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抚仙湖垂向水质状况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抚仙湖设置3个监测点,从表层开始沿垂直方向每隔5m采取一个水样,对垂向水质进行监测,共获取监测数据2 688个.结果表明抚仙湖0~30m的水层段水质为Ⅲ类,主要污染因子是TN和非离子氨;30~80m为Ⅱ类,污染因子是TN、TP、非离子氨和溶解氧;30~130m为Ⅲ类,污染因子是溶解氧;130m以下为Ⅳ类,污染因子是溶解氧.垂向的溶解氧、叶绿素a和浮游植物总量与水温呈极好的正相关性.与20世纪80年代初期比较,50m以下的容解氧含量明显降低;表层的浮游植物数量增加了5倍,种类由15种减少到11种;除在0~30m水层的氨氮含量增加较多外,其他各种形态的氮、磷含量水平并无明显变化,由此可见氮是抚仙湖水质污染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2.
淡水资源的紧缺导致越来越多的污水被用于农业灌溉。通过分析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产生、水生生物多样性以及冬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变化来监测天水市渭河藉河段水质的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在17.67‰~59.67‰。之间;藉河水培养的冬小麦平均发芽率较对照低19%;藉河水体中有浮游植物5门25种,主要为蓝绿藻;水体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均小于1.由此可判定,藉河水质为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3.
浅谈林口林区森林鼠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林口林区森林鼠害的分布、危害时期、特点林口林区的森林害鼠主要有红背鼠平、棕背鼠平、大林姬鼠、松鼠、花鼠等。红背鼠平、棕背鼠平分布在深山区中,大林姬鼠分布在浅山区的中、下腹,松鼠分布在深山区,花鼠分布比较广,基本上无处不在。林口林区森林鼠害一般在是3~4年发生一次,但由于温度、降雨量、降雪量、山副产品的丰欠等诸多原因,发生危害的时期可能提前或滞后,种群、数量有显著的年度和季节变化。春季害鼠的种类比较多,并且数量大。鼠类大多数在造林季节(4月中下旬)开始繁殖,秋季种群数量达到最多。一般秋季在草本植物枯萎、地表结冻…  相似文献   

4.
含有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严重威胁生态和人类健康.活性污泥法是工业废水处理的核心技术,细菌种群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污泥的微生物群体结构不仅为废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提供指导,而且可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基于高通量序列分析的细菌门/属分类或操作分类单元聚类分析研究表明,市政污泥的微生物多样性存在地域性差异;不同的工业废水污泥的微生物群体组成各有特点,在门/纲分类水平上明显不同于市政污泥;焦化废水污泥微生物种群结构在门分类水平上具有相似的微生物组成;水质是微生物种群结构形成的主要驱动力,环境条件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多种多环芳烃降解菌已经被鉴定,并分析了其降解途径和关键酶基因.本文主要综述这几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2008年6月13日和9月23日2次对石头口门水库进行光谱测量,并测定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总颗粒物质量浓度、叶绿素a质量浓度等水质参数,分析石头口门水库CDOM的光学特性以及季节变化特征,同时讨论不同季节CDOM吸收在水体各组分总吸收中所占的比重.6月份CDOM主要来源为路源,而9月份CDOM主要由浮游植物的光学降解形成;光谱斜率S与aCDOM(355)具有稳定的对数递减关系;石头口门水库总体上是非颗粒物吸收和CDOM吸收占据主导地位,叶绿素a吸收比率最小.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国近年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而在大气重金属污染方面尚缺乏总体认识的现状,总结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结合文献调研,对中国大气颗粒物中的主要重金属元素Pb,V,As,Mn,Ni,Cr和Cd的污染水平、季节变化、南北方差异、粒径分布等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对中国大气颗粒物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控制现状及技术进行讨论.通过对世界其他国家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控制的历程及经验的总结,提出中国重金属污染的控制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秸秆焚烧对农田土壤甲螨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根据济宁农田土壤动物调查结果而完成的。秸秆焚烧使土壤甲螨的类群和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对玉米样地的影响比对大豆样地更为明显;土壤甲螨的季节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与对照区相比,秸秆焚烧会使群落数量高峰期明显后延;秸秆焚烧使群落的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了解杞麓湖的水质,通过水样采集与鉴定,对其北侧表层和底层的硅藻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发现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冰岛沟链藻(Aulacoseira islandica)、颗粒沟链藻(Aulacoseira granulata)、隐头舟形藻(Navicula cryptocephala)、短线脆杆藻(Fragilaria brevistriata)、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等17种硅藻,其中表层有12种,底层有15种,且硅藻群落结构分布及变化受水温、pH值、总氮、总磷浓度影响较大,而总氮和总磷浓度严重超标导致梅尼小环藻成为优势物种.  相似文献   

9.
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在黄河三峡湿地自然保护区选择了8个样点分别在三个水期采集水样,研究了水生纤毛虫的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共鉴定出纤毛虫原生动物36种,分别隶属于3纲、10目、17科、15属。利用群落特征、多样性指数和污生指数等指标对黄河三峡的水质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三峡小川段和刘化排污口区段的水体污染较严重,总体污染程度在中度至重度之间。  相似文献   

10.
采用PCR-DGGE方法,研究添加0.25%林肯霉素及0.1%、0.2%和0.3%的半乳甘露寡糖(GMOS)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结肠微生物DNA电泳条带的数量明显多于回肠中的数量;断奶后0 d的回肠条带数量多于断奶后14 d的数量,但两者间结肠微生物种类差异不大.唾液乳酸杆菌、瘤胃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仔猪回肠共有菌;而金色葡萄球菌、唾液乳酸杆菌、瘤胃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是结肠的共有菌.由相似性分析可见,各日粮处理间电泳带谱之间相似性较低,除了对照组和0.2%GMOS组断奶仔猪回肠微生物各带谱间存在80%的相似性外,其他各组的回肠微生物各谱带间的相似性大部分在20%~50%之间.这表明饲喂不同日粮的断奶仔猪,其肠道相同微生物种群数量相同者较少,各自特有的微生物种群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白狼山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的分布调查,掌握白狼山种子植物资源的分布的数量与特点,特别是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特点与对白狼山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的影响,得出结论,白狼山保护区具有该地区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保护价值,并确立保护区一些濒危植物的地位,并为今后保护区对部分植物的应用与保护措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焦作段两侧地下水六价铬污染物的运移过程进行模拟,用情景分析对干渠两侧地下水水质的潜在影响进行预测,并对预测模型的4个主要参数进行灵敏性分析.结果表明,六价铬污染羽20年后可对总干渠水质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参数灵敏性分析表明渗透系数对六价铬的运移影响最敏感;分析结果还揭示了各个控制因素的主次关系及参数灵敏性随污染物不同迁移阶段的变化特征.该研究结果可为总干渠水质安全保障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从抚仙湖入湖河流选择了9个点的水样进行分析,同时对抚仙湖入湖河流两栖动物的种类及分布作了调查,共采集标本530号,计14种,隶属1目5科10属.结果显示,在抚仙湖入湖河流中,蟾蜍科代表以及牛蛙分布相对广泛,蛙科的种类较多,但是分布狭窄,且总体来看,污染较重的河流两栖动物很少,甚至没有,而在水质状况较好的河流及人工湿地中,两栖动物的种类及数量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14.
选取一条典型入滇池河流大河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了大河周边地下水氮污染的状况,并对其时空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大河周边地下水三氮污染十分严重,时空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地下水中三氮含量变化与降雨量、空间位置、地下水位埋深和氮肥施用量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5.
梁王河是抚仙湖北岸第二大入湖河流,属村落农田污染型河流,水质较差,对抚仙湖影响较大.为此,在梁王河的不同河段设置14个采样点,对其TN、TP和CODcr进行分析监测,以掌握其水质沿程变化规律,为梁王河全程污染的控制与水质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滨州地区第三届优秀学术成果评选于1996年9月20日公布.我院谷奉(?)教授的“小清河污染对河岸带草地植被影响的经济损益研究”、“鲁北海岸带草地优势.问题及对策”分获壹贰等奖;刘宪升老师的专著《数学解题策略》和姚志刚老师的“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垦殖与持续利用”获贰等奖;高六礼副教授的“充分利用新机遇开创生物师资教育的新局面”获叁等奖.  相似文献   

17.
采用降雨-径流过程同步流量和浓度监测方法,对柴河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工程区进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效果初步评价.通过降雨事件下河道水量、水质的全过程分析计算,表明降雨-径流过程同步流量和浓度监测方法适用于区域面源污染负荷的定量估算.同时,以2010年为基准年,可计算出2011年柴河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工程在降雨过程中对氮、磷污染物的削减率分别为49.60%、51.87%.  相似文献   

18.
采用传统水质评价方法对内蒙古某煤炭地下气化研究区的地下水水质进行质量影响评价,分析表明3种传统方法均不能指示煤炭地下气化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程度,而场地影响指数和单项污染指数则可较好表征煤炭地下气化对地下水质量影响的程度.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固体和挥发酚为主要污染因子,应重点防控.此外,采用数值模拟模型预测煤层气化3年硫酸盐对下游含水层水质的长期迁移扩散,显示10年内均有一定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9.
已知单个因子污染的实测浓度及评价标准限值,只能得出单因子污染指数,并不能反映水质的全貌。综合考虑对水质有影响的多个因素,建立了水质综合评价的多因子污染指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取置信水平为0.95时,回归函数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回归效果是显著的。各地区的综合污染指数大小反映了该地区的水质污染状况,既能判断该地区的水质类别。本文对长江水污染预测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集中式空调房间上送上回气流为例,对室内CO2和颗粒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就呼吸带平面上的CO2和颗粒物浓度分布而言,顶送风对应的空气品质优于侧送风,送风方向仅对大粒径粒子的室内浓度分布影响较大。根据这些结果,以我国南北方两典型内陆城市为例,模拟了空调系统使用粗效过滤器时室内粒子浓度的变化,指出以大颗粒污染为主的北方城市更适合采用顶送风气流,而以小粒子污染为主的南方城市,送风方向对室内浓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