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质学校教育》——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第七号报告书简介杭平*一在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性关键时刻,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以下简称教统会)发表了第七号报告书,题为《优质学校教育》。这份报告书集中探讨了如何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问题,并已于1996年11月以咨询...  相似文献   

2.
港台信息     
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第五号报告书,于1992年6月23日正式公布。报告建议在今后15年内,用235亿元改善师资培训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一、为配合21世纪人才培训的需要,拟设立师训、师资咨询委员会,协调和改善师资教育问题,并对教师  相似文献   

3.
在香港地区,原来的小学常识教学内容是由社会科、科学科和健康教育科等课程组成的。由于这三门课程的内容有交叉,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重复学习的问题。另外,这三门课程的教科书已经使用了近十年(社会科和健康教育科的教科书于1980年编写,1983年使用;科学科的教科书1981年编写,1984年使用),有的内容已经落后。基于此,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在第四号报告书(1990年11月公布)曾提出把社会科、科学科和健康教育科三门课程合并成“小学常识科”一门课程的建议。经过三年多的调查和论证,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于1994年4月正式决定采纳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第四号报告书的这一建议,并编制新的《小学常识科》的课程纲要,要求香港地区的各小学从1994年秋季开始逐步过渡使用。  相似文献   

4.
1997年9月,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以下简称“教统会”)以《优质学校教育》为题,发表了第七号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行动计划。为推动该计划的实施,特区政府专门拨出50亿港元设立了“优质教育发展基金”。近几年来,“优质教育”成为香港教育界和广大家长关注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5.
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教统会)在1998年至2000年间,就香港的整体教育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检验,并于2000年9月向政府提交《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报告书,当中提出了三年高中学制的构思.香港教育统筹局(教统局)于2005年发表报告书(该报告书名为《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学制一投资香港未来的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6.
一、香港特区“协调学前服务推行计划”的发展历程白20世纪80年代起,香港幼儿服务界一直深切关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和统一学前服务的事宜。《小学教育及学前服务白皮书》(1981年)、《教育统筹委员会第二号报告书》(1986年)和《幼儿园教育工作小组(重组)报告书》(1995年)均曾就上述事宜提出多项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刚 《世界教育信息》2002,(6):30-31,40
以下是香港教育统筹局局长罗范椒芬2002年4月9日在香港《文汇报》举办的“大学二十一世纪教育蓝图:基本理念与总体方向”座谈会上的发言(有删节)。自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于3月26日发表高等教育检讨报告书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今天的座谈会让高教界各方面的人  相似文献   

8.
教育界争议多时的“目标为本课程”是教育统筹委员会第四号报告书的一项建议,目的是要帮助学校订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使施教、  相似文献   

9.
香港明年将全面推行目标为本课程香港“目标为本课程”计划现已进入实施阶段,明年将在七十多所学校的小学一年级试验推行。所谓“目标为本课程”,出于1990年公布的教统会第四号报告书。报告书建议政府设立一个跨课程的学习目标及目标为本评估体系,希望为施教、学习...  相似文献   

10.
港台信息     
港台信息香港综合编订《小学常识科》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在第4号报告书中就提高小学教育的素质,建议将小学的社会科、健康教育科、科学科综合成《常识科》。经过一轮咨询及研究后,教育署终于在1993年3月制定了常识科的初稿,同年9月已将修定稿改编完毕,并决定于...  相似文献   

11.
世界愈趋文明进步,人权愈受尊重,教育制度朝向机会均等和公平公义发展,融合教育及全纳教育的诉求亦随之而起。香港的融合教育政策始见于1977年发表的《群策群力协助弱能人士更生》康复政策白皮书,而1990年的《教育统筹委员会第四号报告书》则扩展了“特殊教育需要”的定义,提出需加强主流学校的特殊教育辅导。及至1997年推行“融合教育先导计划”,教育当局落实把原有就读于特殊学校的残障学童融入主流教育。在实施融合教育的背景下,处理不同的特殊教育需要,已不只是特殊学校教师所面对的问题;而要成功落实融合教育,特殊教育教师培训更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为让融合教育得以顺利推行,教育当局已先后推出不同形式的在职特教师资培训,并于2007年制定“推行融合教育的五年教师专业发展架构”。然而,仍有不少前线教师及本地研究认为特教培训不足,直接影响了融合教育的实施成效。因此,香港的特殊教育教师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12.
教育统筹委员会目前发表的第七号报告书预备文件,提出了一个有关提高学校教育的思路,归结为6点。 1.必须为教育订立明确的目标; 2.确保各主要机构及人员均认同这些目标; 8.根据这些目标,订立实际可行和可以达到的具体指标; 4.把拨款与学校表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3.
新学年伊始,我谨在此代表全校师生,欢迎你们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成为中大的一员。今年是香港高等教育史上很特别的一年,我甚至认为它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大自1963年创校起就实行的四年制,今年终于获得香港教育制度的认同。1989年,我校大学教务会就《教育统筹委员会第三号报告书》发表声明:"中大素来认为六年中学四年大学的教  相似文献   

14.
港台信息     
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第四号报告书指出,为发掘天才儿童,建议设计一些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在各校实施,并设立一个由专业人士组成的小组制定和实施实验计划。报告书认为,实验计划需要四年时间,第一年用于筹划工作;第二年为20所有兴趣参加计划的学校安排一些课程,每所学校选派6名学生参加;第三年再选派120名学生参加;第四年扩展至中学。 由专业人士组成的小组在资源中心的支援下负责以下事宜:一、制订鉴定天才学生方案;二、研制以  相似文献   

15.
香港推出“目标为本课程”据香港教育资料中心编印的《教育资讯》(1992年2月号)所刊资料报道,今年初,香港教育署将“目标为本课程(TOC)”报告,公开咨询教育团体意见,除报告书外,教育署又另发通告,把两个已在咨询委员会取决的推行时间表方案,再作咨询,...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0月,香港教育统筹局发表《改革高中及高等教育学制——对未来的投资》文件,公布“334”学制改革建议(即初中3年、高中3年及大学4年学制),并向香港市民咨询,以取代原有的英式“3223”学制(即中学学制7年、大学学士学位学制3年);2005年5月,发表《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学制——投资香港未来的行动方案》报告书,“334”学制开始筹备,这是香港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参考》2008,(4):13-17
一、香港职业导向课程的发展香港教育统筹局副秘书长王启思在2006年2月9日的《职业导向课程试点计划成效显著》一文中介绍,教育统筹局(教统局)较早前公布的《策动未来——就职业导向教育及特殊学校的新高中学制作进一步咨询》文件,建议延伸2005年5月公布  相似文献   

18.
简介香港的弱智教育,对照、比较广州市,从中可以得到某些启迪,学习香港的做法,旨在加速广州市特殊教育发展的步伐。 一、弱智教育的历史发展 本世纪初,西方国家弱智人士接受教育的权利日益受到重视.社会对弱智人士的态度从“隔离”逐渐转变为教育与训练。香港的弱智教育起步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直到1936年,精神科医院条例(第三节)才指出弱智人士是“精神不健全者”。 1955年,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照顾心智缺陷小组委员会”编制了一份有关香港心智缺陷的报告书,其中建议成立一所中心以收容200名弱智人士。同年,社会福利办事处成立“北角救济营”的试验性计划,收容43名弱智儿童,与此同时,共有19间志愿机构鉴定出182名弱智人士并为他们提供一些服务。 1957年,香港成立“弱能及弱智联委会”并于后来成为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康复部。  相似文献   

19.
日前从报章中获知,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及师训与师资咨询委员会已拟定培训师资报告书,其中建议从2007年起,所有新任中小学教师须持有学位及已受职前师训。这将不但是香港师资培训历史的里程碑,也是整个教师界期待已久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吴结 《早期教育》2003,(7):19-19
教育主宰着香港及香港每一个人的未来。基于这一认识,香港行政长官在特区政府成立之初,委托教育统筹委员会(教统会)就香港的教育制度进行整体检讨,于2000年5月发表了《教育制度检讨:改革方案》,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