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写.编》2008,(6):F0004-F0004
仙台山景区位于石家庄市井陉县境内,属国家AA级旅游区、4星级森林公园、总面积66平方公里,是以山峰、森林、溶河、峡谷、古迹为主,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综合风景区、主要有原始森林景区,主峰景区,护国院景区等三大景区,共96处景点。主峰海拔1200米,其热俨如一尊大仙,故名仙台山。  相似文献   

2.
把持的裂痕     
有一个富人,总想做神仙,偶得一名仙翁告之曰:"行善积德。" 于是为表决心,便自改其名曰"积德"。平日里作些好事,修盖庙宇,设香坛,每日必跪于坛前祈祷数次,坛内香火未断,且燃的都是九文钱一支的"马蹄香"。转眼三年过去了,所剩家财无几,仍虔诚地焚着马蹄香。仙翁得知,便欲点化。于是化作一卖姜老者在  相似文献   

3.
洞穿历史的泉水(散文诗二章)赤宇柳泉水蒲松龄故居有一“柳泉”,传说为留仙翁因以起号之所……──题记一管如椽之笔植于柳泉,便蓬勃为蒲家在依依的柳丝。那鬼妖神怪酸楚的故事,如飘逸的柳絮,叩击着“聊斋”孤愤之门。而蒲老先生如泉的文思,聪颖的思辨,以及入木三...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教中的"八仙"指的是唐代以来逐渐形成的八位仙人,即钟离权、李铁拐、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和何仙姑。他们出现早晚不一,外貌、特征前后出入较大。唐代,"八仙"中的个别人物始见于史籍,但语焉不详。宋代相关记载增多,内容更为具体。元代道教的盛行和戏曲文化的繁荣使得"八仙"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之中,呈现出某种固定的趋势。明代中期以后,八仙组合和特征基本固定,并作为喜闻乐见的装饰纹样出现于各类工艺品上。以往的研究中用明清时期对"八仙"的既定认识来考察宋元时期工艺品上的八仙图案,得出的结论往往存在较大的偏颇。本文梳理了元代瓷器上的八仙纹样,通过对比元明八仙戏及同时期墓葬壁画、砖雕、缂丝上的图像资料,论述了瓷器八仙纹饰之起承,并对其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5.
尹荣方 《文化遗产》2017,(1):105-110
《山海经》"青丘国"及"九尾狐"形象出于"东方苍龙"中的"尾宿",因"尾有九星";禹在治水之时遇"涂山氏女"与"九尾白狐"的传说,是禹"治水"始于"箕尾"之间的曲折传承;禹"治水"绝非地上现实的治水活动,其真相关乎古人的"度量天地";所谓的"涂山",本意为"度量之山";从《书·禹贡》禹"导山"的记载可知,禹的治水,关乎天上的"银河",是以二十八宿作为天球上的坐标,来明确银河在天上的起没行径,天上银河的起源之地,正是"尾箕"之间,这是禹"治水"之始,得以遇见"涂山氏女"、"九尾狐"并与之成婚生子的契机所在。  相似文献   

6.
《洛阳伽蓝记》(下简称《洛阳》)作于东魏孝静帝武定年间,是部记录北魏佛教文化与历史传说的散文集。作者杨街之,为当时北平人,即今河北保定人。当今对《洛阳》的校译颇多,在许多问题上莫衷一是,然而对卷三《城南·景明寺》篇中"山悬堂光观盛"句的校译问题却大体意见一致。周祖谟、范祥雍两先生以明嘉靖年间的如隐堂刻本为底本,先后撰有《洛阳伽蓝记校译》与《洛阳伽蓝记校注》。两书都认为"山悬"句有脱文,但脱去的文字已无从查考。巴蜀书社的《洛阳伽蓝记选译》在注释"山悬"句时也认为"‘山悬’与  相似文献   

7.
1939年底至1940年初,敌后太行在粉碎敌人的反扫荡之后,太行南区与太行北区连成一片,特别是1940年秋,有名的百团大战大胜后,根据地有一段相对稳定时期。华北新华日报社爱好篮球运动的同志们,就在这个情况下,在其所在地——山西辽县山庄村开始活跃起来丁。 未曾料到,在这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参加篮  相似文献   

8.
戴复古五律《世事》以其名句"夕阳山外山"而饮誉于世。据该诗原先的长标题(或曰小序),可知戴氏创作此诗那种刻苦炼句、务达完美的严谨态度,以及其尊重诗友创作成果,不掩人之美的宽阔胸襟。但是钱钟书先生由于未及细考该诗的创作经过和定稿时间,误以为诗的小序所述范鸣道对句是戴复古"耻盗其侄孙句,遂作此狡狯,幻出一段故实"。本文依据有关文献对钱先生的这一误解进行了考辨澄清。  相似文献   

9.
首山清风寺     
首山,位于辽阳城西南十五里,因孤峰耸峙,势若辽境诸山之首,所以得名“首山”。又称“手山”,传说是唐将薛仁贵东征时在坡石上留有手印而得名,有“鞍山下了马,手山按一把,亮甲山亮盔甲”之佳话。据《辽阳古迹遗闻》载,首山也称“驻跸山”,因唐太宗曾在此……  相似文献   

10.
张兵 《民生周刊》2021,(7):26-28
推进古村文化的传承、更新、升级,并把这一文化物化为榆林古村发展振兴的产业,是大运河乡村民俗文化"痴人"闫宝林孜孜以求的梦想。"三水环绕,玉带缠腰",西有港沟河,北临凉水河,傍京杭大运河,东距北京城市副中心15公里,京塘路旁,有一个颇有江南韵致的亲水古村—通州区漷县镇榆林庄村。沧海桑田,号称"运河第一庄"的榆林古村,历经800余载风雨激荡,岁月雕饰,高光的历史岁月,早已淡出村民视野。但是,其历史传说、营建格局、风俗习惯,仍然承载并传承着厚重的乡村文化。  相似文献   

11.
孔尚任于<桃花扇>卷首自署"云亭山人",关于此一"云亭",一般释为曲阜雲山(石门山),本文则认为应指泰山南麓之云亭山.尚任少时曾从叔父贞殖泰安学正任上,故以此为号.云亭山附近上泉村旧有孔尚任题碣,今毁而文存,其碣文字,堪补<孔尚任集>之佚.  相似文献   

12.
初春时节,在燕赵之地召开的新华书店系统1991年工作会议上,我欣喜地了解到,河北省地处太行山的井陉县新华书店,在扩大农村图书发行的艰苦征途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和经验。井陉县是个有30万人口的山区小县,南北120公里,面积1380平方公里,聚居着8个民族的勤劳人民。境内山峦重叠,沟谷狭深,若  相似文献   

13.
薤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北省谷城县城西南40公里处,海拔1100米,属武当山山脉.山势巍峨,层峦叠嶂,逶迤数十里,延伸到县城西北2里处的开林山.薤山主峰周围,因终年云雾缭绕,时隐时现,如少女羞怯之状,故早年有"女儿山"之称.相传明朝李时珍去武当山采药,路过"女儿山"发现满山薤白(一种中草药),后人以此得名.薤山葱郁繁茂,被誉为"薤山叠翠".  相似文献   

14.
正翠微山(别名平坡山),位于石景山区北部,山体长1.7千米,宽1.3千米,最高处海拔498米。明《御制大圆通寺碑》载:"曩洪熙改元之初,皇曾祖仁宗昭皇帝以西山平坡大觉寺创始唐代,迄于金元,屡废屡兴,仍复圮毁,乃焕发宸断,命工鼎新重建,赐额曰大圆通,更其山名翠微。"由此可知,明洪熙元年(1425年),仁宗改平坡山为翠微山,并沿称至今。翠微山景色秀丽,林木葱郁。明《宛署杂记》云:"登之则极目平原,百里草树在目。每春夏之交,晴雨初歇,  相似文献   

15.
年画与抗战     
年画是最普及的民间美术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一般取材恭贺新禧,吉祥如意的图案,如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内容的,如《天师镇宅》、《八仙祝寿》、《王考虑抢亲》等,在我国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必然为我党的革命事业所用。  相似文献   

16.
邓春琴 《编辑之友》2011,(12):105-107
一引言"请你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这是近年火爆流行歌词。"哥"一词,据黄树先先生(1999)的研究,"哥"是一个外来词,借自阿尔泰语。先秦时期,常用"兄"来表示。《说文解字·兄部》"兄,长也。从儿,从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兄部》:"口之言无尽也,故以儿口为滋长之意。"在汉语辞书中,"兄"义项的设立体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其是否有值得  相似文献   

17.
毕雪飞 《文化遗产》2015,(1):105-111,158
日本七夕传说除了以神话、故事、传说以及中世纪小说的形态传承于世以外,还以祭文的形态传承于高知县等地。七夕祭文通过民间信仰"いざなぎ(Izanagi)流1"得以活态传承至今,每逢七夕行事和病人祈祷时由"太夫(Tayuu)"诵读。从其讲述内容来看,是由日本羽衣故事加难题型故事再结合七夕传说而构成;从祭祀仪式来看,体现了与纺织信仰的结合。集祭祀、祈祷、占卜等仪式为一体的日本"いざなぎ流"民间信仰中的七夕祭文,以"太夫"诵读的方式保存和传承了七夕传说。  相似文献   

18.
宁武县地处晋西北管涔山北麓,是黄河第二大支流、三晋母亲河汾河的发源地,历史上著名的三关重镇之一,自古享有"表里山河,锦绣中华"之盛誉。早在隋唐时期,宁武就是驰名远近的风景名胜地。其古迹名胜甚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素有黄土高原上绿色明珠之称,境内山、水、  相似文献   

19.
中国20世纪前期的"传说"概念是中西学术交流的背景下诞生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民俗学家先后从不同角度对"传说"概念进行了诠释研究,促进了现代"传说"概念的成熟。"传说"概念逐渐从神话和古史领域中分离出来,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而最终进入民俗与民间文学的领域,是其发展的基本轨迹。  相似文献   

20.
伏羲之谜     
由陕西陇县往西翻越大陇山,即进入甘肃天水地区。这里既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的发祥地,也是“人文初祖”伏羲的故里。 天水地区上古土著是西戎,而著名神话学专家闻一多先生经过深入研究之后,确认伏羲就是犬戎之祖。今天水市区仍遗留有明正德时所建伏羲庙,规模居全国之冠;而天水市及其辖县甘谷、秦安又有许多有关伏羲女娲的祠庙、传说与遗迹,与古书“伏羲生于成纪(天水、秦安一带)”之说大致相合。另外汉人所谓“四壁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的仇夷山,即仇池山,其地在天水市西南毗邻的西和县,西和原是天水辖县,近年划归陇南。可见伏羲作为古戎族之祖,其活动地在今天水一带的说法,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