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球孢白僵菌产几丁质酶液态发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球孢白僵菌Bb174产几丁质酶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选择麸皮和蚕蛹粉作为培养基的基本成分。以不同比例的麸皮和蚕蛹粉进行试验,结果显示:麸皮和蚕蛹粉分别为5%,培养温度28℃,接种量10%,装液量10mL,起始pH6.0,添加0.3%NaNO3对产几丁质酶有利,最高酶活力为4664U/mL。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脱腥花生乳为基料,研究影响花生乳产酸发酵的因素、原料予处理、接种量、添加物等条件。实验证实,花生酸奶的最佳产酸条件:脱腥处理约9.6%花生乳中添加4%脱脂奶粉,6%蔗糖经热处理后,接种60%发酵剂,42℃/4h,可获酸奶制品。  相似文献   

3.
以冷冻杨梅鲜果为原料采用酶解浸提法制作杨梅酒,研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对杨梅酒出酒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影响杨梅酒出酒率的酶种类、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底物比四因素进行考察,并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了杨梅酶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确定果胶酶为酶解用酶,酶解法制备杨梅酒酶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35℃、酶解时间4h,酶底物比2%。在此条件下,杨梅酒出酒率为(79.4±0.19)%,比同法不加果胶酶出酒率增加25.4%,并且过滤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4.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具有产壳聚糖酶能力的菌株,获得两株产壳聚糖酶菌株,对其中的一株非芽孢杆菌Yg菌株进行产酶试验并对其酶活性以及酶解最适条件进行测定.结果显示:Yg菌株所产壳聚糖酶具有较强的降解壳聚糖的能力,不同产酶时间所得酶液中,产酶36h所得酶液的酶活力最强;用产酶36h所得酶液降解3%壳聚糖,酶解最适pH值为5.5—6.0,最适温度为50—55℃,10%的酶量完全降解3%的壳聚糖所需时间为30h.  相似文献   

5.
橄榄汁饮料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橄榄汁饮料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果胶酶浓度0.005%,酶解温度25℃,酶解时间60min,可获得理想的产率,橄榄汁的产率可提高20%左右.通过调配(添加稳定剂、防腐剂、调节糖酸比),可获得色、香、味俱佳的橄榄汁饮料.  相似文献   

6.
利用苹果渣为原料,通过炭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的液固态混合发酵,制备苹果渣多酶蛋白饲料。研究表明:液体培养的重要参数是温度28℃、接种量12%、蔗糖添加量15g、转速180r/min,时间72h;液体培养产物短期储藏,10℃效益高,长期储藏,2℃~5℃效果好;固体发酵的最优发酵条件是:接种量10%~14%,培养时间为5~6d。发酵产物中粗蛋白、真蛋白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103.1%、165.76%,粗纤维、还原糖则降低了42.51%、53.62%,纤维素酶活力增加了3000U/g,果胶酶活力增加了50000U/g。该方法生产的饲料蛋白符合企业植物发酵蛋白质饲料标准。  相似文献   

7.
低盐苔菜泡菜生产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对菌种接种量、食盐、番茄汁、甜蜜素的添加量进行了筛选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接种植物乳杆菌、添加番茄汁,可以明显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苔菜泡菜的质量。优化后的工艺为:接种量4%、食盐4%、番茄汁5%、甜蜜素0.3g/kg,20-25℃,发酵周期2d。  相似文献   

8.
应用果胶酶澄清甘蔗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健旋 《闽江学院学报》2005,26(5):51-53,71
以甘蔗为原料,采用果胶酶进行甘蔗汁的澄清实验。通过考察果胶酶添加量、pH值、温度、酶解时间对蔗汁澄清效果的影响,比较了酶促澄清与离心澄清两种处理方法的蔗汁质量。结果表明,果胶酶的最适添加量为每100mL蔗汁200U;果胶酶在甘蔗汁自然条件下,25℃、12小时或45℃、1小时,均可使甘蔗汁的透光率由5%提高到95%;粘度由3.9mPa·s下降到1.1mPa·s;而离心过滤不能获得理想的澄清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摇瓶培养法对真姬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进行研究,得到产胞外多糖适宜的条件为:真姬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最适时间是8单位,最适pH为6.5,的最适温度为26℃、摇瓶转速为130r/min、最适装液量为50%、最适接种量为15%.  相似文献   

10.
应用PSB处理黄姜皂素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皂素废水是一种酸度高、色度大、可生化性差的工业有机废水,利用光合细菌处理黄姜皂素生产废水并对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预处理后的废水中添加4.0‰酵母膏,pH7.5,接种量30%,光照条件2000Lx,温度30℃环境下处理6d,CODcr去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以桑葚为主要原料,以酿酒活性干酵母为桑葚酒发酵菌种,通过正交试验的研究,可以确定桑葚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总糖含量22%、发酵温度28℃、接种量0.1%、SO2添加量40ppm。影响桑葚酒发酵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总糖含量(A)〉发酵温度(B)〉接种量(C)〉SO2添加量(D),桑葚酒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果酒。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大豆根瘤菌AWCS13-4菌株在YMA、TY、PA、BSE 4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AWCS13-4菌株在YMA培养基中生长较好,蔗糖为最佳碳源,酵母粉为最佳氮源,最佳p H为7.0,最佳接种量为3%,最佳培养温度为30℃。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4个因素进行优化,其最佳培养组合为:每升培养基中添加蔗糖10 g,酵母粉3 g,Mg SO4·7H_2O 0.2 g,K2HPO40.5 g,NaCl 0.1 g,CaCl_2·5H_2O 0.05 g,Rh微量元素液4 m L;p H为7.0,接种量为3%,培养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3.
以辅酶Q10产量为指标,对米曲霉2077固体发酵法生产辅酶Q10进行了初步系统性研究.利用配方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方法分别对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到了较优固体培养基为大豆8.20%、麦麸63.53%和谷糠28.27%,确定100 g培养基固体培养条件为:料水比为1、青霉素钠加入量为3mL、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96 h为较优工艺条件.在此优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得到米曲霉2077产辅酶Q10的最大值为0.947/mg·g-1干培养基.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营养基质、温度、PH值、溶解氧、接种量等因子对虫草菌发酵生产的影响 ,并对因子的控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作为庆大霉素含量测定手段,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紫色小单孢菌产庆大霉素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统计学分析,确定发酵培养基最优组合为:黄豆饼粉3.5%,CaCO30.5%,淀粉5.5%,CoCl20.0006%。优化的发酵条件为:种龄60 h,接种量12 mL,装液量50 mL/500 mL摇瓶。在此优化条件下添加一定量的氨基酸培养6 d,庆大霉素效价较优化前提高了85.5%。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与微生物法测定庆大霉素发酵液效价产生的误差小于4%,该方法可以用于教学实验中庆大霉素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番茄酸奶的生产工艺条件,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适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混合菌为发酵菌种,白砂糖添加量7%,番茄汁添加量10%,接种量3%,发酵时间11 h,发酵温度43℃,产品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7.
根据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营养需要和生长特性,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其混合发酵乳清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利用SAS中的Plackett-Burman二水平设计法成功选取了对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发酵培养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大豆分离蛋白、西红柿汁和胡萝卜汁),再用最陡爬坡实验法确定因素水平,最后依据回归模型分析,得出最佳的混合发酵乳清培养基配方为:4%乳清粉、1.4%大豆分离蛋白、10%西红柿汁、13%胡萝卜汁、0.5%半胱氨酸盐酸盐、0.04%低聚异麦芽糖、0.3%K2HPO4。用此优化的培养基培养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活菌数可高达9.8×109 cfu.mL-1。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甘蔗汁风味醋摇瓶发酵条件,为甘蔗汁风味醋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和参考。以甘蔗汁为原料,通过研究了初始酒精度、初始pH、发酵温度、接种量和转速对醋酸发酵的影响,确定最佳的醋酸摇瓶发酵条件为:初始酒精度6.5%,初始pH5.0,发酵温度30℃,接种量10%,发酵0~72 h的转速200 r/min,发酵72 h以后的转速150 r/min。在此条件下,发酵转化率和产醋速率分别达到97.9%和0.467 g/(L.h)。  相似文献   

19.
以饲料为原料筛选出一株既产乳酸又产芽孢的益生菌,经过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命名为T-8。从培养基碳源、氮源、有机物浸出液、培养基pH、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方面对菌株T-8展开发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6 g/L、豆粕粉15 g/L、小麦麸皮浸出液60%、酵母粉5 g/L、蛋白胨10 g/L、氯化钠10 g/L,pH 5.0。以5%的接种量将种子液转接至最优培养基,在47℃的摇床中以200 r/min的转速振荡培养28 h,菌株T-8的细胞密度达到4.8×109 CFU/mL,芽孢率达到95.2%。本试验可为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应用于饲用微生物菌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火棘为原料,对采用固定化醋酸菌酿造火棘果醋的醋酸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发酵温度、接种量、酒精度三个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固定化醋酸菌酿造火棘果醋的最佳工艺为:发酵温度34℃,接种量10%,酒精度7%。所得火棘果醋醋香浓郁,酸甜适度,香气自然、协调,是一种值得开发的保健果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