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染色体变异”是新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染色体变异的类型、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是生物技术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典例之一。同时这部分内容涉及细胞分裂、细胞工程、遗传的基本规律、植物体细胞杂交、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生物的进化等多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
本模块的内容包括生物的遗传(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和人类遗传病、生物的进化等。这部分模块内容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一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以上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和焦点,也是部分难度较大的命题素材。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以果蝇为载体的一道综合分析题,考查内容主要有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细胞分裂过程中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变异、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生物的变异、致死现象和生物的进化等知识。  相似文献   

4.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是生物的特征之一 ,它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 ,通过生殖和发育过程完成和体现出来的。生物的遗传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 ,生物的变异为物种的进化及其多样性奠定了物质基础。本章通过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来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及相关的应用问题。本文就“遗传和变异”的前三节的教材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并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1 教材分析1 .1 教材内容分析 本专题的内容包括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等相关的内容。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发生了较大的…  相似文献   

5.
钱国芳 《考试》2003,(10):44-50
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内容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要章节,也是重要的考点,它所涉及的内容覆盖了三本书的大部分章节。另外,其知识的难度和深度也数本专题之最。所以在第三轮的生物复习过程中,特为师生们提供如下复习模式与方法,仅供参考。1.知识体系构架  相似文献   

6.
遗传内容是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笔者把学生在平时考试和练习中遇到的与遗传、变异、进化等知识有关的实验分析题和实验设计题编成一道综合分析题,通过在教学中的实践证明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是高中生物学科最重要的部分。这部分知识与其他章节的内容(如细胞分裂、生殖发育、进化、生物工程)联系紧密,同时还涉及到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并且,在教材内容中,还包括分子水平和个体水平的遗传学研究方法。因此,“遗传与变异”在高考中成为命题的热点,特别是命制非选择题的最重要的材料来源,是历来高考的必考点。所以,这部分内容是考生复习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在讲到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遗传变异对生物的意义时(初中生物学教材第七章、高中生物学教材第五章),可以适当引申生物多样性特别是遗传多样性的内容。在讲解生物的类群和生物的进化时(初中生物学教材第八、九章、高中生物学教材第六、七章)可以适当穿插物种多样性,特别是与进化有关的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另外,当讲到生物与环境、环境保护、保护珍稀生物等章节(初中生物学教材第十章、高中生物学教材第七、八章)时,我们可以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联系起来,将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种质资源保存和物种多样性保护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已近一年,从上岗之前的各种新教材培训到实际的新课程教育教学,从思想理念到具体实施方案都经历了很多变化,有诸多感想。以新课程必修2《遗传与进化》为例,从遗传和变异、进化的内容编排体系、课程设置的思想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新旧教材进行对比,谈谈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0.
盛玉山 《考试周刊》2010,(28):189-190
2009年的高考中,遗传和变异的内容所占的分量很重.属于重点考查的内容常常涉及遗传基本规律的实质和实践的运用,而与X、Y染色体有关的遗传和变异的问题,以伴性遗传为特色,也已成为高考的新亮点,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遗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考查,所以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物》教材在关于进化学说的叙述中 ,提及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其中涉及到获得性状、获得性状遗传与生物进化的有关问题。获得性状 ,简称获得性 ,是指生物个体发育过程因受生活条件改变的影响发生的适应性变异。获得性状遗传 (或称获得性遗传 )即指上述适应性变异能遗传给后代的观念。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两大法则之一(另一为用进废退 )。但当今许多学者对这一学说持怀疑和反对的态度。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 ,任何遗传的变异都离不开遗传物质DNA或其上的基因。而拉马克的“获得性状”属于表现型的范畴 ,是基因型与环境…  相似文献   

12.
生物进化的理论最早是由拉马克提出来的。拉马克的进化理论主要内容是:(1)一切变异(获得性状)的原因在于环境的影响或者器官的用进废退;(2)凡两性所共有的获得性状都可以传给后代;(3)获得性遗传是普遍适用的法则。拉马克的这个理论被后人总称为“获得性遗传”。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形态功能的生物,这是人们最简单的经验事实。因此,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就是这种感性认识的第一次总结。这也是获得性遗传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疫霉菌群体遗传结构变化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遗传结构是影响群体进化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了群体进化的历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反映该群体未来的进化潜能。对于疫霉菌,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和研究技术的限制,疫霉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的进展比较缓慢。本综述回顾了近期关于疫霉菌群体遗传结构的相关进展,分析了疫霉菌群体结构变化的机制。重点论述了种群的变异、迁移、遗传漂变及选择等四个方面对种群遗传结构变化的影响,分析了在影响群体遗传结构变化的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群体原来的基因型被新的基因型所替换而造成群体结构快速转变的现象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4.
1 教材分析 “染色体变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内容之后,继续对可遗传变异类型的学习.本节教材包括2个课时的内容,课标中的具体内容主要涉及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及其应用,以及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第一课时主要完成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组和二倍体及多倍体等概念及其应用的教学;第二课时为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相似文献   

15.
<正>1教学分析1.1教学内容分析"减数分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有性生殖、孟德尔遗传定律、生物变异以及生物进化的基础。同时,本内容涉及较多微观抽象的内容,学习难度较大。1.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减数分裂的概念;说出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及意义。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一定的  相似文献   

16.
从文本所张扬和称赞的根本内容看,《水浒传》带有明显的尚侠思想倾向。此种尚侠并非简单重复中国古代文学中那种歌颂和褒赞侠行为与侠品格的惯常做法,而是对侠的精神气质的新内容,甚至是与传统侠精神相对立的内容加以褒扬。在这个意义上,《水浒传》的根本思想倾向是尚侠思想的遗传和变异:其遗传主要表现在塑造了一系列游侠形象、表现了侠的率真乐观心态、以夸张想象塑造人物的侠品格;其变异则体现在该书让许多率性而为的侠遵从儒家伦理道德,让个体活动的游侠服从群体的意志。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一切翻译文本皆是原文文本的一种遗传。有时一篇原文产生几个译本,正说明了翻译遗传的过程中产生了变异,译文是原文一切信息的复制和再生。翻译过程中所需之物正如DNA复制过程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文章对生态环境中的归化和异化做出选择,并给出选择的原因,对进化理论中的译文能否超过原文的问题给出了生态进化解释。翻译的过程是遗传复制的过程,其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异,我们可以怎样利用这些有益的变异进行进化,从而丰富和发展译语文化。  相似文献   

18.
章青 《新高考》2008,(7):86-90
遗传的基本规律在高中生物中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学习遗传与变异内容的基础,在历年高考试题中都会有这部分内容出现,因此正确理解遗传规律及其应用,不仅是学好遗传与变异内容的关键,也是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前提。下面就遗传规律中的几大常考点作一一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普通高中生物学科的"遗传与进化"模块,包含孟德尔遗传定律、减数分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可遗传变异、进化等内容。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普遍感觉难度大、不易理解,掌握起来自然十分吃力。其实,"遗传与进化"模块本身内在逻辑性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如能准确把握遗传学的学科发展主线、掌握学科分析思维,就能较为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在研究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试题时,笔者发现遗  相似文献   

20.
“育种类”题目一直是高考的重点、热点,在各地的单科卷和理综卷中均能找到它们的“身影”。本专题是高考核心知识点遗传、变异与进化的重要内容,和选修中重点知识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相关,知识点比较零碎,交叉知识多,可以综合考查考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实验与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