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体育教学中,不能轻视思想品德教育和意志培养的教育,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思想行为、个人爱好、意志品质,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和意志培养.只要教师能把握时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意志培养有机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璇 《成才之路》2010,(5):56-56
体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各年级的必修课程。体育教学是构成现代教育的重要部分,是一个能将体质、意志和精神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育者不仅要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利用体育独有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渗透和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体育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和进行教学手段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体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各年级的必修课程。体育教学是构成现代教育的重要部分,是一个能将体质、意志和精神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育者不仅要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利用体育独有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渗透和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曹宏 《考试周刊》2011,(41):125-126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张银增 《小学生》2012,(12):37-37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下面本人就如何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曾华 《考试周刊》2013,(69):122-123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磨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下面我就如何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参加下,按照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意志的教育过程。在此教育过程中,教师始终起着主导作用,但并不是说可以把体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直接灌输给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针对学生表现出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行动、意志和品质,抓住时机,有的放矢地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诸如爱祖国、爱集体、自信、勇敢、坚强、遵守纪律等良好的品质,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在学生的身上显现出来,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加以激励、引导,使之成为学生自身稳定的素质和品质。下面谈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发和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维和新理念.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任勇 《教书育人》2000,(24):38-39
一、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形象,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高质量进行体育教学的基石。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教学过程既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观察、发现、了解教师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症下药。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言谈举止、师德修养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也会产生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而对教师评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严…  相似文献   

12.
心理品质是指人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所表现的心理特点,是人的心理素质的集中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其他教育手段无法代替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教学才能,直接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而且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及其发展。心理品质有多个方面,主要有智力、情感、意志、兴趣和性格。优秀的地理教师应该拥有这些方面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直观的场所。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哪些方面入手?本文从体育教学的特点与任务、体育教学过程以及教师本身的表率作用等方面对这一问题做出初步解答。  相似文献   

14.
马英 《教育革新》2009,(10):71-71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了解锻炼身体的技能方法,积极投入体育锻炼中去;另一方面能发展学生的意志品德,健全学生心理。小学阶段是学生体育课的起始阶段,对以后的中学阶段、大学阶段乃至终生锻炼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常遇到许多师生难以把持的心理对立状态,逆反心理就是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15.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现代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初中生正处少年,活泼好动是这一群体的特点,体育课的教学是在不断的活动中进行的,学生会在体育活动中充分表现自身的思想、意志和情感,这就为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且体育教学对初中学生的品德教育的内容极其丰富。  相似文献   

16.
初中体育教学是按照课程目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有效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过程。体育课教学主要以室外课为主,它是学生身体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特殊活动,在活动中除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外,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体育娱乐活动能力。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17.
李元祥 《成才之路》2010,(14):84-85
课堂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如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途径。体育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若能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学认为:受教育者的心理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又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在体育课堂中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主动地学。创新地学,快乐地学。那么,在体育课堂中如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呢?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以育人为宗旨、与智育和美育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科学实践活动。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既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消除学生在运动中的恐惧心理,使学生克服不良情绪,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是按一定体育教学计划和新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等。它是学校体育实现的基本形式,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学校条件的不同,有些学校的体育教学器材不是很全,那就要求我们老师善于发现和寻找教学器材的替代品,这样既能满足教学需要,又能为学校节约成本。下面我就简单的叙述一下纸筒在我们体育教学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下面本人就如何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一、根据教材的特点注意引导教育学校体育教材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部分的教材内容都有鲜明的思想性,如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树立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