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着推行"真快乐"作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谓"真快乐"作文,就是指在写作教学中坚持"以‘真'为出发点、以‘快'为过程、以‘乐'为追求目标"的原则,从而使学生实现从"怕作文"到"爱作文"的转变,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针对"学习外语究竟是‘外语习得'还是‘外语学习'?语言和思维在对学习者学习外语的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有哪些?"的问题,该文在"双元结构"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语言和思维在外语习得或学习过程中影响和作用进行了回答.  相似文献   

3.
范旭  彭樟清 《初中生》2002,(16):26-28
"现在的班干部也真‘吃香',什么‘三好学生'‘文明少年'都有他们的份,犯了错误也不用挨批评……"听了这一席话,班长章平火了:"胡说八道!你懂什么?你知道当‘官'的滋味么?"  相似文献   

4.
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是一座山,一座矿藏丰富的山--这样一座教学艺术的高峰,我们景仰之,更要学习之.北大附中程翔先生曾说过:"研究任何事物都应该既究其‘表'又究其‘里'.‘表'是‘里'的外化,‘里'是‘表'的源泉."笔者试图换一个角度,从底蕴这样的"里"去学习于老师.  相似文献   

5.
正一、何谓"结构化预习"?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在其论著《有效教学法》中提到"‘结构化预习',是指针对预习有计划、有程序地进行课前学习的一个过程。‘结构化预习'包括‘读、导、作、问'四个环节:‘读'指阅读文本,结合‘六字诀'阅读法(读、划、写、记、练、思)扎实朗读文本,深刻感知文本内容,小学不少于15-18遍,初中不少于15遍;‘导'指结合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来进行深度预习;‘作'指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美引真"、"以美启真".一直以来,美学标准都是衡量科学真理的重要因素.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的‘真'与理论的‘美'是成正比的."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认为,凡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表现对人类社会的前进要求,肯定人类进步理想的事物,都是美的事物.任何一种理论的最高审美价值就在于其能揭示物质世界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推动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推动人类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人们对科学理论(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学习和理解,不仅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活动,也是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极为丰富,闪烁着美学的光芒.  相似文献   

7.
躲猫猫     
本周最热网络语词,语出云南玉溪北城镇24岁男子李乔明蹊跷死亡事件."躲猫猫"一词系事发单位晋宁县公安机关对李乔明奇异死亡事件的解释.这一"解释"一经媒体曝光,愤懑嘲笑质疑群起.针对此事,河南洛阳某网友留言说:"小明啊,你说你没事练练‘叉腰肌'、‘俯卧撑'多好,干吗玩‘躲猫猫'?这下整得还真找不着你了.  相似文献   

8.
廷先生说:"教学,从根本上说,是思考着的教学引导着学生思考,又让思考着的学生促动教师思考.而在这一过程中,问题是最好的营养剂."朱绍禹先生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问题贯串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保证,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是一个有预设、有生成的过程。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过:"对教师而言,如果将其教学工作任务进行高度的概括,我们就会抽取出两个最核心的要素——‘教什么'和‘怎么教',即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在新课程改革中,更需要把握"生成"和"预设"之间的平衡,在平衡中寻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数学定理是逻辑推理的重要依据。在定理教学时,教师的"预设"首先要考虑如何从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10.
汤勤 《时代教育》2009,(10):194-194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十分重视生成性教学,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升学习化学有效生成,可以通过变以"‘师'为中心"转向"‘生'为中心"变"以知识结果为主"转向"以探究过程为主"变"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提高素质为主"变"灌输式"为"引探式",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等策略构建新的课堂形态.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看来,立足于语文教材,并从文本的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中,获取具有促进儿童生命成长价值的核心语词即‘主题'。其体验、发现的过程称之为‘主题教学'。这里的‘主题'不同于教材编辑中以‘主题单元'形式出现的话题……‘主题教学'以‘立人'为核心,由主题‘牵一发',‘动'教材知识与能力体系的‘全身'……一句话,主题教学,坚持以儿童生命价值为取向,指向人内在的言语与精神生命成长。"(窦桂梅博文《朝向"伟  相似文献   

12.
1 课堂提问的作用 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魏书生、宁鸿彬等都十分重视课堂提问.于漪曾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伴随我的是‘为什么'?‘怎么样'?‘何以见得'?‘有何根据'?"她是如此的重视课堂提问,这是为什么?因为课堂提问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中的<核舟记>一文,课本对"其船背稍夷"一句中"船背"的注解是"船的顶部较平."教师教学用书提供隋树森先生的分析是:"‘背'字在这里应当解作‘上面'.动物的背向上,所以上面也叫‘背'.‘船背'的‘背'同‘驴背'‘鹤背'‘鹏背'的‘背'意思一样.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两句诗:‘夜雨滴船背,风浪打船头.'夜雨只能滴在船的上面,决不能滴在船底,这是很清楚的."  相似文献   

14.
教师阅读力     
刘波 《教师》2014,(36)
正"在‘知识权威'不复存在的今天,在很多公众对教育的理解并不逊于教师的今天,教师该如何来赢得应有的尊重?教师首先应该摘掉‘不读书,读书少'的高帽,成为家长和社会各界阅读的楷模.用广泛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教师要真正成为社会上最爱学习、最善于学习的群体,真正成为各行各业在阅读方面的‘示范者'。"  相似文献   

15.
倡导"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概念,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方式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连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是‘知',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日语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很多基础性的问题,其中助词‘は'和‘が'的使用区别就是学生提出的最多的问题之一。准确的掌握助词‘は'和‘が'的使用特点及区别对于教师顺利的传授日语知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模型",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启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精讲、精练'实现减负增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在复旦大学对学生讲演时说:"什么叫‘学问'?是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我国历来讲究做‘学问',而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学‘答',学答案固然是很重要的,但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李教授的这番话说得非常深刻,对我们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现在老师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孩子肯定调皮,我们也不是不管,可孩子就是不听话,我们真没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