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段落,然后回答后面问题。游万柳堂记〔清〕刘大櫆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相似文献   

2.
伐树记     
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春阳既浮,萌者将动。园之守启曰:“园有樗焉,其根壮而叶大。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因尽薪之。明日,圃之守又曰:“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  相似文献   

3.
[原文] 房生直温与予二弟游,皆好学.予病其确也,思所以休息之者.得木局①,隆其中而规焉,其下方以直;置棋二十有四,贵者半,贱者半,贵曰“上”,贱曰“下”,咸自第一至十二,下者二乃敌一,用朱墨以别焉.房于是取二毫如其第书之.既而抵戏②者二人,则视其贱者而贱之,贵者而贵之.其使之击触也,必先贱者,不得已而使贵者,则皆慄焉惛焉③,亦鲜克以中.其获也,得朱焉则若有余,得墨焉则若不足.  相似文献   

4.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北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始皇自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斋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其明年,始皇复游海上,至琅邪。过恒山,从上党归。后三年,游竭石。考入海方士,从上郡归。后五年。始皇南至湘山,遂登会稽,并海上,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药。不得,还至沙丘崩。  相似文献   

5.
伐树记     
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春阳既浮,萌者将动。园之守启曰:“园有樗焉,其根壮而叶大。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因尽薪之。明日,圃之守又曰:“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修曰:“噫,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耶?”因勿伐。既而悟且叹曰:“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  相似文献   

6.
禄隐     
圣贤之青行,有所同,而有所不必同,不可以一端求也。同者道也,不同者迹也,知所同而不知所不同,非君子也。夫君子岂同欲为此不同哉?盖时不同,则寿行不得无不同,唯其不同,是所以同也。如时不同而固欲为之同,则是所同者迹也,所不同者道也。迹同于圣人而道不同,则其为小人也孰御哉?世之士不知道之不可一迹也久矣。圣贤之宗于道,犹水之宗于海也。水之流,一曲焉,一直焉,未尝同也;至其宗于海,则同矣。  相似文献   

7.
黄生借书说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相似文献   

8.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  相似文献   

9.
说钓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时,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钓丝,持篮而往。至平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  相似文献   

10.
[原文] 书斋之前有石盆池.家人买鱼子食猫.见其煦沫①也,不忍,因择可生者,得百余,养其中,大者如指,细者如箸.支颐②而观之者竟日.始舍③之,洋洋④然,鱼之得其所也;终观之,戚戚⑤焉,吾之感于中也. 吾读古圣人书,观古圣人之政禁⑥,数罟⑦不得入洿池,鱼尾不盈尺不中杀⑧,市不得鬻⑨,人不得食.圣人之仁,养物而不伤也如是.物获如是,则吾人之乐其生,遂其性,宜何如哉?思是鱼之于是时,宁有是困耶?推是鱼,孰不可见耶?  相似文献   

11.
欹器满覆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荀子·宥坐》)  相似文献   

12.
①书非惜不能读也。②子不闻藏书者平?③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夭子读书者有几?④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⑤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老无论焉。⑤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①非天人之物而强做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吴。”③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庆藏焉,曰“始俟异日观”云尔。袁枚《黄生借书说》)则纯题]1.“祖父积”中的“祖父”是指()A祖上B.爷爷C.祖父、父亲D.祖宗2.分别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词性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J①然天…  相似文献   

13.
今試就職業界用人一方面而考察之可得一共同之现象。焉即主其事琍罔不致慨於其助理人员之不得力。可为之事业正多。乃竟不得其人以發展之。時有人才虽午。吾業其衰之憂。問之於商業界有然。更问之於工業界亦有然。即问之於其他各界变莫不有然。若是则吾國职业界人才之寥落。诚可虑也。然更就社会上谋可者一方面而考察之则又得一習見之现象焉。即一般青年之求入职业界者。往往央其亲旧之推荐。友之介绍函件紛紛。日覓位置。謀事之多。主事者幾於应接不暇。一交易所之招考。  相似文献   

14.
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  相似文献   

15.
墨宝堂记     
世人之所共嗜者,美饮食,华衣服,好声色而已。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弹琴弈棋,蓄古法书图画,客至,出而夸观之,自以为至矣。则又有笑之者,曰:古之人所以自表见子后世者,以有言语文章也,是恶足好?  相似文献   

16.
黄文龙 《学语文》2006,(6):44-45
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死也者,德之徼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  相似文献   

17.
先秦时代,"焉得"之"得"为助动词时,其否定式为"焉得不",当"得"为动词时,其否定式理论上虽有"焉不得"的可能性,但在传世文献中却未曾见到。从其借以类推的原型"岂不得"来看,其宾语或较为简单,或无宾语,类似"士人尽力"之类的主谓短语充当宾语的情形也未曾出现。因而"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当断句为与上下文风格一致的"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其中"得"为动词,"焉"为兼词,"死焉"即死在那里(战场)。  相似文献   

18.
彭更①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②呼诸侯,不以泰③乎?" 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曰:"否.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④,以羡⑤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⑥皆得食于子.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⑦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  相似文献   

19.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①。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曾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智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②之既经,而随有迎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③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相似文献   

20.
墨宝堂记     
世人之所共嗜者,美饮食,华衣服,好声色而已。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弹琴弈棋,蓄古法书图画,客至,出而夸观之,自以为至矣。则又有笑之者,曰:古之人所以自表见子后世者,以有言语文章也,是恶足好?而豪杰之士,又相与笑之。以为士当以功名闻于世,若乃施之空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