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拟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考察中国民俗学研究本体的构成。所谓纵向维度即时间维度;所谓横向维度即空间维度。从时间维度看,中国民俗学研究本体是由古代民俗文化和当前传承的民俗文化构成;从空间维度看,中国民俗学研究的本体是由多民族民俗文化和多区域民俗文化构成。中国民俗学研究本体呈现出多元化或多样化特色,具有丰富而深广的内涵。任何学科的学科体系中本体研究都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它是任何一个学科得以成立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对于民俗学学科本体构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的功能:全面审视的另一个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以从两个不同的维度看待某一部门法的功能:横向规范对象维度和纵向法律执行维度。虽然两者是互相联系的,但所取得的结果有所不同。基于纵向法律执行的维度,经济法的功能实际上就指是其执行宪法的功能。从这一维度观察,经济法包含着经济本体法、经济行政法、经济民法三种不同性质的法律规范。本体法直接传承经济宪法的相关精神,将其转化为可供操作的具体内容,而经济行政法和经济民法则负责为本体法建立可行的实施机制。从这一维度观察,经济法为整个法律体系带来的是和谐而不是冲突。  相似文献   

3.
中国审美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内涵。中国的崇高美类型既有基于自然价值取向并作为客观精神形态呈现的雄浑与冲淡,也有基于张扬主体人格精神之价值取向而具有主观精神形态特征的豪放与劲健。豪放的本体精神是道家的.而劲健则本源于儒家的人格理想。东方和西方由于对崇高阐释的文化维度不同,决定了豪放和劲健所展现的人格美内涵与西方崇高所展现的人格关内涵在多方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相似文献   

4.
散文的文化本体性与审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考察了中国散文与中国哲学文化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以在层面探讨了散文文化本体性的三个内容:一是题材与感情倾向上的文化本体性;二是强烈的文化反思精神;三是文化的批判意向。最后,文章还探讨了文化本体性与审美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五四"儿童文学"想象中国"的话语实践是在现代中国转型的情境下发生的,是其内外两个维度相互运作的结果。儿童本位观强化了儿童本体的精神基质,为现代知识分子形塑中国形象提供了话语资源。基于此,作为弱者的儿童获致了更新的精神动力,其指向未来中国的话语建构具有重大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考察了中国散文与中国哲学文化相互关系的基础上 ,以三个层面探讨了散文文化本体性的三个内容 :一是题材与感情倾向上的文化本体性 ;二是强烈的文化反思精神 ;三是文化的批判意向。最后 ,文章还探讨了文化本体性与审美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品"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个较为复杂的结构性范式。在风格性层面,"品"的审美偏向于事实维度上的品味定论;在现象性层面",品"的审美偏向于精神维度上的品质定论;在等级性层面,"品"的审美偏向于价值维度上的品格定论。中国古代绘画品评的结构性范式始终处于"位移"与不断"转向"之中。本文运用结构主义方法论,探讨中国古代绘画中"品"的问题,分析了不同品评标准背后的成因及对绘画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音乐研究具有本体属性研究的主观性、文化属性研究狭隘性、社会属性研究的政治性等特征,而西方音乐史学从古希腊时期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今天,在其本体、文化、社会等维度均趋于成熟,与相对单调的我国音乐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章分析了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的特征,阐述了中国音乐研究现状,指出了西方音乐史学对中国音乐研究的启示,旨在为音乐研究学术界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儒家哲学的根本问题在于解决个体与全体、整体的矛盾关系,它以伦理生活、道德实践为基础,追求情感融通的实质普遍性,而不同于侧重理性认知的形式普遍性。儒家以亲情为根本展开其情感普遍化维度,本体意义的情感普遍性是亲情显现的依据,而全体意义的情感普遍性则是亲情显现的结果,共同构成一个本体即全体的融通为一的情感世界。在现实世界中,儒家以亲情为根本建构起了一个情感普遍化的纵贯融通模式,对中国传统的伦理政治秩序、理智认知模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亲情观念的普遍化维度深刻地影响了传统中国人的情感生活、精神生活以至整个生活世界,今天仍然是我们探索儒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10.
一、两类游戏的关系对游戏的分类可以基于不同的标准或维度。如果从游戏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类,可以将之分为“本体性游戏”和“工具性游戏”。所谓“本体性游戏”,是指幼儿自主自发表现出的一种活动。其目的隐含于游戏活动本身,或者说游戏本身即是目的。这种...  相似文献   

11.
庄子的“神明说”以精神为最高本体,以实现精神超越为宗旨。他不仅揭示了精神对于人类的本体性意义,同时揭示精神的无限潜能以及开发潜能的幽径。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维度来说,大陈岛垦荒精神有着不同的话语体系,要使这些差异较大的话语体系进行对话和交流,就需要构建公共话语体系。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公共话语体系的构建涉及五个方面的基本架构:中央和地方公共话语体系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政治意蕴;国家和社会公共话语体系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本体意蕴;理论和实践公共话语体系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文化意蕴;自然和人类公共话语体系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生态意蕴;代内和代际公共话语体系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传承意蕴。  相似文献   

13.
在前期积极译介的基础上,深入融合海德格尔存在主义与中国文学,是新世纪中国文论面对的一项有意义的课题。海德格尔用存在之思深刻关涉面向可能性的人的生存境遇,这可以成为考察它与中国文学融合之径的起点。以释、道、儒为综合文化母体的中国文学,在前两个维度上与它有明显差异,但在作为主维度的儒文化维度上可以实现与它的扬弃性融合:"情本体"的文学对"存在的深渊"确能发挥积极填充与适度调节作用;但与依托两个世界格局、富于敬畏的存在主义相比,以一个世界为旨归的"情本体"容易在文学上流于静观的趣味主义与士大夫自恋气。在扬弃中探求融合,是新世纪中国文学真正关怀人的生存境遇、逐渐实现世界性品格的合理取径。  相似文献   

14.
老舍小说有着浓郁的平民意识,具有极强的平民化取向。这种平民化的创作追求,构成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中独到的文学景观。从作家本体、文本审美性与文学史意义等三个维度考察,可以看到老舍小说平民化重要的价值内蕴与价值构成。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围绕"劳动"进行阐述,从价值维度、本体维度、实践维度勾勒出劳动的核心内容,形成了全面系统的思想理论。劳动是幸福之源,劳动是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彰显着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契合在新的历史方位对劳动的本体要求。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营造崇尚劳动时代氛围,为我们推动劳动活动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主体间性是对主客对立的消解,是不同主体通过共识表现的统一性。主体间性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的价值追求,是教育活动中的本体关系。主体间性所表现出来的交互性、理解性、共生性、平等性,为师生关系分析提供了基本的价值维度,主体间性教育思想价值实现的实质、前提、途径、机制是对这一新的教育哲学观价值的深刻揭示以及从思想到行为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成中英创立的"本体诠释学"理论,表现出两个基本的学术追求:促进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融通、寻求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统一.就其"本体诠释学"的内涵而言,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采把握:独特的"本体"界定、本体与方法之间的"本体诠释学圆环"、知识与价值的统一和本体诠释学的实践性维度.  相似文献   

18.
禅宗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深广影响的“四大美学主潮”之一。作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生命智慧,禅宗美学以其独特的观照方式、体悟方式与生存方式,创构了禅意盎然的空灵艺境,成就了中国古典艺术精神史上的一个高峰,积淀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与西方知识论哲学美学不同,中华美学精神通常体现为宇宙精神、生命精神与艺术精神的浑融通达与气韵贯通,其精神旨归与终极关怀是宇宙、生命与艺术的圆融无碍之境界。从宇宙论哲学维度看,禅宗美学具有静观终极存在的宇宙意识;从生命论哲学维度看,禅宗美学追求生机盎然的自由境界;从艺术论哲学维度看,禅宗美学标举直觉顿悟的审美意境。体悟领会禅宗美学的智慧精神是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与中国艺术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言意之辨"是中国古典诗学的核心观念和本体理论,在承继前人的基础上,杨万里进一步明晰地加以发展与丰富,将言与意的辩证关系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境界,这种言意观契合了中国诗学特质。通过对于"味外之味"的阐释,诚斋诗学融会了儒家诗教与审美超越两个维度,并通过主体精神的渗入实现二者的圆活通达。  相似文献   

20.
"自然"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魏晋时期,玄学美学本体论由自然宇宙观转向了人文本体观,玄学的"自然"主义思想是对先秦时期道家思想的继承与超越。继承方面:"自然"即"道性"本体。超越方面:"自然"即"精神生命"的自由性;"自然"即返归本真存在的生命自觉。魏晋玄学作为人生本体之学,其命意在于精神生命的自由与解放,其目的在于借本体的追问,给生命的自由找一个终极的依据,借对"自然"本体的确认,为无限的、自由的、自然本真的生命作注释,从而使生命返归本真的存在状态,成就个体生命的诗意自然、自由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