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今有些学生感受不到父母深沉的爱,不理解父母,甚至讨厌父母的“唠叨”,心中只有自己,不知爱别人,孝敬感恩父母的意识缺失.对此,可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分析探讨青少年孝敬父母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以培养青少年学会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他人,做一个有德行的、人格健全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2.
阎惠玲 《教师》2012,(12):14-14
感恩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感恩教育。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教育学生回报父母,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让孩子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孩子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学会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学会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学会尊重自己。只有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始终,才能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4.
感恩是一种行为,一种态度,对于当今的学生来说,学会感恩非常重要。现在的学生大多是家长的掌中宝,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更不会替别人着想。学会感恩,就是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学会感恩,就是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让他们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师长教育之恩,朋友帮助之恩!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以借助贫困生资助活动进行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解析为重点,结合当下借助贫困生资助活动进行感恩教育的作用和运用贫困生资助活动增强学生感恩意识的有效策略为主要依据,从实施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感恩心理、实施感恩教育能够传播社会正能量、学会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自然、感恩社会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贫困生资助活动在感恩教育中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小学生实施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笔者通过感恩父母途径意在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进而对他人、社会、自然常怀感激之心。  相似文献   

7.
感恩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需要共同完成的一项长期的文明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需要我们从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启蒙开始,让学生学会感动,学会感恩,进而让感恩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可见"感恩教育"在当前教学课堂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学会怎样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谢社会。随着新课程的发展,当前的教育越发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这是不对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进步。从当前感恩教育出发,对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做几点分析,让感恩教育与班级管理相得益彰,绽放出班级管理的风采。  相似文献   

9.
<正>开展感恩教育,目的是让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想他人之所想,学会体会他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心的情感。使他们懂得体谅他人,关心他人,甚至帮助他人,进而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恩父母,要孝敬父母;感恩祖国,要报效祖国;感恩自然,要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感恩社会,要有为社会无私奉献的品质。在实施感恩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人格  相似文献   

10.
李加坤 《学苑教育》2012,(24):26-27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感恩教育,对传承美德,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开展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感恩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格,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5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出大多数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意识较强,但对社会和他人的感恩意识有所欠缺。在分析了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后,本文提出了加强学生感恩品质教育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论述了生物课堂上感恩教育的开展。首先,为人师者当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则,给孩子做榜样。其次,利用生物教材,挖掘情感素材,在知识传授中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人。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重视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军队的保卫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从家庭和幼儿园开始,学会尊重他人。  相似文献   

14.
教会学生心存感恩,应从感恩教育入手,使学生感悟到:父母给予我生命,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教给我们知识,让我们抛却愚昧,我们应该感恩老师;社会给了我们一切,我们应该感恩社会。  相似文献   

15.
独生子女初中学生群体不断增大,许多独生子女学生体谅不到父母、教师的辛劳,普遍缺乏爱心、良知、责任感,感恩意识缺失.感恩意识缺失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以及学校原因.感恩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家庭、学校、社会要全力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  相似文献   

16.
独生子女初中学生群体不断增大,许多独生子女学生体谅不到父母、教师的辛劳,普遍缺乏爱心、良知、责任感,感恩意识缺失。感恩意识缺失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以及学校原因。感恩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家庭、学校、社会要全力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  相似文献   

17.
浅谈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感恩教育主要包括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等四方面的教育.其实施路径,一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二是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三是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激发学生感恩情感;四是充分发掘自我教育潜力,提高感恩教育认知;五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施恩于人,报效社会.  相似文献   

18.
郑继宇 《考试周刊》2013,(31):21-21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以人格完善为目的的人性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对父母、自然、社会和祖国的感恩之心,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今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过度溺爱,造就了许多自以为是、任性娇气的"小太阳"。他们缺乏责任感,不懂感恩,在物质享受上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人际关系上以"自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只知索爱,不知回报……"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做人"是为人师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校开展了系列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付出、学会关爱、学会做人。一、培育感恩文化,营造感恩教育环境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我  相似文献   

20.
学会做人是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学会感恩是做人的重要内涵。然而,许多学生却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老师对自己的辅导是责无旁贷的,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没有感恩意识。怎样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小学品德课的任务之一,我从“一句话”入手,教育学生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