说:在中国学了推演法,就是学了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等,然后用这些定律解题。从一般到特殊;在美国学习了归纳法。就是从实验总结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杨振宁教授的这番话,告诉我们中美学习物理的方法之不同。  相似文献   

5.
开放型成人高校将主要采取“宽进严出”的办学模式。面对物理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杨振宁教授倡导的渗透性物理教学法,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渗透性物理教学法与“宽进严出”的办学模式相适应,对于指导成人高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振宁教授说"我觉得学习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按部就班的,一个办法是渗透性的,什么是渗透性呢?就是在你还不太懂的时候,在好象乱七八糟的状态下你就学到了许多东西……"从杨先生的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长期的教学中加以渗透,本文仅就以下几个方面着重探索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谈到他从中国到美国留学时说:在中国学了推演法,就是学了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等,然后用这些定律解题,从一般到特殊;在美国学习了归纳法,就是从实验总结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杨振宁教授的这番话,告诉我们中美学习物理的方法之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在新课程计划中规定在高中阶段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 .所谓研究性学习 ,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身生活或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 ,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 .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重大改革 .研究性学习这种方式 ,在国外已不新鲜 ,美国的小学生经常开展专题研究 ,撰写论文 ,令我国教育工作者大开眼界 .杨振宁教授曾说过 :“我觉得学习有两个办法 ,一个办法是按部就班的 ;一个办法是渗透性的 .什么是渗透性的呢 ?就是在你还不太懂的时候 ,在好像乱七八糟的状态下你就学习了很多东西 .…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学习方法是人家指出来的路你去走,新的学习方法是要自己去找路。”(杨振宁教授语)《科学》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动手动脑学科学,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或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这种学习正是杨振宁所倡导的“渗透性学习”,对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振宁教育思想初探王云鹤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的教育主张和做法已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与研究。笔者深感在他的教育思中,有关跨文化的教育价值观、现代科技人才的素质观、...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效果、智力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未来成就有着重大的影响,人们把学习兴趣看成人才成长的起点。也正如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所说的“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相似文献   

13.
杨振宁预言十六年后中国超过美国“2010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大国,国民的收入将超过美国。”杨振宁教授在中国科技大学肾《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回顾与前瞻》的报告时,对千余名师生表达了自己的信念。杨振宁教授认为,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优于欧洲,此...  相似文献   

14.
杨振宁预言十六年后中国超美国“2010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大国,国民的收入将超过美国。”杨振宁教授近日在中国科技大学作《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回顾与前瞻》的报告时,对千余名师生表达了自己的信念。杨振宁教授认为,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优于欧洲,...  相似文献   

15.
杨振宁认为,科学研究有风格,一个成熟的科学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深远”是杨振宁教授的基本风格。杨振宁教授的科研风格对电大远程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华骄子电大良师──记杨振宁教授在中央电大授课本刊记者赵向华对电大人来说,1995年1月11日实在是个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国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以主讲教师的身份,来到了新迁进国家教委电教大楼的中央电大,开始录制他承诺该...  相似文献   

17.
浅谈初中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培养闫翠花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点粗浅体会。一、重开头毛泽东同志说...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研究杨振宁教授的超常儿童早期教育思想,阐释了杨振宁教授不赞成“少年班”教育形式的教育观点及其超常儿童早期教育应当坚持正常发展、完善人格和通才教育原则的教育思想,希望能引起我国教育界对超常儿童早期教育更多更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金陵春早.4月3日至4月9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在南京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讲学和访问活动.七天时间里,杨振宁教授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指出素质教育事关大学生成才乃至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杨振宁教授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世界著名科学家,他和李政道教授合作在1956年发现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次年这项发现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诺贝尔奖历史上从发现到获奖时间最短的一次.杨振宁教授在理论物理方面建树颇多,宇称不守恒理论只是其中之一,他的另一项杰作是杨一米尔斯场理论.对于这一理论业外人士可能知道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