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但许多父母却由此而陷入教育的误区之中:有的自己省吃俭用,把钱都花在孩子身上,他们以为满足孩子的需求就会给孩子带来幸福;有的为后代造房置产,以为留下万贯家财就是给了孩子幸福;有的望子成龙,逼着孩子学这学那,以为让孩子出人头地就会使孩子拥有幸福。……不错,满足需求,拥有财富、知识和地位,这些都是一个人生活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决不是幸福本身。幸福不是及时行乐,而是对有意义人生的追求过程;幸福不是单纯物欲的满足,而是积极生活的整体状态;更重要的是,幸福不是别人所能给予的某种条件,而是一个人对于自己生活的主观感受。这也就是为什  相似文献   

2.
作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成才,但许多父母对成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却多有忽视。有些父母故意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以为这样做是在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童年(在那些缺少父亲或母亲的家庭,家长更舍不得让孩子干活,以“弥补”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的不足);还有一些父  相似文献   

3.
现在生活好了,家庭经济状况也宽裕了,但一些家长仍然很纠结,原因是有的孩子似乎永远也不知足,他们的花花点子层出不穷,不胜枚举,令父母难以招架。比如孩子有了一个书包,见到另一个新书包,又一定要买;孩子在商店看到玩具,立即要买,妈妈说回家拿钱,他会哭闹不止。父母有时也会感叹:自己小时候什么也没有,也觉得很幸福,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有了,为  相似文献   

4.
融立 《家长》2013,(Z1):46-47
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不同,幸福的感觉也就不一样。在家长眼里,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家里的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孩子非常幸福。回想自己的童年,吃穿玩都无法与现在的孩子相比,还得帮父母下地干活儿,相比之下,现在的孩子简直到了天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咨询中,我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案例:孩子不快乐,幸福感非常低,甚至有的  相似文献   

5.
独生子女现代玩具是现代科技的缩影,它不仅是孩子们的好伙伴,而且也是启迪心智,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好帮手。现在,也有一些家长在给孩子购买玩具上不失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也有的家长在专家的指导下,为孩子选购合乎孩子年龄的益智玩具。但家长头脑中似乎有这样一个概念,玩具只是属于孩子的,与家长无关。因此,许多家庭都是由孩子一个人去玩。有的家长即使在家,即使闲在那里,也由孩子自个儿摆弄,不管不问。以为给孩子买了益智玩具,孩子只要玩了,就自然可以提高智力了。其实玩玩具孩子有很大的学问。有研究表明,常跟父母在一…  相似文献   

6.
现在生活好了,家庭经济状况也宽裕了,但一些家长仍然很纠结,原因是有的孩子似乎永远也不知足,他们的花花点子层出不穷,不胜枚举,令父母难以招架。比如孩子有了一个书包,见到另一个新书包,又一定要买;孩子在商店看到玩具,立即要买,妈妈说回家拿钱,他会哭闹不止。父母有时也会感叹:自己小时候什么也没有,也觉得很幸福,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有了,为什么还总是不满足呢?  相似文献   

7.
谁都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很多家长往往付出了苦心却见不到效果,这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家长教育观念的偏差导致家庭教育出现了误区。家长的教育观念主要指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观念,包括家长的亲子观、人才观、儿童观和教子观。一、亲子观指家长对子女和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也可称作教育动机。家长对子女的看法是多种多样的。教育动机也就各有不同。有的父母把孩子看作社会的小公民,其教育动机可称为为国教子;有的父母教育孩子是为其将来的幸福,其教育动机可认为是为  相似文献   

8.
俞敏洪 《课外阅读》2010,(11):26-27
一 我认为家长给予孩子最重要的是时间。有的家长说自己辛辛苦苦就是为了孩子的成长,送他到最好的贵族学校去。但所有这一切都不是最好的家长应该做的。我父母在农村,我从小天天看到的就是父母在干活,因此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父母勤劳,我肯定就不会懒惰。  相似文献   

9.
一、家庭教育的误区(一)育儿观的偏颇中国的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基于这种企盼,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有的家长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孩子的身上,他们对孩子成长的期望近乎变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未竟事业的载体,想让孩子出人头地,那就必须好好读书、上大学,一句话,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为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好…  相似文献   

10.
正很多家长都发现,孩子会对一本绘本情有独钟,读了一遍又一遍,甚至有的读了二三十遍。这可苦坏了家长,一遍又一遍地读,到最后都可以倒背如流了,可孩子们似乎还意犹未尽。那么孩子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重复行为"?家长该怎样对待宝宝的这种行为呢?第一,为引起父母的注意。孩子为什么会"喜欢重复"?很大的原因是想得到父母更多的爱。一些孩子一天到晚拿着同一本书让父母念给他听,其实他们并不在乎书中是什么内容,他们想要表达的真  相似文献   

11.
父母与孩子互不理解、难以沟通;孩子反感父母,不尊重父母;父母对孩子无计可施,觉得孩子太难管。凡此种种,主要原因是家长不懂家教艺术,步入了家教误区。补偿心理:有的家长认为,现在条件好了,我们应该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在生活上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学习也安排的满满  相似文献   

12.
职高学生的文化基础差,这是众所周知的。他们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不少就是差生,许多孩子父母都是双职工,对孩子的教育缺少应有的时间,有的还缺少正确的方法;有的孩子的父母外出挣钱,他们认为有钱就有了一切,孩子的学习好坏并不重要,只有一张文凭就行了;有的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老人对孩子溺爱,放松教育,使孩子更加任性,怕艰苦、怕困难,造  相似文献   

13.
俞婕 《家庭教育》2009,(11):16-17
现在的孩子都很幸福,有充裕的物质条件;但现在的孩子却很少有幸福感,常常感到孤独、无助。如何提升孩子的幸福感,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互动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左邻右舍,差不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到了吃饭的时候,可热闹了:有的孩子闹着不吃;有的孩子尽吃菜不吃饭;有的孩子说“我不吃这个,我要吃那个”;有的父母给孩子准备了“好菜”让孩子一个人独享;还有的父母干脆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喂,孩子则吃一口,玩一会。“吃饭”成了家长最伤脑筋的事。其实,这是家长自找的苦恼,是家长自己把孩子给惯成这样的。我的女儿已5岁了,长得活泼健康。一日三餐,无论荤素粗细,她都吃得津津有昧,从不要我操心。我的经验有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期的特别关注,我们与广大读者讨论"如何尊重孩子的'隐私'"问题。有的家长出于对子女的"关爱",生怕孩子有"好多事情瞒着父母",认为孩子不应该有什么"隐私",所以,动辑私拆他(她)的信件,偷阅他(她)的日记,查看他(她)的上网记录,硬闯入孩子的"私秘" 王国之中。把孩子的一切暴露在父母的视线之内。须知,这是一种何等错误的教养方式! 千万不娶以为"他们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孩子就属于父母的私有"财产",他(她)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他(她)自己;千万不要以为"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他们好",其实未必。有理智的爱,才是父母与儿女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爱应该与相互信任为前提。我们并非主张家长放弃教育的责任,但是,教育必须以尊重为前提。尊重是沟通的基础。当孩子向你敞开胸襟、无话不谈的时候,你还需要窥探孩子的"隐私"吗?  相似文献   

16.
姜蓉 《文教资料》2013,(36):141-142
班主任的幸福感是近来各种班主任培训会上常讨论的问题,做一个班主任究竟有没有幸福感?我们常常认为,班主任受到学生、家长的尊重,能够最近距离地接触孩子,应当是教师群体中最拥有幸福感的群体.但部分班主任有屡屡不绝的怨言:任务太重、压力太大、待遇太低……似乎与“幸福”无缘.究竟如何看待班主任这份工作?班主任如何寻找幸福感?作者就这一问题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17.
孩子们的幸福是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触痛了当今教育的神经。当下,本来应该给孩子幸福的父母,有的变"狼",有的变"虎",还有的变成了"怪兽"。"怪兽父母"这个称呼最早起源于日本,用以指称那些经常提出对自己孩子"有利"但罔顾他人的要求、动辄向学校投诉并干涉学校教育的家长。  相似文献   

18.
学习的意义     
<正>一、为了什么而学孩子为了什么而学?相信绝大部分的家长都会说,为了让孩子将来过上幸福的生活。幸福固然没有错,但幸福包含着价值判断和取舍,每个人心目中的幸福标准是不一样的。那么作为父母,怎么能保证你给孩子制定的幸福标准,就是他将来  相似文献   

19.
当看到孩子玩的玩具坏了时,有的家长急忙去帮他修理,可他却不高兴了;当看到孩子玩"无聊"的游戏时,有的家长立刻让他玩家长设计的游戏,可他却不愿意配合;当孩子正专注于某个游戏时,有的家长给他递过去一杯饮料,可他却不领情……有时候,家长认为自己非常认真地陪孩子玩游戏,可孩子却不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年轻的父母为此烦恼不已!  相似文献   

20.
《小读者》2012,(3):1
幸福感是天生的吗?心理学教授段鑫星告诉我们,并非如此。想让孩子拥有感受幸福的能力,需要家长从小培养。只有家长在孩子心里种下"幸福感"的种子,孩子才能收获幸福的能力。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幸福感"呢?著名儿童作家郑渊洁用实际的教子故事告诉了我们他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